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3~6岁儿童性别恒常性发展与性别角色偏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实验测试法,选取了72名被试,分为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各24名被试,男女各半.研究者通过性别恒常性测验和性别角色偏好测验,验证了柯尔伯格性别认知发展理论提出的性别认同性、性别稳定性以及性别一致性三个阶段发展的线性模式.在考察性别、年龄与性别恒常性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时,研究者发现性别恒常性发展的年龄效应非常突出,但性别恒常性水平的高低与性别角色偏好之间并没有出现如柯尔伯格理论所假设的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儿童性别概念认知调查问卷与性别角色量表调查了儿童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发展状况,以便提出有针对性教育策略。结果发现,四~六岁儿童性别同一性认知发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六岁儿童性别稳定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四岁、五岁儿童,但后者性别稳定性认知水平差异不显著;性别恒常性认知水平年龄差异均显著,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四、五、六岁组。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学前儿童中已分布,四岁儿童女性化与双性化的比例均在30%左右,五岁儿童双性化比例达到74.32%的峰值,六岁儿童双性化比例逐渐下降为54.65%;男性化比例有所偏低,最高的出现在四岁组20.28%。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类型发展状况均表现出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特征分化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形成稳定性别认知的重要时期,绘本故事是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性别教育,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认知,营造自由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选取135本儿童绘本,用实物分析法对其中的文字和图片进行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儿童绘本故事中男女两性出现的频率不平衡,两性的职业、外貌特征、人格特质等都有刻板印象,具有男性形象偏好,但也有了新的发现,已经涌现出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绘本故事。希望通过本次研究,绘本创作者、教师和家长都能正视绘本故事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倡导性别价值多元化,重视绘本阅读的价值引领,摈弃消极的性别刻板印象,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魏艳红 《考试周刊》2012,(8):170-171
学校是儿童性别角色知识扩展和加深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有重要的负面影响。在现代吁吁两性平等的时代中,改变教师性别刻板现象、培养幼儿理想的性别角色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及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性别概念和性别知识发展是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过程.要求教育者从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势;对儿童读物和教材中的角色人物做出合理的解释;尊重儿童的兴趣选择,打破男女界限;创设健康文化环境,减轻社会文化压力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在于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不为性别所束缚.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对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形成兼具男女优势人格的双性化性别人格,在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形成中,父母教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别双性化发展的关系的量的研究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性别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程度,从而推动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7.
双性化人格在近年来的性别角色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它能使个体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环境要求,并发掘自身潜能.因此,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探讨双性化教育的多种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已经受到众多学者和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将中班儿童分别与同性和异性同伴配对,考察儿童与性别角色行为相关的玩具偏好.结果发现:(1)异性同伴强化了儿童的反性别角色行为,弱化了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2)相较于男孩,女孩的性别角色行为更具刻板性.因此,研究者认为利用不同性别类型的玩具及让儿童游戏时与异性同伴配对.可以成为培养儿童双性化人格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性别观一直是海明威研究中的关注热点之一。以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为依据,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为研究文本,从男女换装、性别角色转换和同性恋欲望三个理论层面,探讨海明威的性别观,得出结论:海明威并非提倡传统性别角色,拥护男性至上;他在短篇小说中描写社会性别的不定性和可变性,是其对现代社会中性别角色变化和重构的深切关注,是其"双性和谐"理想的表达,这一理想贯穿着海明威的整个写作生涯。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女性性别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同性偏好与变通性并存 ;青春期的发展分歧 ,即回归传统女性性别角色或者向更利于成才的“半双性化”、“双性化”等新型性别类型发展 ;从社会支持到自我支持。影响未成年女性性别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可分为生物遗传和社会环境。为使未成年女性能健康地发展 ,可采取以下对策 :倡导双性化、半双性人格 ;实施科学的学校教育和大力开展女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儿童性别社会化的新视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的性别,在其刚出生时仅具有生物学意义,随着儿童的成长,其性别角色中的社会文化烙印越来越深。由于社会所赋予的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具有不公平性,使儿童性别社会化带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认识——即男孩要勇敢、冒险、独立;女孩要柔弱、温顺、服从。虽然这种古已有之的性别差异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的消极面确实造就了男女两性在诸多方面的不公平,阻碍了男女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达到一种超越性别的普遍人性。