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从音乐课程的基础理论入手,对音乐课程目标的内涵与特点、功能与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音乐课程目标的功能包括指导功能、选择功能和评价功能,音乐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有音乐学科本位价值取向、个体本位价值取向和音乐文化本位价值取向等几种,这些观点颇有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历史传承性、民族性、丰富性和地域性是蒙古族音乐的主要特点,史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典型的民族象征意义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在蒙古族音乐教学中融入蒙古族音乐文化,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是提高地方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能够为蒙古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进一步说,音乐的审美价值就是指作为一种音乐本体它自身的艺术价值及基本的音乐特点.文化价值强调的是这种音乐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它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联系程度,社会价值侧重的是这种音乐的受群众出于自己的兴趣对它的喜爱程度.这说明音乐价值的大小需要一个综合的天平来衡量.而不能以单一的听众数量标准来看待.  相似文献   

5.
安徽地方音乐蕴含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和审美价值、教育教学价值,了解安徽地方音乐文化生态状况及《安徽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认为小学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也就是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人的艺术教育。音乐的特点,其表情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体验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根本途径;音乐体验因个体的不同而体现出个性化。在音乐教育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音乐情感体验与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关系,情感体验是目标、价值,音乐知识、技能是手段、桥梁,音乐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成为智慧。  相似文献   

8.
红色音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我们不仅需要重温经典红色音乐文化,挖掘红色音乐文化的价值目标、价值理念,更应积极探讨红色音乐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领、整合、规范社会思潮和社会价值的积极作用。本文以红色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多学科视角出发,积极推进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红色音乐文化与先进文化相互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让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基础音乐教育.新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在凸显素质教育主旨的"三维教学目标"上.在基础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它可以将审美价值和功能与伦理的价值和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音乐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就是要结合音乐课程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课堂教学及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其情感体验,陶冶其情操.怎样在中学音乐教学,特别是在音乐基础较薄弱的农村初级中学真正体现和落实音乐教育的价值追求,探索音乐教学真正发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效能,是当前音乐素质教育中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  相似文献   

11.
论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不断创新,音乐课程的价值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在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明确提出了音乐课程的价值,即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其中的文化传承价值是这样概括的“:音乐是人类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的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世界上其它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12.
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新的音乐教材逐步进入实质性的教学实践阶段。音乐新课程标准将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置于音乐课程价值的核心地位,其原因何在?音乐的审美价值是如何实现的?音乐的审美价值在人的整体教育中有何作用?本文试从以上角度对音乐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原创民族歌剧《回家》首演三年多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具有深远艺术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以该剧的音乐为研究对象,从音乐素材、调式运用、音乐表现等角度论述其中风格上的多元性,为对该剧的深入研究和歌剧音乐的创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与柏拉图二人都认识到音乐与人类有紧密联系 ,音乐对人类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他们在各自的哲学基础上对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用、音乐的审美价值作出了阐释。他们的音乐观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由于各自的哲学基础不同 ,其规定的音乐观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进行这样的比较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审美体验价值”放到了音乐课程价值的第一位,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审美价值,音乐审美价值必须体现在感官和精神的愉悦统一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教师要从作品的选择、探究评价等方面思考,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音乐的重要精神土壤,也是其艺术形式的直接源头。基督教文化对于西方音乐美学传统具有融合与传承价值,对于西方音乐创作上的主题和题材具有启示价值,对于西方音乐的审美意象具有奠基价值,对于西方音乐的各种体裁建构具有发生学价值。没有基督教,现代西方音乐的发生、发展和繁荣都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体验价值放在音乐课程价值的首位,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  相似文献   

18.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它纠正了过去几十年来我国音乐课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实施中出现的偏差-过于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即辅德价值,而注重回到音乐自身的审美情感体验中来,回归音乐的生活世界.至此,作为非主流音乐教学行为,音乐课的辅德问题有了自己明确的定位;而音乐的审美与创造、以及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已成为今后主流音乐教学行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发,给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提出的音乐课程的四个基本价值,即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社会交往价值,为音乐教育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明确的目的与要求。本文试图通过阐述表现音乐的重要性,来论证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的可能性,并认为表现音乐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学科,课堂音乐教学必须从音乐的本体价值出发。也就是说,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音乐新课程下文化价值与学科本位的关系,从学生的自身条件抓起,充分利用课堂音乐教育的文化资源,开发学生在音乐艺术中的先天潜能,引导学生从欣赏、体验、创作、评论的文化角度去学习音乐,满足学生迫切的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培养其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