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认知的角度讲,"类同"是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原型意义,"并存"、"添加"、"递减"等意义是人的认知能力作用于"也"字的语义结构——比较框架进行概念化的结果,是对"也"字语义结构中不同部分的凸显,也是"也"字语义理想化认知模式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以汉语"穿"字的语义分析为例可证明从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界面研究角度出发,用语义理论的新发展指导,以构式为单位开展词汇语义研究,并将认知和文化因素引入词汇表征,可以得到较为完善的从语义到句法使用层次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网络.  相似文献   

3.
以汉语及日语中的常用的形容词"浅"字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分析其认知义及构造义的基础上,探究二者之间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二者的核心语义是相同的,并且都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发展自身的多层语义。但是,在语义扩张的过程中,因文化背景及生活实践方式的不同,二者都会衍生出各自特殊的语义。  相似文献   

4.
多义词的研究是词汇语义学关注的焦点之一。俄语颜色词"чёрный"词汇意义丰富,具有多样性。以俄语颜色词"чёрный"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其多义性及语义演变路径,并揭示该词汇的认知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语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影响的。本文从认知角度考察“N的V”结构中的“的”字作用,并从认知语言中语言单位的象征性角度出发,探讨了“N的V”结构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实质特征是双语交流中的动态意义对应转换,而语词动态意义受言内外语境参数的阈限与规约。从语境参数观的语义嬗变认知视角及其运作机制出发,选取《天演论》中"争"译为例引作为实证语料和研究个案,探究其在语篇语境下的意义映射、意义暂构和语义生成等意义动态嬗变的认知表征和理据,辨析其三种主要语义生成模态,探寻译者求索作者本意的认知踪迹,描述译者的创造性意向活动,尝试将基于语境参数观的语义嬗变认知机制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以期拓展翻译研究的理论维度和视角。  相似文献   

7.
对"紫"参构词的语义内涵演变、特征以及"紫"系列词在发展过程中"紫"表色义的隐现情况进行举例分析,并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语义的修辞化生成途径,可让人从微观层次更清晰全面地认识"紫"的认知和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伪定语构式"N1+的+N2+V+得+R"一直受到各个学者所关注,各学者尝试用各种不同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如从认知与生成的角度,或者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来分析其形成机制。本文认为此构式是词汇压制,即动词压制所致,且补语R的语义指向和语境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蔡有恒 《文教资料》2010,(35):41-43
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的角度对语义的构建过程提出新的阐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篇分析。本文拟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新闻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解释新闻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从而揭示概念整合理论的强大应用力,以为新闻隐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专有名词泛化现象,主要探讨四个问题:(1)专有名词泛化的语义基础;(2)专有名词泛化意义的构建机制;(3)专有名词泛化的特征;(4)专有名词泛化的认知动因。研究表明,专有名词泛化不是偏离常规的个别用法,而是反映了人类普遍的概念结构和认知方式。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语义的第一性,句法结构是语义和认知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日语「目」的语义加以考察,以探究以「目」为构成要素的熟语的惯用意义和人类认知心理的关系,明确其认知机制,从而有助于日语学习者这方面的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2.
语言缺陷,尤其是语义一语用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回顾和分析自闭症谱系障碍语义加工的认知特点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的基础上,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中有语言能力的个体既有简单语义理解能力,同时又存在复杂语义的理解缺陷.并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能力"和"缺陷"并存的语言认知特点,复杂信息加工缺陷模式、中央统合理论以及脑神经联结异常假设,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参照辞典释义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明确了「手」合成词的语义范畴并对其语义扩展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手」合成词语义范畴中表示"与手有关的各种物品和工具"的绝大部分词汇是在具备了"空间相似性"、"形状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机制扩展而来。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原型义项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延伸的模式是"辐射式"与"连锁式"并存的"仙人掌式"结构。  相似文献   

14.
"被XX"结构语法语义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XX"结构这一语言表达形式在网络上频频出现,因此.对这一网络语"被XX"结构的产生理据进行探讨,通过归纳、分类和分析,并进一步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该语义认知结构及语法和语义相互映射的认知语义关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有关颜色词隐喻化的认知运作机制,认为颜色词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是喻体的意义和本体的意义发生冲突。对颜色词的理解过程就是如何消除语义冲突的过程。这一理解过程不是任意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不是无根据的,而是在相似性的作用下,产生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从而产生新的颜色词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语虚词语义描写较为粗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从语义分析、语义演变机制等角度分析"简直"一词的意义,立体表现"简直"的含义,并分析了江苏邳州方言"直搁"或"简直搁"与普通话"简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词汇化理论,立足详尽语料分析,从对比语言学角度考察了空间认知视角下"under"和"下"的英汉语义对比。研究发现:第一,从认知角度看,"under"和"下"的英汉方所的原型意义基本相同,即"在下方";第二,基于对空间识解和语义要素的理解,可以认识到"under"和"下"在不同场景中有多种语义对应关系;第三,两种语言的介词和方位词的语义的不对应关系主要依赖于空间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日语词汇的多义现象十分普遍,多义词的语义范畴中包括中心意义和其他义项。依据原型范畴理论,从认知角度对多义词词义变化作原型性解释,有利于学习者掌握日语多义词的语义扩展机制,通过促使学习者对模糊语义动词的共起关系范畴化,加深对模糊语义动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探析构成英语委婉语的语义手段,英语委婉语使用的内部机制,即联想意义的运用,来说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意义如何适从于语言交际的总体效果。以及联想意义的运用所引起的各种语义变化。  相似文献   

20.
"裸X"族新词语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新词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裸X"族词语的出现,不仅为语言系统增添了新的色彩,也体现了个体认知与社会认知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本文试从认知学的角度对"裸X"族词语的语义演变及其成因加以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