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每到中国一处,我都会对中国文化有新的认识。天子脚下的北京,中国文化似乎在更淋漓尽致地演绎着地位与权利。中国文化在西安却有了那份彼此相通的融合。新疆则是将不同的历史和环境中的人们统一到了共有的人类文明中。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在其诞生过程中与乱世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历史联系。孔子生于乱世而作《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批判精神,这种褒贬鲜明的春秋笔法构成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在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一种“乱臣贼子惧”的尖锐有力的制约性的文化道德规范,从而将早期中国文化的“空言”传统彻底改造为一种全新性质的“行事”规范。然而,生于治世的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却巧妙地消解了历史学、历史学家与乱世之史、治世之史之间的内在矛盾或本质冲突,以治世之史代替了乱世之史。与孔子不同,太史公著《史记》而天子、大夫乐,把历史著作的乱世的批判精神扭曲为治世的歌颂风格,其诗人气质也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史记》的诞生,标志着知识分子成为正式的“循吏”,历史著作也真正变成了专制政治的意识形态根据。  相似文献   

3.
《穆天子传》中的一些地名、部族,如昆仑山、西王母、河宗氏等来自于《山海经》,主要源于齐鲁地区;而在战国时期的传说中,周穆王西巡的地域应在我国西北地区,这一地区的地理知识也被编入《穆天子传》。因此,《穆天子传》中的地名、部族、地域应是以齐鲁地区为中心的东部与西北地区历史地理知识的混合,不可能一一落实到齐鲁或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王昌龄因有“明堂坐天子“之名句,历来被誉为“诗天子“.20世纪出版的一批较有影响的工具书、文学史及唐诗注本,凡涉及王昌龄的雅号时,大多以“诗天子“立目或称其为“诗天子“.然而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工具书或唐诗研究专著,却或取“诗夫子“之说,或以“诗夫子“为主而将“诗天子“作为一说并存.“诗天子“之说源自唐人《琉璃堂墨客图》,而原诗句图今已失传,后人只能从明刊本《吟窗杂录》中见其残本.因明刊本刊刻疏忽,误将“天子“刻成“夫子“,今人不当误从.  相似文献   

5.
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及东方专制主义论的传播,认为周代国家的政体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意见,在我国史学界中占据着优势地位。但是,我接触有关周代历史的资料,觉得这种意见与周代的历史实际有很大的差距。我认为周代有天子和国君,却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我的这一看法。一、宗法封建制不可能为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生提供条件周代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宗法封建制度。这是根据宗法制实行分封的制度。它在“选建明德,以藩屏周”、保障“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维护王权或君权方面却只有消极作用。它不仅没能巩固和加  相似文献   

6.
当我在石寨山上看到那束淡淡开放的野花时,我固执地认为,那是滇王的先灵引领着我的脚步,一个生机勃勃的古国变成了一片芳草萋萋的公共墓地,这种巨大的变迁本身就会引起无限感叹。今天,八百里滇池依旧烟波浩淼,这里曾是古滇人的福地,周围的石寨山、天子庙、羊甫头等史前遗址将古滇国的脉络,宛若史书一般串连起来。比起其他西南夷来,滇国的历史,始终少了一份壮烈,多了一抹无奈与离愁。  相似文献   

