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着眼于中国当代文论是否患了"失语症"讨论中的三个焦点问题:即中国当代文论有没有全面失语;若失语,原因何在;当代文论失语与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有无必然联系,对"失语症"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文学批评中,“失语”概念一般有四种用法:先锋小说的“失语症”,“失语的南方”,“女性失语症”和“当代文论失语”。“失语”一词更普遍地用于批评与反思当代文论的西方化倾向。“当代文论失语”说时“五四”以来中国文论的基本估计与历史事实相距甚远,所谓重回古代文论这一绵延数千年的完整而统一的传统则明显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情绪,甚至有削足适反的嫌疑,因为它企图使变化了现实去适应传统的理论。文论失语说是一种总体性命题,印象式的评论与概现性成份显然多于具体的辨证的分析。其否定性与批判性的冲击力有余而具体性、深入性的实证分析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曹顺庆等先生认为,中国当代文论失语症的病根主要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和对古代文论的长期遗弃,因此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关键是如何接上传统文化的血脉,并进而做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工作。本文认为,目前大陆学界对传统文化的普遍青睐带有某种情绪化色彩,对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难度估计不足,对转换之后的文论话语所能具有的实践价值又期待过高,所有这一切有可能把重建工作引入误区。因此,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除要考虑民族性因素外,还必须同时考虑世界性与当代性这两层因素。而只要考虑到后两层因素,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工作便只能在已经失语的基础上展开,在继续失语的过程中完成。  相似文献   

4.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着理论困境的话题,其被视为当代文论建设根本途径的基本动因是学界急于疗治"失语症"的焦灼心态。而"失语症"说法本身亦有值得推敲之处,其之所以会引发轰动效应,主要是因为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学人的强烈的民族身份焦虑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总之,"失语症"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运动的轰动效应都是特殊时代背景和特殊学人心态的产物,并不是学界进行深入学理思考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作为历史事件的研究价值也许会远远大于对文论学科的实际建设效用。  相似文献   

5.
几十年以来,西方文论多用于阐释中国古代文论,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出现了"失语"的状态。从文化解读看,中国古代文论的活力显然不足,怎样增进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成为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主题。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的文学研究,是一种对语言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实现两者间的进一步融合沟通。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作为一剂医治中国文论"失语症"的良药被广泛的热议与研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牵涉到"如何转换?","怎样转换?"的问题。在现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朱光潜《诗论》、宗白华《美学散步》给我们提供将古代文论转化为现代批评话语的方式: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当代学者提出了古今对话的策略,使古代文论通过古今对话、现代阐释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的认为中国文化和文论已“失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释,认为“五四”运动功不可没,“失语症”的提法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论的“失语”的根源之一是忽视了对古代文论的学习和吸收。要建设当代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文论,必须吸收古代文论的理论精华,继承其思维方式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评述了关于中国文论话语"失语症"产生原因的三种基本意见,认为尽管这三种意见各有千秋,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可商榷之处.为了对"失语症"的产生原因获得更真切更本质的认识,摆脱"失语症",就应该在思维观念上进行一次彻底性的大转变,即引入系统思维,从而打破世界文论话语体系的既有结构,使中国文论话语重新确立自己的言说方式,参与到世界文论话语系统中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文论“失语”的根源之一是忽视了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和吸收。要建设当代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文论,必须吸收古代文论的理论精华,继承其思维方式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文论"失语"的无奈与历史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传统论的“失语”,是中国论在20世纪世界化大背景下的必由之路。它既是中国论痛苦而无奈的抉择,又是中国论为追求科学精神和恢复学尊严而作的努力,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只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使我们的论建设免于无谓的争论,脚踏实地地前进。  相似文献   

12.
失语原指患有语言障碍,本文的“失语”是指具备语言能力,但由于不善沟通或疏于沟通而导致的不能有效表达自己思想和见解的现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失语”现象与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有关,应从培养积极心态、创设交流机会、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帮助学生克服“失语”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邪教作为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很大的宗教迷惑性,因此有人很容易把它列在宗教的范围,看做是宗教的特殊形态。其实,只要从宗教的定义来分析,就会发现邪教绝非宗教,它是与真正宗教外形相近但内容迥异的社会“毒瘤”,必须予以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介词"在"在古汉语句子中出现的位置及与之相搭配的动词的考察,认为现代汉语中"在+处所"的用法基本沿袭了古汉语。"在+处所"前置表示动作事件,整个句子强调动作;后置表示状态,句子强调的是动作的处所。  相似文献   

15.
学的“效应”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效果”、“反应”等平面概念。作为一个兼兼史兼哲的立体范畴,其特征至少有三:(一)它确指学本身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多向建构和共同生成;(二)它的运动体现出学作为历史所特有的、必然的“净化律”规范;(三)它的导向或理想化终端,便是哲学高度上的“人的实现”。通过如此考察,我们会发现:以“效应”的视角来切入学,学便具有了另种崭新的存在面貌。这基本可称作“效应的学观”的理论探讨,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学的全面、完整的认识,无疑有着积极的参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刿生 《培训与研究》2007,24(3):97-99,102
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侧重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输出,特别是对英语文化的介绍与传播,缺乏对本土文化自身和其英语表达的研究,只注意到本土文化的“负迁移”现象,而没有注意它的“正迁移”作用。本文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失语”症现象,并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加强本土文化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侧重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输出,特别是对英语文化的介绍与传播,缺乏对本土文化自身和其英语表达的研究,只注意到本土文化的"负迁移"现象,而没有注意它的"正迁移"作用.本文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失语"症现象,并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加强本土文化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书画同源”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为古代学者所关注。在当代美学界中,对这个命题也作了很多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的方面。本文以“书画同源”之“源”为切入点,认为“书画同源”不仅指中国书画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用笔技巧、共同的思维方式,更重要是书、画有着共同的艺术意境的追求和共同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评论比一般新闻报道更加具体,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是增强电视思想性和战斗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更好地发挥其“旗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