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于一个思潮激荡、人才辈出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生于19与20世纪之交的施复亮以其非同寻常的丰富政治经历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因为,从尊孔到反孔,从参加北京工读互助团、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积极改组国民党、呼吁民主抗战一直到倡导中间路线,都留有他为之不懈奋斗的足迹。施复亮经历与思想的演变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变幻的世事和党派聚散离合等诸多历史事件的一个浓重缩影。这种政治活动的多样性,既是他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他政治思想的独特性和活跃性。施复亮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可分为早期政治思想、国民革命思想、“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抗战思想和中间路线思想等五个部分。施复亮的政治思想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毛慧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4):110-112
抗战胜利后,以民盟为核心的第三种政治力量提出了由党派联合政府达到民主宪政国家的建国方案,即所谓的中间路线:这一方案集中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并与中共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建国方案第一步目标的实现具有一致性。中间派人士立足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客观上有利于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国共两党的高强度对抗,使得中间路线在实践中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3.
施复亮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经历可谓丰富多彩,如从参加北京工读互助团到创建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到积极改组国民党,从呼吁民主抗战到倡导中间路线都有他不懈奋斗的足迹,这种政治活动的多变性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的活跃性,同时也是他探求民族解放道路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尽管施复亮的政治思想有其局限性,但它仍然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间派(或谓中间势力或谓中间集团),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代表各民主党派和开明绅士以及地方实力派。中间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处于以共产党领导的工农与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和以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顽固派之间,其基本队伍相当广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抗战中,我们党采取了争取中间派的政策,实践表明,这个政策是完全正确,卓著成效的。它对维持国共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坚持国内团结,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探讨抗战时期我们党对中间派的政策及实践活动,对巩固和加强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施复亮(1899-1970)原名施存统,浙江金华人。在中国现代史上,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作为中共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改组派”的理论家,抗战后中间路线思潮的领袖人物.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施复亮的研究没有予以足够重视.这一课题基本上是一个冷门。  相似文献   

6.
中间路线又称第三条道路,是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的与国共两党不同的政治路线。中间路线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目前中国现代史专著或有关论文中有两个提法:一是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形成的;二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形成的。这两个提法有待论证。本文就此问题谈些看法。中间路线的提倡者往往把中间力量作为社会基础。而中间力量这个词本身比较模糊和笼统。广义上说,凡居于国共两党势力之间的都可称为中间力量。但在民主革命时期,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以及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中间力量的外延是在伸缩变化的。中国现代史书籍经常可以看到中间阶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中间势力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当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之时,中间人士满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最先提出了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以及谋求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具体办法,对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国共矛盾愈演愈烈之时,他们又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调解矛盾,平息内争,沟通歧见,防止国共矛盾进一步激化,维护了团结抗日的局面,对坚持持久抗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间势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特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抗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抗战之初、国共两党进行了联合抗战.然而到了抗战最艰苦的四十年代初,不仅国民党内部的汪精卫一派投降日寇,企图另立政府,而且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派,也已逐渐走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道路.对此,中国共产党于一九四○年二月向全国提出了“三坚持,三反对”的主张,即“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第687页)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然而国民党反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之初,除了既有的国共两党力量继续角逐,美苏两国逐渐通过"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深入干预中国内政;与此同时,以中国民主同盟为代表的中间势力迅速崛起,对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旗帜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标明: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路线,实现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局面;制定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一、“文协”简况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1983年成立于汉口,被看作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占线最终形成的标志。它的任务是“团结一切不愿做日本帝国主义者底奴隶的文艺作家,从文艺的道路上参加这个光荣的民族事业。”它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了作家战地访问团,帮助作家深入前线和民间,以描写抗战现实。它的会刊是《抗战文艺》,这是抗战时期坚持得最久的刊物之一。1939年到1940年是它最活跃的时期,抗战胜利后,它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相似文献   

12.
一、“文协”简况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1983年成立于汉口,被看作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占线最终形成的标志。它的任务是“团结一切不愿做日本帝国主义者底奴隶的文艺作家,从文艺的道路上参加这个光荣的民族事业。”它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了作家战地访问团,帮助作家深入前线和民间,以描写抗战现实。它的会刊是《抗战文艺》,这是抗战时期坚持得最久的刊物之一。1939年到1940年是它最活跃的时期。抗战胜利后,它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在抗战中,国共两党各自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还是比较积极的。论者每论及此,往往举陆土数次战役为例,殊不知在空中战场上,国民党空军作战同样也是勇敢积极,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胜利。其中最值得一书的是1937年的“八·一四”空战。 1937年8月14日爆发的“八·一四”空战,  相似文献   

14.
1938年9月,胡适就任驻美大使。不久,他作了一首白话小诗《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诗云:“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表明他为抗战竭力奔走的愿望。三年任职期间,胡适以一介书生奔走于美国各地及英法等欧洲诸国,为祖国的抗战事业作宣传、争外援,的确是“拼命向前”尽了力的,值得赞赏。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内战硝烟又起。1946年6月,胡适从美国回国,当上了北京大学校长。随即应蒋介石的电邀,出席在南京召开的伪国民大会,并当上了大会主席。开会期间,有人请他题字,他挥笔重题了旧作“做了…  相似文献   

15.
废除不平等条约在抗战期间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长期不懈顽强御侮的历史报偿,也是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必然结果.它提振了民心,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中国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念.国共两党因之不约而同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尽管国共两党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但废约所产生的积极政治影响,客观上维护和巩固了业已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6.
鹭江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基础学习与能力提升”第33页第11题,阅读下列材料: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全面抗战开始后,国共两党因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抗战路线……。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其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卢沟桥事变。  相似文献   

17.
张安  房彬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4):102-105
抗战前期,国民党敌后根据地风起云涌,主要原因是日军无暇顾及,国民党顺应了全民族抗战潮流的发展,国共两党的关系比较融洽,国民党对其敌后根据地苦心经营等。但其大多数根据地没能坚持到抗战胜利,这是因为国民党不具备坚强的抗战领导核心,缺乏团结全民抗战的凝聚力,军队也不能成为强有力的力量支柱,根据地政权不够稳固。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的归属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刘少奇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中共在东北建立根据地的策略,保证了我党在抗战胜利后很快地在东北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坚持正确的抗战路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建立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以中间势力为主的各阶级、阶层力量共同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的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国最先进的政党。  相似文献   

20.
施复亮是国共合作实现之前较早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可以说,他从1922年成为跨党党员起就开始接纳三民主义。孙中山逝世后,他开始涉足对三民主义的宣传。国民革命失败后,由于对革命前景的判断失误.他选择留在国民党继续奋斗。从此,他以大量的精力研究三民主义并形成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施复亮“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复活“革命的国民党”为中心内容,以挽救中国革命为最高宗旨,寄托着施复亮探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全部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