因此,为了使儿童在其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最大可能地降低性别角色的消极影响,在对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努力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女性性别发展特点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成年女性性别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同性偏好与变通性并存;青春期的发展分歧,即回归传统女性性别角色或向更利于成才的“半双性化”、“双性化”等新型性别类型发展;从社会支持到自我支持。影响未成年女性性别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可分为生物遗传和社会环境。为使未成年女性能健康地发展,可采取以下对策:倡导双性化、半双性人格;实施科学的学校教育和大力开展女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们通过角色期待、抚养方式、游戏互动等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性别角色的稳定性和性别角色的恒常性的形成,同时也影响儿童自我概念、未来婚姻观和社会归属感等性别角色的内容发展,应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加陪伴互动时间、利用社会支持等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正确形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妇女运动的深入和女性主义研究的兴起逐渐成为研究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社会性别,是指从性别角度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便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在国外,社会性别理论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和管理中。因为大量的事实说明,从小学到大学,教科书中宣扬男优女劣的性别角色观念,性别歧视在各方面都非常明显,而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学校学习阶段是其人生当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性别角色和性别意识的形成,对他们的成长、成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探讨教师在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促进女性自身的发展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这里的性别权力是指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或性别支配关系。该研究以达尔、巴卡拉克和巴拉兹、卢卡斯等人的权力理论构建分析框架,从权力的三个维度——明显偏好和决策、偏好动员和不决策、塑造偏好和控制决策——分析社会性别排斥的权力运作轨迹: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性别权力通过性别偏好决策、创设或强化决策冲突公开化的障碍来实现对女性的控制;不决策中通过缺席、抑制、隐藏和误判四种形式在决策中将性别议题剔除;塑造和主导性别偏好、制造虚假意识与隐藏女性的真正利益,使处于弱势的性别群体心甘情愿地接受现实中不平等秩序安排。文章提出要改变社会性别关系中单向度的支配性权力,建设两性友好合作性权力,推进性别群体的和谐包容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地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各有独特意象,且分别体现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二者的审美偏好分别对应西方美学理论中的壮美与优美范畴。目的地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主要特征是由具体意象引发个体内心触动,进而折射出的社会性别角色期望与价值导向。与西方既有品牌性别气质研究成果相比,中国旅游者对目的地性别气质的感知既有相同之处,更有独特之处,尤其体现在对目的地男性气质之“毅”、“勇”偏好和对女性气质之“婉”、“雅”偏好。  相似文献   

16.
课程与教材是权威知识和正确价值观念的代表,它的内容应该是客观中立的,然而,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必然隐藏着占主流地位的价值和文化。研究教材中的性别形象、性别意识和观念,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以及从事性别公平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通过角色期待、抚养方式、游戏互动等渠道,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性别角色的稳定性和性别角色恒常性的形成。同时,也影响儿童自我概念以及未来婚姻观和社会归属感等性别角色内容的发展。因此,应该努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加陪伴互动时间、利用社会支持等手段,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正确形成。  相似文献   

18.
教材中性别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与教材是权威知识和正确价值观念的代表,它的内容应该是客观中立的,然而,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必然隐藏着占主流地位的价值和文化.研究教材中的性别形象、性别意识和观念,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以及从事性别公平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指的家庭性别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指父母)对其子女形成性别角色所实施的教育和影响。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部分,对其人格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个体最初接触的社会团体,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进行合乎科学、合乎时代要求的家庭性别教育是必要的。目前我国家庭性别教育几乎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家长对此很少有自觉的意识,更缺乏科学的指导。鉴于此,本文尝试引起家长对性别教育的重视,并探讨如何进行合乎科学、合乎时代要求的家庭性别教育。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教育与男孩女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社会中的一些男孩不再具有男性的典型气质,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将男孩的性角色错当成性别角色,忽视了对男孩的性别教育造成的。对性别教育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和柯尔伯格等著名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性别角色大约形成于2—7岁之间,这正是儿童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可是由于我国的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方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喜好、考察方式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一些男孩女性化倾向加重。为了使儿童更健康地成长,学校和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儿童进行性别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