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如忠 《教师》2010,(3):60-60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要保持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的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作为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有效途径的物理实验性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科学的物理学科,  相似文献   

2.
张健 《考试周刊》2009,(43):176-176
新课标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一维要求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要求,强调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教与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拟就人教版《恒定电流》一章的教学为例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为高中物理的学习提出了全新的目标和要求:通过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即“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应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告诉我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丰富多彩、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开…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能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对探究活动的反复体验,可以使他们领悟探究方法,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的同时发展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使学生主动学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7.
王东燕 《贵州教育》2009,(13):40-40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并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这是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手段。必须让学生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立题新颖的研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8.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大量的教学事实证明,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有效方法。能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做中学”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强调动手动脑的结合,以“探究”为核心。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的探究兴趣所在。因此,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猜想,开展灵活多样的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成功的乐趣,不断提高探究的能力和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骆小琴 《中国教师》2010,(Z1):302-302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物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爱活动的心理特点,认真努力寻找科学探究的切入点,积极创造科学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相似文献   

10.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本身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地进行物理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应多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探究学习的实现,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探索精神,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的探究行为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相似文献   

12.
一、理解新课标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动力.小学科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享受学习科学的乐趣,满足内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中职会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会计专长和相关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教会他们保持职业会计师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如何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学能力、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现在科学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是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自己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二是要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案式教学方法恰好能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动丰做”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方法强调主动学习,提出: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自然课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动手做,“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像、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根据这些培养目标,本人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会“不教也是教”。双方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新课程注重过程教学,强调落实三维课程目标。本文从展开探究教学、提供创造性训练和催生新问题等方面,阐述了通过科学提问彰显物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燕朝 《考试周刊》2011,(91):185-185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要力求贴近学生。"强调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我认为物理作业迫切需要进行"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人文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有4项。一是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四是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课程具体目标则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相似文献   

20.
静恩财 《考试周刊》2012,(38):138-138
《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