7.
当我在石寨山上看到那束淡淡开放的野花时,我固执地认为,那是滇王的先灵引领着我的脚步,一个生机勃勃的古国变成了一片芳草萋萋的公共墓地,这种巨大的变迁本身就会引起无限感叹。今天,八百里滇池依旧烟波浩淼,这里曾是古滇人的福地,周围的石寨山、天子庙、羊甫头等史前遗址将古滇国的脉络,宛若史书一般串连起来。比起其他西南夷来,滇国的历史,始终少了一份壮烈,多了一抹无奈与离愁。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穆天子传》的神话历史化、历史的神话两种同时并存的倾向展开论述 ,指出这两种倾向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亦真亦幻的神话境界。并论述了《穆天子传》出土以后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神话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及东方专制主义论的传播,认为周代国家的政体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意见,在我国史学界中占据着优势地位。但是,我接触有关周代历史的资料,觉得这种意见与周代的历史实际有很大的差距。我认为周代有天子和国君,却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我的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0.
“天子”考     
“天子”一词,产生于西周。西周之前,商人不称“天子”。在商代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有关历史文献中,没有“天子”一辞出现。《史记·股本纪》说:“汤既胜夏……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司马迁的这种说法,乃是根据后人的观念称呼古人的。在卜辞里,商王称“王”,称“余一人”。《商书·盘庚籍》里盘庚也自称“予一人”,不称“天子”。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说“汤乃践天子位?”会不会天禄石渠别有所藏?或太史公另有其据呢? 不会的。天禄石渠我们虽不可见,但从大量的卜辞来看,商代帝王与上帝的关系紧张,商王武丁就经常担心着上帝会不会作祸于自己。他问:“帝其作王祸?帝弗作王[祸]?”还问上帝会不会降(?)(饥馑,一说干旱)于自己的国家,会不会致咎于自己。如此担惊受怕的商王,那里还会想到去做受命于天的“天子”呢? 周代之前,人们对“天”的认识,还没有和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凌力的系列历史长篇小说《倾城倾国》、《少年天子》、《暮鼓晨钟》所塑造的天子形象作了三个方面的分析。即人物性格的塑造、心理描摹、人物异同。通过这些分析。从而把握了凌力塑造天子形象的整体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夏亚:作为历史题材的网游,《天子》中大家可以找到无数熟悉的名字,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比璀璨的名字都一同出现在了这个瑰丽的世界,因此游戏自9月份一推出便得到无数玩家的推崇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三册《木兰诗》一文中将“可汗大点兵”的“可汗”注释为“皇上,少数民族君主之称”,将下文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天子”顺释为“上文的可汗”。同样的注释也还可见诸其他一些版本。讲课时,有学生发问;这里的“可汗”与“天子”是两个人呢?还是一个人两  相似文献   

14.
《史记》的五体结构,不仅是一种历史编纂方法,而且是司马迁民族思想的形象反映。它记事起于黄帝,表现了司马迁各民族皆为黄帝子孙的民族大一统思想。《史记》的体制结构象征着历史的大一统方向。《史记》结构上的尊汉倾向及其等列天子臣民的体例安排,是司马迁民族大一统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金石文字和传世文献的记载,龙为天子标志出自秦始皇的创造,是对应秦朝为水德的阴阳术的诈言.刘邦故意将龙鼎新为天子神威标志,形成具象.司马迁等史家则将其历史化,于是龙成为天子的象征和神威一直延续到清代.现代人把中国人说成是龙的传人,完全是误读,误读的原因主要就像天安门表示北京和祖国一样,是元代开始的龙蟒分合的帝王政治扩展和当代流行歌曲的误导,也是文化转型的世俗化成果,因此我们应该抛弃这一封建政治的符号.  相似文献   

16.
春节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春节是中国人 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 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 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在虞舜时代兴起的。公元 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  相似文献   

17.
实现"天子所与天下公共"的法治,也是司马迁的法治理想。司马迁用他实录的历史告诉我们:实现这种理想的特定历史条件是"兼听"的明君和"守法不失大理"的执法者;君权至高无上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不能容忍"天子所与天下公共"的法治;即或出现所理想的法治局面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小说入手,阐述了当代历史小说家凌力创作中的历史意识、现代意识。通过古、今人创作历史小说的对比揭示出凌力的审美追求与个体意识,其代表作《少年天子》细述了其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9.
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源于西周。当时,有一种礼仪:天子的女儿下嫁于诸侯,是不能由至尊的天子来主持婚礼的,必须由和天子同姓的“公”来主持婚礼,因而天子之女被称为“公主”。到了秦汉时期,全国实现统一,国内已不存在诸侯割据的局面,并实行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建立了郡县。天子的女儿出嫁,改由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主持婚礼。天子之女仍然被称为“公主” (后来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清朝 )。在汉朝,皇帝之女被称为“公主”,而皇帝的姊妹被称为“长公主”。诸侯之女出嫁,王女或宗室之女下嫁,也有被称为“公主”的…  相似文献   

20.
人们习惯上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他挟持了汉献帝,但"诸侯"并不为其所令,"挟天子"是令不了诸侯的。曹操挟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令诸侯",而是为了"令士人"。"挟天子"取得的实际效果是令士人,即"挟天子以令士人","令士人"对汉魏之际的历史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