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改革提倡体验学习,因为真实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因此注重学生"体验"为中心的体验教学的方法在实践中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在实际应用推广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使得体验教学缺乏真实的、深刻的情感体验,缺乏实效。此文从情感的生成、内化、深植、升腾四个方面提出体验教学应讲究实效,做到关联生活,寻求共鸣;巧用"做"法,促进理解;去粗取精,挖掘真情;引发思考,激荡心灵。  相似文献   

2.
张宝丹 《考试周刊》2011,(49):186-187
"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思想是:在缄默知识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以核心问题为载体,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实现教学的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获得更高达成度的教学活动形式。体验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体验既是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又是学生相应学习活动的结果。其作为一种活动,包括学生个体的心理性投入和身体性投入;作为一种活动的结果,即是学生个体从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关联体验是在体验与体验教学思想下的一种细化,它是体验教学的下位概念。就是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激发学生利用原有的、与新知识相关的经验或知识来对当下知识的理解消化的活动。要通过对旧有知识的关联、对生活实际的关联,以及对学生情感的关联从而达到关联体验。  相似文献   

3.
美文需美读,在美的体验中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教学贾平凹的散文《月迹》,通过对审美意象的深入品析,从纯美的意境、精美的语言、美好的情感中,引导学生循迹赏月,真切体验"月"的特殊的美学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关联生活经验与文本阅读,关联课堂学习与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探骊得珠,获得文学审美阅读的愉快体验。  相似文献   

4.
艺术家的创伤性体验(身心痛苦)与艺术创造或具体创作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的可能性建立在个体的痛苦经验能够具有一种共通性并能通过升华而具有一种面向全人类的深刻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这种关联的方式即个体的痛苦经验必须诉诸于艺术的语言,从而使得艺术家的自我表达更具审美价值,同时,创伤性体验与艺术创作的关联不仅对艺术的体验能力、感知能力及象征能力具有意义,而且能够将个体的痛苦升华,从而实现对艺术家自我的拯救和对全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5.
个体总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去感受和体验生活,根据自己内心的尺度来把握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采用《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全国31个省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现状和生活体验现状,中学生与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生活体验的差异,以及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与生活体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学生总体保持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最看重的品质前五位依次是“关爱”、“诚信”、“宽容”、“负责任”、“沟通”;中学生与大学生在某些消极的道德价值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2)中学生在生活体验方面选择“衣食无忧”、“平平常常”居多,“丰富多彩”居中,少数中学生选择了“空虚无聊”、“衣食困难”;中学生与大学生在生活体验方面不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但中学生更突出地体会到生活的平淡无奇;(3)中学生所持道德价值取向与其生活体验的关系大致呈现以下趋势:积极道德价值取向与消极的生活体验呈负相关,与积极的生活体验呈正相关;消极道德价值取向与消极生活体验呈正相关,与积极生活体验呈负相关。针对上述结论对目前教育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体验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体验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 、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的.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映.近年来,学生的体验问题引起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体验成为课程论和课程改革新的价值取向.贴进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关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改变传统教学过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传授的被动局面,强调直接经验(亲身体验)的价值和意义,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学生是学习…  相似文献   

7.
让教育研究走向生活体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本文认为,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也就是说,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在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叙事研究,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相似文献   

8.
<正>体验德育是针对知识德育的弊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德育教育。以体验理念为引领,全面、全程、深度地凸显体验的德育价值;以自然、社会、生活全方位的体验素材为引子,唤醒体验者的道德情感,促成体验者的反思性表达;通过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道德体验活动,达成体验者的意义建构和价值生成。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存在价值正受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感知能力的挑战。大学需重视大学体验以实践大学精神,通过适应社会发展、开发自身优势应对新的挑战。大学体验是指由大学教育活动引发,沉淀后留在记忆中的个人或集体的心理感受,分为认知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具有维系、教育和筛选的作用。大学管理者应通过合理设计大学活动、积极挖掘大学故事和努力营造校园环境构建良好的大学体验。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对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影响重大,要求教师合理组织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真实而贴切的体验和思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用生动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可开展朗读、说话、表演、讨论等活动,支持学生以参与式、动态化的方式学习,以丰富阅读体验;同时可将阅读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促进知识迁移.  相似文献   

11.
尤亮 《人民教育》2023,(2):69-70
<正>人的生命特性主要表现为完整性、自主性、独特性和意义性。无论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方式,还是评价手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指向人的生命特性。在内容设计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克服了许多课程忽略学生精神生命这一要素的弊端,将他们置于真实社会生活背景中,促进学生去理解、体验自身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以期能够从社会、文化等多元视角理解社会现象,积极体验和感悟人生意义,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这些都彰显了生命整体发展的教育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研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情境教学模式立足情与理的互动交融,强调价值引导与意义生成的统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性和真理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景、情、理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情境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情境体验"在学生生活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搭建起"桥梁",抽象原理与生活体验实现沟通,从而达到对原理的理解以及对原理所蕴涵的价值取向的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学习,体验教育也正是教学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新发展。实施"家庭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实施"校园岗位"体验,学会自我管理的本领;实施"社会生活"体验,感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价值;实施"大自然"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生活的情感;实施"学科间活动"体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合作能力。是实现体验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验教育,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班级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价值追求的道德体验,不仅是一种关系,还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的道德境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中,生态家园中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价值起点,旨在建立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交往关系;注重社会生活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共识,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关系的和谐;走进内心世界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本,通过人内心世界的道德体验而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教学实践,真正理解英语的内在价值,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体验英语的价值;只有课程内容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也只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就是生活,英语就在身边,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升华,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道德性何以可能——兼论艺术与道德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性价值是艺术的核心价值,但不是唯一价值,除此之外,艺术还具备认知、教化、情感体验等功能。艺术的道德性与审美性并不相悖,两者的关联在于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艺术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王静波 《新疆教育》2012,(20):210-210
美术体验教学,就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实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遵循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在法治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采取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场域,为学生提供体验支架,增强学生体验的生活性、适切性和融合性;通过设计任务性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性、生成性;通过组织评价,将提取意义和主体体验、学习成果关联起来,促进学生达成法治自觉、养成健全人格、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2013,(10):64-64
物理课堂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遵循课程标准要求,落实课程改革精神。从单纯的现象分析教学转向原理与现象关联教学,从而体现"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创造性地教育实践,无疑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基于此,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通过真实的行动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分析,探讨"体验日记"的应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