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1,(12):F0003-F0003
儿童生长是经历与经验的连续性丰富、个性与能力的充分自由发展、生命意义的不断实现。隆亭实验小学以“儿童生长”的价值取向领航语文课堂——从儿童出发,以儿童的方式,为儿童的生长。语文教学追求言语和生命的共同成长,以灵巧的设计,将语言文字本身潜在的灵气开掘、激活,使学生浸润在语言文字的魅力之中;以灵活的品读,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经典,滋养灵性:  相似文献   

2.
陈绪敏 《教育文汇》2014,(18):38-38
这天在书店儿童读物的书架上看到《梅子涵经典儿童小说》,封面正是我喜欢的红颜色,便买了一本。 我很喜欢儿童小说,每看完一本就向学生推荐。郑渊洁、沈石溪、杨红樱的都读过。 梅子涵,一定是像杨红樱一样的美女作家吧!打开扉页,一张大照片——哪是美女,名字看似淑女,居然是一个五六十岁“聪明绝顶”的“大老爷”。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小说、童话、儿童散文、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四大主要文体。少年儿童小说关注儿童的成长,“启蒙”和“成长”是其永恒的主题。童话以幻想为主要审美手段,并满足某种愿望。儿童散文注重表现少年儿重真挚的情感,充满了生活情趣。儿童诗适合儿童倾听、吟诵和阅读。  相似文献   

4.
导学内容曹文轩成长小说——《青铜葵花》导学对象四年级学生创意来源喜欢读书,喜欢读温暖的文字,喜欢和孩子们分享阅读的快乐,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一起汲得幸福。当我于两年前的一个春天第一次与曹文轩的作品相遇时,我就被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在阅读能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上,大家已达成共识。但在读什么样的书上,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读经派主张读“四书“”五经”,内容上越深越好,认为孩子在13岁以前应该满腹经伦;儿童文学派反对读经,认为儿童就应该读童书。大家都强调是让儿童在最适合的年龄读了最适合的书。我个人认为,儿童阅读就是在汲取他们精神成长所需的“营养”,这个“营养”的搭配必须全面、合理与均衡。因而,我主张儿童阅读应“两条腿”走路。一、古诗、古词、古文——孩子成长的“母乳”从小多读一些经典诗文、名家名篇,除滋养…  相似文献   

6.
我的女儿小春开始不喜欢看长篇小说。我觉得读小说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许多好处,应帮孩子确立阅读长篇小说的兴趣。但是,我曾经采用讲解长篇小说的意义、推荐优秀科普作品等办法,结果效果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作为三大文体之一的小说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从目前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来看,学生喜欢读而阅读效率不高是基本现状,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喜欢读是因为喜欢小说的情节,而对于小说中诸如作品创作背景、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分析等内容学生则不太关注,从而导致小说阅读走向了“只看情节”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8.
接到在"二十一世纪儿童阅读推广论坛"上课的通知,任务是上中年级的科普作品。我本来极喜欢《浪漫鼠德佩罗》,但这是外国的。我的选材是中国本土的小说,于是选了中国青年女作家殷健灵的成长小说《轮子上的麦小麦》。因为主办方要教学设计,在没有试教的情况下,我想当然地给了一份教学设计,只用  相似文献   

9.
我担任固原二中初中部英语实验班的语文教学时,为了改变当时大多数学生喜欢校园小说、网络小说的课外阅读现状,我结合教材中名著单元的内容带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用了近三周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了一次以“我读三国”的阅读汇报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鲁迅小说难读难懂是广大学生的共识。由于鲁迅小说的写作时代与现在距离较远,其遣词造句以及体现的深奥思想,对于生活在当今的学生来说的确不易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阅读效果,我在教学中通过设立“鲁迅小说专题网站”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和讨论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旨在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让学生做好鲁迅小说的读前准备。  相似文献   

11.
《祝福》作为经典文本,是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代表作。要想在教学中触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获取深入阅读的切入口,就需要从小说的独特性入手。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作为文本解读的新路径,从关注“我”,到认识“我”、解读“我”,再到以“我”窥见鲁迅的深刻思想;最后,通过群文阅读把握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独特之处。立足小说的独特性,以“我”开启《祝福》的隐秘世界,以“我”挖掘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丰富意义与深刻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正>尊敬的主编:你好!我是一名小学生,是你们杂志的忠实读者。我很喜欢《东方少年阅读写作版》这本杂志,内容丰富,文章精彩,语言简练,就像我的一位好朋友,陪伴我成长,带给我快乐,引领我阅读大千世界。我特别喜欢《科幻星空》和《好看小说》等栏目,每次阅读我都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顽童"和"完童"是儿童小说中的典型形象,深受儿童小读者喜爱,这与儿童成长的心理需求有关:读"顽童",可以获得想象世界的自我满足;读"完童",可以观照现实世界的自我成长;读"顽童变完童",可以获取艺术世界的人格力量。主题式的小说推荐、漂流式的小说阅读、开放式的人物赏析,可以实现"现实儿童"和"小说儿童"的精神同构。  相似文献   

15.
一、成长故事创编——儿童浓厚的故事情结几年前,以《男生贾里》《我要做好孩子》等作品为代表的成长小说风靡小学校园,尤其受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热捧。在阅读《男生贾里》后我们  相似文献   

16.
"短书评"创作是基于儿童阅读评论的一种尝试。侧重于小说"情节与结构"的评论,体现儿童逻辑思维与理性思辨;侧重于小说"语言与风格"的评论,体现儿童对语言的直觉与敏感;侧重于小说"人物与主题"的评论,体现儿童成长中的他者认同与自我建构。儿童"短书评"的创作实践,是建立于儿童"个体深度阅读"和"群体共享阅读"的基础上的,需要教师提供诸如范文引领、提问构思、自评互评等创作支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素志 《江苏教育》2023,(46):92-94
<正>“文以载道”。文言小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思想及育人价值。新课改对文言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学生要能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多年来,我在文言小说阅读教学研究上勤于思考,积极探索,从个人痴迷文言小说阅读,到汲取文言经典智慧服务教学实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再到推广应用教学成果,逐渐成长为一名学有所长、研有方向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8.
张承志说中国仍是散文的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教育(上)》2009,(16):159-159
著名作家张承志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小说的本质不是故事,而是虚构。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更想知道作品的本意,想知道寻找的东西是否存在。我写过:“我更喜欢追求思想及其朴素的表达;喜欢摒除迂回和编造、喜欢把发现和认识、论文和学术——都直接写入随心所欲的散文之中。这并非是在贬低小说艺术。或许正是这样的我,才算懂得了尊重小说。……我发现,我其实没有什么小说家的才能。”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在阅读能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上,大家已达成共识。但在读什么样的书上,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读经派主张读“四书”“五经”,内容上越深越好,认为孩子在13岁以前应该满腹经伦;儿童文学派反对读经,认为儿童就应该读童书。大家都强调是让儿童在最适合的年龄读了最适合的书。我个人认为,儿童阅读就是在汲取他们精神成长所需的“营养”,这个“营养”的搭配必须全面、合理与均衡。因而,我主张儿童阅读应“两条腿”走路。  相似文献   

20.
潘美娟 《成才之路》2011,(31):35-35
“唉,我孩子不喜欢阅读!”“是呀,我孩子怕写作文!”“这次测评基础部分完成得很好,阅读失分太多!”平日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老师这样的感慨,都是阅读惹的祸。读书对学生来说都是件很辛苦的事,但对他们成长影响至深,没有什么比阅读更能丰富一个人的灵魂,没有什么比阅读让孩子变得更强大。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在哈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