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以"顿悟"为隐喻,阐释了专硕教育快速达成培养目标的困难性及其三大矛盾,并在分析慕课教学的理论优势的基础上,讨论了将慕课教学引入国内专硕教育的若干问题,包括慕课模式选择、学期阶段设置、课程设计原则与宏观组织形式等内容,主张要采取自组织结合他组织的混合型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慕课"(MOOC)是一种颠覆传统教育与学习的新型的教育形式。"慕课"这种教育形式给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慕课"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思考,并呼吁开展更多的实践研究和探索性研究。本论文得出的结论是:"慕课"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成为一种节约成本和资源有效手段,并为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都是组织教学的形式。本文通过分析慕课教育中的人本主义理念和以教师、教材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提出如何借鉴慕课中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整合传统课堂教学,以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4.
慕课视域下“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2015,(6):78-82
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前沿议题和实践热点。为了实施"教育心理学"慕课教学,文章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研究"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实施慕课的优势;然后,研究慕课应用于"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的六个方面的变革;最后,研究"教育心理学"课程慕课教学资源开发,包括知识体系、建设规范、资源内容、微课、移动学习等方面。研究结果的成功运用,对"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以及慕课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慕课来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积极探索大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适合大学学校和课程自身发展特色的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成为眼下高校面临的迫切问题。"慕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出现并存在是有理由的,但这种存在最终只能是依附于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的一个补充。冷静地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简单地将"慕课"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思想。文章从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教育提出的挑战、传统课堂教学与培养目标的不适应性及存在的不足、慕课教学模式优势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的改革与发展契机、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等方面论述了将MOOC优势发挥在传统课堂中,促进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思路,为实现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慕课教学新模式的应用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中职传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学前慕课的切入点,探讨了学前教育慕课的应用策略以及"O2O"慕课教学模式的价值。研究表明,基于慕课的"O2O"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传统学前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学前专业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状况大大改观,为构建适合中职教育教学新的慕课教学模式及其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持续健康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随着教育信息发展,各类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大量涌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日益受到大学的重视。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在线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在互联网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大学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考虑课程教学的组织模式。既可以利用慕课开设原来开不出来的或者开得不好的课程,也可以利用慕课的形式进行联合上课,打造"教学共同体",还可以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创新。对于应用型学科或者课  相似文献   

8.
浅析“慕课”对大学教学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教育单位针对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研发了新型的教学体系,其中,"慕课"就是一种现代新型的在线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融合了教学资源和学习管理系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慕课"采取开放的网络环境形式,把学科知识综合的统计起来,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扩大了讲解的课程范围,改善了授课形式。在我国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其教学的效果始终没有全面提高,高校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也很片面,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会应用到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慕课"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兴趣,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慕课"教学模式的分析,探索我国高校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慕课"便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自出现以来便在全球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也受着很深的影响,独立学院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其教学对象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所以如何能在这类院校中更好地发挥"慕课"教学方式的作用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文中针对独立学院进行"慕课"教学进行详细地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慕课"以其受众多、规模大、开放性等特点,给传统高校教育带来了强烈冲击和深远影响。本文在概述国外慕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推广慕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国内高校推广慕课教学借鉴。  相似文献   

11.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免费的在线课程"。"慕课"以开放的网络化学习教育为基础,课程的范围覆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科技学科。近几年以来,一些操作性与技术性强的课程也被试着挂到慕课上。至今为止",慕课"课程基本上是免费的。作者主要从分析"慕课"教学模式相比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慕课教学给高校思政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由此引发对于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的大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视角和新模式。笔者在慕课教学实践基础上,分析了慕课教学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慕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载体。本文以师生合作开发《启蒙运动十日谈》慕课为例,从历史教学载体形式与学习范式的全新尝试与实践以及对"慕课"改进的新认识等角度,阐释了有关新探索的具体操作路径以及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关键能力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中,公共选修课在通识教育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诸多问题,如优质师资不足、课程总量少、多样性匮乏等问题。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对公选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基于近几年"慕课"的欣起和"慕课"的诸多优势(它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完整性),将"慕课"引入公选课中,并对引入"慕课"后如何对公选课进行规范管理进行了探索。对高职院校以"慕课"形式开发通识教育课程,拓展通识教育实施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的出现对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等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审视"慕课"带来的教育革新,反思"慕课"与我国教育目标、教学模式以及师生特点的契合性,是科学开发"慕课"资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级汉语语法"慕课的教学实践,指出慕课学习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国别以及学习动机等个体特征方面,都与传统语言教学课堂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对语言慕课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慕课自身所能提供的教学与测试手段,既使语言慕课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遇到困难,也为语言教学利用翻转课堂加强交互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慕课教学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应运而生,也产生了一些教学问题,如何提高这门公共基础课的慕课教学效果,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普遍意义。所以从规划慕课教学所占比例、进行统一的教学设计、改善慕课平台的管理水平、提高心理教师慕课教学能力等方面,来探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模式,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模式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产生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教学模式,即慕课。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慕课平台的发展状况以及慕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本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提出了慕课教学设计的思路以及慕课平台建设的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19.
"慕课"正日益受到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关注,并引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新一轮发展。文章从技术、经济、社会、教育和管理等多个维度、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慕课"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对"慕课"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慕课"的建议,即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者的各自特点,建设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学习者的"慕课",由政府主导,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顶层设计、课程品质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65):11-1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慕课"风暴席卷全球,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慕课化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分析医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慕课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种结合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慕课"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该模式有望增强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为高校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