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数学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惑"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不直接展示结论,而是通过恰当地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生惑,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类比、猜想等方法去研究、去探索、去解惑,充分地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相似文献   

2.
错例教学法是教师在讲授时,恰当地把握时机,有意识地采用错误结论,让学生思考、争议、辨析,然后教师点拨、纠正错误,明确正确结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假”明“真”,欲正先反,以反求正,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用以辅助教学的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传感器因其能迅速地采集数据;便捷地以图像、表格、拟合公式等多种形式,客观地展示实验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得出实验结论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本质、特性及研究过程教育科研成果的精髓是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观点。教育科研论文的本质在于准确地陈述教育科研成果,通过严密而完备的论证,使他人认识和认可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观点。为了使成果即观点的价值便于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评价,  相似文献   

5.
《云南教育》2003,(14):46-46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题过程是不断地将未知转化为已知过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若沿着由条件到结论的方向进行思考寻求解题途径十分困难,甚至无从下手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对题中条件与结论的观察、比较和联想恰当地构造出一个能帮  相似文献   

8.
本节教材主要阐述了列强如何瓜分世界和由此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头绪较多。上好这节课,关键是引导学生历史地、联系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张桂芳老师从教学内容、教法运用上对此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所谓思辨,就是思考、分辨。思辨能力就是能否准确地、多方面地思考辨析问题的能力.是将现有的知识经过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从而作出新结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我检测篇     
解题时,同学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面前的问题上,一心一意地思考条件与结论的内在联系,或许是不停地演算、作图、推证,这是解好数学题所必不可少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关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非常巧妙地证明两个著名的定理. 一、结论 如图1,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求证AB·AC—BD·CD=AD^2.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关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非常巧妙地证明两个著名的定理.一、结论如图1,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求证AB·AC-BD·CD=AD2.  相似文献   

13.
启发式教学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智能、情感和意志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活动。其特点是先不告诉结论,采取各种形式的启发,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结论。它的优点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了问题的结论,却没有掌握如何得到结论的能力,更谈不上对结论的怀疑。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会逐渐失去自主研究的能力,进而慢慢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在问题情境模式下,学生往往能置身于如何解决问题这一情境中,然后去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也能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教师也会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因而,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已成为教师所认可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创设问题情境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 充分、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逻辑概念,正确地理解好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可以迅速清楚地看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准确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切实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卢元 《教师》2012,(17):104-104
在“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中的螺栓连接这部分内容,介绍了普通螺栓连接方式和铰制孔用螺栓连接方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普通螺栓连接不宜承受横向载荷。而在教材中学生往往又不能直观地领会这一结论的所以然。笔者认为,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地作一定的补充,即能帮助学生很全面地理解其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获得结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多方位地寻求正确结论。在启发学生多方位寻求正确结论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种瓜得豆”的现象。如对某一言语组块,教师希望学生得出自己期望的结论,但学生的“前理解”总是那般“顽固”地影响着他对这一言语组块的解读。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自已的结论硬加给学生固然应当摒弃,但想方设法地启发诱导,让学生进入教师的彀中的所谓的启发教学,也未必是可取的,这样做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我认为在真实的生活状态下的阅读,学生与教师的抵牾,正是学生发展自我阅读空间、形成自我阅读方式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道习题结论的分析,推出几个重要结论,挖掘结论的功用,使习题的功能充分地放大,从而开拓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20.
周先锋 《学周刊C版》2011,(8):164-16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质疑解难、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动脑制订计划,动手亲自实践得出科学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由浅入深地探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