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阅读教学与阅读对话的关系阅读教学与阅读都有对话,“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1]从所要达到的目的看,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即阅读教学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和空间内,完成必要而合理的教学预设  相似文献   

2.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症结是知识授受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奴化”思想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惟科学主义给阅读教学带来严重影响,“大一统”的思维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其实,阅读是一种以理解和创造为旨归的对话活动,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教学。要解决阅读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是树立教学的对话观念,变“讲授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话题阅读教学是实现对话式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话题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是:创设情境,确立话题→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相互切磋→形成认识,拓展运用。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新课标”对阅读和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诠释:“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有教师指导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该理念是以“对话理论”作为基础,包括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对话过程的“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对话过程的“教学对话理论”,在这个意义上,该理念是这二者的“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对话理论”,“感受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成为了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所在.  相似文献   

5.
近日再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话,不能不让我对当今的阅读教学产生一些质疑: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建构的,但学生的阅读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属于个性化行为?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与文本对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拟从与本对话角度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本之间的关系,并着重探讨以学生为中心与本对话的三种形式,及有效地与本对话的教学途径,使学生通过与本对话,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论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的规定包含两个命题,有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命题。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必须走出以知识为核心对本的肢解式剖析,走向语言和生命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呼应。阅读教学的对话包括“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是教师、学生与本之间的对话;后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这一开放、多元、互动的教学形式正逐步发展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但在实践中,有些课堂教学由于阅读话题设置不当,使阅读活动飘浮游移、肤浅而流于形式,使“对话”变成了“对答”。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尝试以“谈何容易”这个关键的词语构建大的阅读话题,使课堂对话从“形”的对话走向“质”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有一种观点就广泛传播开去:阅读即对话。于是有人呼吁:语文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已经延续得太久,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深受其苦,亦招来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当然,这种独语状况被摈弃后,有目其睹的结果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倡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和教学的新理念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然而,阅读对话教学还处于探究阶段,阅读对话教学的系统性论述和实践探索还不多见;一线语文教师对“对话”、“对话教学”和“阅读对话教学”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阅读对话教学案例十分鲜见……这些问题不解决,阻碍了语文新课程推进的步伐,也影响着阅读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彻底摆脱出来。本文就上述问题,谈一些学习后的粗浅体会和看法。一、阅读对话教学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很多文章强调了教师在教学对话中要积极营造民主的氛围,要有平等的态度,真诚和爱,彼此精神世界的敞开、相互接纳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教学对话展开的前提。但是,只有这些显然还不够,我们应该看到教学对话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阅读教学对话的质量,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更高水平的解读。在阅读教学对话中,存在两种意义的对话:第一种是师生与文本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是阅读学意义上的对话;第二种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教学中要展开平等的对话。这是教学意义上的对话。第一种对话,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基础,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又把第一种对话引向深入的。阅读教学对话,包含了较为复杂多样的对话形式。既有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有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还有教师学生的自我对话;阅读教学的文本,既包括文选系统的各类课文,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导学系统、练习系统、知识系统,还有教科书以外的教参、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课外读物等等。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作为阅读教学对话的引导者,首先应该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于是,对话教学这一开放、多元、互动的教学形式正逐渐发展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显然又暴露出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因话题设置不当致使阅读活动飘浮游移、肤浅而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多方面的对话。而教学的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生本对话应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而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和写作.对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作了全新的定位: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对话成为语文阅读及阅读教学的本质性规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语言习惯、积累知识、运用语言的过程,“文本”和“对话”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孙建锋 《云南教育》2002,(28):16-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系有多种,笔者试从“教学对话的内涵”、“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三个维度阐释学习体会。一、教学对话的内涵何谓对话?奥地利著名哲学家马丁·布贝尔认为,“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一种“我—你”的关系。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相互造就的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何谓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在于创设一种富有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情景。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从“独自”走向“对话”.正是给了学生广阔的阅读发现、研究、探索的舞台。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阅读对话中深入感悟文本。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建构“对话”型的课堂教学,促进对话的有效性,提升对话的质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染和熏陶,使阅读教学充满个体的价值。“对话”型的课堂模型为:  相似文献   

19.
本与教师的对话关系、本与学生的对话关系和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关系是阅读对话中的“三角关系”,其直观地揭示了教育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教学中,要善于拉近三之间的关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阅读质量呢?我们进行了课堂阅读教学的理论探讨和有关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