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与文学都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重理,文学重情.另辟蹊径地从文学角度解读数学问题,发现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趣味性、独特性与拓展性,而此"三性"又正好暗合"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由此可观,数学与文学绝非隔着重重屏障,本文就着重解析数学问题与避复修辞之间的相互关联,期望能够增添数学教学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数学与文学都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重理,文学重情.另辟蹊径地从文学角度解读数学问题,发现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趣味性、独特性与拓展性,而此"三性"又正好暗合"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由此可观,数学与文学绝非隔着重重屏障,本文就着重解析数学问题与避复修辞之间的相互关联,期望能够增添数学教学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数学与文学,一靠(?)思维,一重形象思维,(?)都认为它们分属不同的领域,是毫无共同之处的。其实并不如此。这里,且不说文学对数学的影响。就数学而言,它一旦融入文学,就会使文学流光溢彩,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很多人看数学与文学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通过对从古至今,由中到外各种实例的广搜博引,不难证明数学与文学从来都是相通相连甚至是相映成趣的,两者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有些数学家既从事数学研究 ,又进行文学创作 ,外国的如巴斯加、柯瓦列夫斯卡娅、道奇森等 ,中国的如祖冲之、李冶、苏步青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从思维层面来看 ,数学和文学都要形象思维 ;从文化层面来看 ,数学和文学都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从美学层面来看 ,美的因素是联系数学和文学的纽带。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科教学要与历史、文学、科学、美术等进行融合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说:"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这句话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本文从"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生活,引导学习感悟;回归游戏,巩固学习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展开阐述,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只有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这句话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本文从“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生活,引导学习感悟;回归游戏,巩固学习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展开阐述,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只有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其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素养的形成绝非数学知识的掌握,它与数学文化内涵密切相关。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数学的文学、历史、美学多种文化,不断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当我开始了解数学文化的时候,我总在惊叹数学原来和谐美好,它能使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当年可以为了它忘记吃饭睡觉,甚至连理发师喊他的名字的时候都没听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与文学是差异很大的两个领域,然而大作家中不乏数学好手.英国的罗素(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美国的杰克·伦敦,乃至我国现代作家王蒙,他们都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试举两例: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规律与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切磋.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文学可以欣赏,数学其实也有其本身特有的魅力,也可以欣赏.让学生来"欣赏"数学,激发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树立信心. 1.向学生介绍古今数学发展的广阔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知识分为人文、数学、科学三大体系,数学是独立的一门学科.今后不懂数学的人势必寸步难行,在21世纪世界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每一次对比都必将引发一场数学教育的改革潮流.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讲求严密逻辑性的基础科学,数学定理、公式都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在强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培养数学直觉思维能力。这种直觉思维是建立在想象、猜测的基础之上的,想象力在数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人们经常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各种生动丰富的文学、艺术新形象。在数学学习中,想象力的运用有着独到之处,它包括数字的无穷大小、空间的无限延伸、图形的无数变化等,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在数学王国里感受无穷的奥妙。这种想象力又不同于胡思乱想,它不是凭空产生…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只有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数学教学才能富有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数学时才能愉悦、主动而积极,才能对所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策略,这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  相似文献   

14.
正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艺术珍品中的瑰宝。在古诗词中,不少传世作品都与数学密切相关。那么古诗词怎样进课堂呢?一、诗词中的数学之美——诗词妙用于数学课堂导入例如在讲授"三视图"时,开场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与题目吗?  相似文献   

15.
数学建模在初中是个新事物和新思想,但是并不等于数学建模在中学不存在,其实数学建模在初中一直都存在,比如说解应用题就是简单的数学建模,只是我们没有这个概念而已.新课程也指出要运用数学建模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 然而数学建模是件非常耗费精力和时间的事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数学建模这一新的理念呢?在初中数学建模过程中,又要如何处理,才能实现真正的数学建模呢?  相似文献   

16.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数学家克莱因(M.Kline,1908-1992)即提出数学课程的文化原理:"知识是一个整体,数学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每一个时代的数学都是这个时代更广阔的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将数学与历史、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艺术、音乐、文学、逻辑学以及与所讲主题相关的别的学科联系起来.我们必须尽可能地组织材料,使数学的发展与我们的文明和文化的  相似文献   

17.
<正>文学上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对仗句,数学上也有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有坐标,线有方程"的对偶语,还有"和与积","或与且","奇与偶","sinα与cosα","直线与平面"的对偶词.数学中的对偶是指在一个命题的结构中,将其一个(或几个)元素换成对偶的一个(或几个)元素而获得一个新的命题.若变换前后的两个命题都是真命题,则称这两个命题互为对偶命题,数学解题中构造对偶,享受数学美.  相似文献   

18.
略谈批评观     
好的文学批评不仅是面向作品的,也是面向世界的。文学批评当然要面对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但是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一样,也是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文化语境的产物,都应该面向世界,都应该有对世界敏锐的观察与细腻的体验,只有这样的批评才会与时代保持血肉般的联系,才能有疼痛感与当代性,才能切入一个时代最为核心的精神命题,并能发现新的美学因素,引导文学的走向,创造出新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张寿武教授说:“我觉得数学最妙的地方乃正确是基于简单的理由,而不是复杂的理由,数学与科学和文学一样,能够留下来的东两都是最简单的,我不喜欢追求技巧的东西,解决数学问题我追求的是力量。”  相似文献   

20.
构建生活大课堂——跳出数学教数学,在这个标题里提到两个“数学”,前者指数学课本和数学课堂,后者指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意思是数学教师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硬啃那些枯燥的公式与定义,而应该把儿童的学习行为放在他们生活的大环境之中,把学习数学的思维过程与认识生活现象的思维过程沟通,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与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