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学科一直在小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看法是:学数学很繁琐.内容枯燥无味。因此.在各个班级中往往出现了这种现象: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作业更是无法按时完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由于学生没有数学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运用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
由于概念不清导致解题思路闭塞、逻辑紊乱,甚至答错题的现象,存学生中屡见不鲜.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发现,搞好概念教学是实现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伟伟 《考试周刊》2010,(30):183-183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验证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更有待加强.然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  相似文献   

5.
李秀霞 《考试周刊》2010,(34):68-69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6.
牛顿讲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根据已知的原理和事实.对未知的现象及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判定。纵观数学发展史。我们发现很多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然后再设法证明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因过分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忽视了对学生猜想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扼杀学生的猜想思维。正因如此.著名的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大声疾呼:“让我们教会学生猜想吧!”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猜想,甚至可以浮想联翩。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首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及其创造精神.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从来都是贯穿教师教学的思想主轴。新课标将数学创新意识界定为"对自然和社会中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解决"。而参与教学是课堂的需要,是学生认识发展的需要,也是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的需要。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军 《中学理科》2007,(2):45-45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发现未知的知识,而是创设一定的氛围,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启发学生部分或全部模拟、模仿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课内外活动中,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发现“新”的现象、再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等思维活动归纳出物体运动过程或物质变化过程中所呈现的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培养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是:必须指导学生从丰富的背景资料中获取和演绎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帮勤学生将固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现象提炼成问题,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增强理论学习的思辨力和分析力.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不断从教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定理是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定理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进行思维训练,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发挥定理教学的作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1 借助直观实验发现定理,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表现为不循常规、寻求变异、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数学定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决定了在教学中,教师应站在思维分析的高度,从操作直观入手,利用硬纸片、橡皮泥、竹针等精心制作一些教学模型,通过拼接、折叠等实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思维情境中…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是小学自然教学的根本任务。(一)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1.明确观察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观察,通过观察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2.掌握观察方法。即在明确观察要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细致观察。3.讨论、归纳观察结论。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对观察现象的认识,还能促进观察的深入。(二)实验能力小学自然中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继承前人所传下来的知识,并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和培…  相似文献   

15.
孙治国 《考试周刊》2012,(77):145-146
一个新的理论的发现或者发展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的过程.尤其在物理学方面。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质疑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现行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对通过质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影响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体育兴趣不高.通过调查,认为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在于:部分学生存在生理、心理缺陷;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核制度的影响;教师本身素质不高;教材内容与要求脱节等.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应使学生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加大体育教育的宣传力度,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上,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是新颖的,独到的,而不是对已知方法的模仿与重复.在教学实践中,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几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刘影 《考试周刊》2013,(71):61-61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高中数学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为高中基础教学中重要学科之一.需要高中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教师要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已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教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