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阶段对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愈见重要,笔者认为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过程。首先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诗歌方面的知识积累作为铺垫,进入课堂,教师在诗歌鉴赏课堂上应该要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个性体验。同时,诗歌的吟诵贯穿其中,诵读引境,读出情感、情境和思想,让诗歌在学生心中反复回味。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实现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选学、感悟、实践的机会,可以改变现当代诗歌在教学中陌生化、边缘化的趋势。在苏教版高一语文现当代诗歌专题学习中,以"鉴赏、兴趣"为核心,从创造读诗条件,营造诗意课堂,诗歌融入生活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多元化激发高一新生对现当代新诗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悦读诗、会读诗、能写诗",为高中三年的诗歌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斌 《成才之路》2020,(8):32-33
在高中诗歌鉴赏过程中,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理解与赏析能力,才能从诗歌中感受文字之美,体会诗人的思想与情感。诗歌鉴赏活动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从诗歌的特点出发,通过创设诗歌情境、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品读诗歌、开展诗歌品鉴与交流活动等方面开展诗歌鉴赏教学。  相似文献   

4.
悠悠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按题材内容分,古典诗歌可分为登高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分类鉴赏古诗,有意识地积累不同题材的诗歌,明确它们的鉴赏侧重点,学会不同题材的诗歌的鉴赏方法,相信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以登高诗为例,谈谈同类诗歌的鉴赏.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的诗歌鉴赏主观题的设置已摒弃原固有思路,在此背景下,诗歌教学的手段更新与诗歌鉴赏的思维拓展必不可少。教师应就诗论诗,引导学生结合诗歌情境精准破题,并引导学生利用诗歌的“独立性”“互文性”“跨界性”,可以更好地进入并理解诗境,展现思维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不学诗,无以言。"每一首优秀的诗歌都有优美的意境、诚挚的情感、精练的语言,深入斟酌,美不胜收。尤其在学生的发散思维、语感培养、情境营造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诗歌鉴赏自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以来,常常注重对学生鉴赏评价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评判,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审美教育功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诗歌鉴赏就是要引导学生自由地欣赏美、发现美、进而运用美的规律创造美。然而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学生还不能熟练进行分类鉴赏,对诗歌的内容、主旨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对各类诗歌的特征意象理解还比较模糊,本文就诗歌的分类鉴赏作简要分析:一.怀古诗怀古诗将史事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的遭遇(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如杜牧《赤壁》)。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体,课堂当中的学生要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从学中找到快乐,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差异情境和交互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艺术美,创造生活美。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诗歌教学应从情境的创设入手,把学生吸引到诗人当时的创作情境中,超越时空的界限,让学生与诗人进行零距离心与心的交流。变"注重应试技能的训练"为"对诗歌内涵美的解读",借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入诗境,带领学生感悟诗境、探索诗情。(一)注重高质量的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引领学生走入诗人心灵的第一步。好的情境创设能让学生很快就走到诗的意境之中,为下面更为深入地理解和鉴赏  相似文献   

10.
<正>诗歌作为美的载体,其教学应当承担更为重要的审美教育任务。诗歌教学应该是一个开展美的欣赏、学习美的表达、尝试美的创造的活动过程。诗歌欣赏是一种需要欣赏者参与的艺术鉴赏活动,是欣赏主体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重新构建诗美的过程。一首诗就是一个诗美系统,诗歌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对诗美的解构过程。比如教授柳永的《雨霖铃》,就应让学生了解该词的节奏、平仄、韵字的特点及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诵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误解或曲解诗歌意思,分析过于粗造等。解答诗歌鉴赏题是有方法可循的。首先是读题、读注、读形象,其次抓住诗眼,最后联系背景,品析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我上了一堂示范课——余光中的《乡愁》,获得了同行的肯定。在课后反思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要上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触发其知识积累和课堂表现欲望,使之与诗产生共鸣,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就不会让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多读"方法成为"孤读"。  相似文献   

13.
《琵琶行》是白居易乐府诗歌的代表作品,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对人才的压抑,主题深刻。我教《琵琶行》把重点放在音乐描写上,通过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结合琵琶女和作者的身世,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及听众的感情融为一体的。一、抓住音乐描写,鉴赏诗歌艺术美1.设置教学情境。课前播放《琵琶行协奏曲》,引导学生进入琵琶声乐的美妙情境中去。课堂播放《琵琶  相似文献   

14.
诗歌和诗歌教学的特质是它的审美性。改变诗歌教学中“唯理性”倾向和“肢解式”的模式,必须重新“拾回”审美赏析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方法。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诗的意境和情感)、鉴赏美(诗的内容和形式)、内化美(美的体验和个性)、创造美(美的思想和行动)的过程,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陆贵芹 《快乐阅读》2011,(25):40-41
诗歌鉴赏的过程是再创作的过程,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进入情境,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把单纯的文本知识向广度与深度拓展,拓宽诗歌鉴赏教学的空间,提高诗歌鉴赏课的效能。本文主要浅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在高中诗歌鉴赏课中的作用,信息技术提高诗歌鉴赏课有效性的策略,信息技术在诗歌鉴赏课上运用的冷思考。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误解或曲解诗歌意思,分析过于粗造等.解答诗歌鉴赏题是有方法可循的.首先是读题、读注、读形象,其次抓住诗眼,最后联系背景,品析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新课标对诗歌课堂有这样的评价标准:"诗歌课堂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已成为也理所当然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喜欢诗,爱读诗,真正提高诗歌阅读能力,在古诗歌教学中做一些有效尝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高中阶段的古诗教学,要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为主。如何在课堂内处理这些诗歌,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依笔者之见,当遵从古人的“诗无达诂、文无定评”的原则,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再鉴赏、再创造,以达到多层次的理解诗歌。在具体操作上,可从诗歌的主题和纵深理解这两方面进行突破。(一)主题突破在自然科学中有测不准原理,在诗歌鉴赏也同样存在着这类情况。大多数诗歌具有多主题特征,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且诗歌本身也存在着语言表述与思想表现之间的差异,鉴赏主体可在此差值中自由发挥,也能够对诗歌主题进行突破,丰富诗…  相似文献   

19.
杨兴翠 《考试周刊》2014,(99):21-21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鉴赏诗歌通常从语言入手,形成语言—意象—意境—情感这样一个过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从赏诗眼、炼实词、炼虚词等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20.
《白鹭》是著名作家和诗人郭沫若的一篇散文,文章介绍了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文章短小精练,语言优美、生动,是一篇适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课堂成为学生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境亲密接触的阵地,让学生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