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积极推动大学精神的研究对于创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高水平大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从"CNKI"数据库的1 000多篇大学精神研究相关文献来看,近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精神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有关大学精神的实证研究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以校训为代表的大学文化符号,是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精神的有机载体。通过对国内1 00所高校校训的整理发现,高校校训彰显着以"励志笃学"为目的的求知精神,蕴含着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科学精神,弘扬着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奉献精神,崇尚着以"完善人格"为目的的人文精神,宣示着以"突显特色"为目的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大学精神,是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于增强大学精神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辐射引领、体现中国高等教育时代风貌、凝聚广大师生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教育部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中国大学文化高峰论坛",同时召开了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开题报告会。会上一部专著——《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引起学者的重视。书中提出的中国近代大学精神是什么,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历史源流,中外大学精神的交融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史的研究如何体现"大学精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从"长时段"探讨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规律性的课题,而且也是认识当代中国教育变革尤其是大学变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通过对近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特征的揭示,来探明制约中国大学精神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概括出大学走向"一流"所应坚持的大学之道,这是大学校史研究的最原始意义。大学精神何谓?透过大学校史,我们发现近代中国大学精神至今还未过时,在争创世界一流,争创名牌大学的今天,重温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是大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主要体现,也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当代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和辐射者。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大学精神,构建与弘扬大学精神,是值得当下高等教育参与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大学精神的界定有五种:价值导向论、历史积淀论、要素构成论、独特气质论和"广义—狭义"论。这些研究整体上都简洁地揭示了大学精神某些方面的重要意蕴,但也存在严重不足或局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在思维逻辑上,大学精神具体可划分为最高层次的大学精神、基本层次的大学精神和具体层次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深层意蕴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7.
作为老论题,大学精神在文化大繁荣的今天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文化模式的视角来窥探大学精神,将大学精神的本质视为一种育人文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精神的构成,将大学精神分为核心要素——"原典精神"和外围要素——"变易精神"。以此入手,探讨当前大学精神培育进程中存在的不自觉现象:大学"原典精神"的生成不自觉、大学"原典精神"的认知不自觉、大学"原典精神"的作用发挥不自觉、大学"原典精神"的内化不自觉。大学精神的培育要实现自觉,大学就要摒弃这些不自觉现象,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高等教育近40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现代大学是出现频度最高的词汇之一。每个人心中的现代大学是不同的。现代大学精神、文化、制度、人才培养、治理体系等问题的研究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持续热点,涌现了一批批专家和学者,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这些浩瀚如海的研究成果中,笔者却惊人地发现,当今国内学者们却很少有人对"什么是现代大学"这个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若尘 《教育》2012,(20):33
当下中国,"大学精神"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之所以熟悉,当然是建立在现实的背景之上,大学的官僚化、行政化,导致大学越来越像是衙门和名利场,由此,"大学精神"的崩溃、"大学精神"的没落、"大学精神"的重构也不断成为高频词语。跃然报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从大学"校训"的视角来阐释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校训"与大学精神的关系以及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矛盾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用以说明我国大学精神在建设现代化大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民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必要的分析,来明确我国现代大学精神建设的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机构,大学需要"学问",更需要"精神"。大学精神归根到底是创新精神与批判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学术自由精神与社会关怀精神。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出现的危机,迫切要求我们重建大学精神。为此,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塑和大学引领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就成为重建现代大学精神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国,"大学精神"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之所以熟悉,当然是建立在现实的背景之上,大学的官僚化、行政化,导致大学越来越像是衙门和名利场,由此,"大学精神"的崩溃、"大学精神"的没落、"大学精神"的重构也不断成为高频词语。跃然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职院校作为高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由<高等教育法>赋予了作为普通大学的社会地位和职能,却缺失了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精神".纵观国内各大高职院校,它们只在从事职业与技术教育活动,放弃了对大学精神的追求,培养目标和技工学校相比几乎没有差别,从而降低了高职院校在人们心中的认可度和社会地位.正如伯顿·R·克拉克所说:"完整的意识形态构成了道德资本,这是院校健康和谐发展的附加源泉."[1]于是,大学精神在作为大学的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进程中也就凸显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伴随着大学的诞生、成长和发展历程,承载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凝聚着大学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代表着大学厚重的文化历史,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大学生命力的延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大学精神已渐显失落的危机,需要我们重新直视大学本质,去掉大学的"紧箍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高大上"的精神品质,重新锻造大学精神,实现大学精神的原始回归。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按:2015年11月24日-26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沂蒙精神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由延安大学、井冈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临沂大学主办,临沂大学承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沂蒙精神讲话研讨会"暨"三山一坡"(井冈山、宝塔山、沂蒙山、西柏坡)高校革命精神研讨会在山东临沂成功举办。会议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国内思想理论界、革命老区高校、国内相关院校和各级媒体的大力支持和热烈响应。国内社科界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  相似文献   

16.
正大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它的特殊在于大学所有活动的根本取向是为了"求真",为了"求善"。所谓"求真"就是大学要高举科学精神的旗帜,遵循科学精神的原则,探寻真理、探究真实、探讨事物变化之机理的规律性;所谓"求善"就是大学要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敬畏人文精神,培育人高尚的道德灵魂。"求真"和"求善"构成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体现着大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精神的研究是当前高教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对于大学精神研究中的大学主要是指本科大学这一点,中外学者基本是一致的,无论是红衣主教纽曼还是洪堡无不如此。从相关文献的研究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关于其他类别的高等院校,例如专业大学,或者高等职业院校,是否需要大学精神,以及大学精神在学校内部如何发生作用,学者甚少论及。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以及当前对于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大学精神的渐趋失落,引发了学术界对大学本质和大学精神的大讨论和再认识。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深刻剖析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时代境遇,努力建设现代"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工具理性价值日趋严重的当下,地方高校要有特色的长足发展,需充分彰显其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既是地方高校特色彰显的灵魂,更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动力支柱。据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和而不同"的地方高校大学精神:一是从"失范"到"规范",完善大学章程以彰显大学精神;二是从"制器"到"育人",强化人文教育与社会引领以重塑大学精神;三是从"他方中心"到"双方合作",激活学校生机以坚守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回顾中山大学2000年开展的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中大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大讨论,并结合大学文化的实践,探讨大学文化建设在建设现代大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大学文化通常包括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大学精神、管理制度、人文环境”就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大学的管理要着眼文化的内涵,大学管理的创新要基于大学的理念和价值追求;研究如何培养大批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时,我们不仅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创新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