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在《山东教育》今年1、2月合刊上我读到了常丽华老师的一篇文章,名为《一本让你静静流泪的书》.写的是她引领学生读《一百条裙子》的经历和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4年第8期《内蒙古教育》有两篇文章值得比较一读:一篇是袁洁的《一个都不能少》(以下简称为《少》),一篇是《课堂上,出现两只燕子》(以下简称为《燕》)。  相似文献   

3.
在世纪之交读一本谈新世纪的书无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我们一边翻阅着王秀明、逯杰清先生任编委主任、吴端民先生主编的《21世纪的科技与人才》一书,一边海侃,每有所感,每有所得更是争相述说,不客气地说:这篇文章就是侃出来的。 读《21世纪的科技与人才》,自然使人想到风行一时的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未来的震荡》。那是80年代初思想解放高潮中的读物,没有生动的情节;没有感人的形象;没有生死;没有爱情,人们却读得津津有味。那种述说性、介绍性、论证性的话语从此在中华大地流行。当然,它们吸引人的本质力量在于其…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了一篇文章《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心中颇为温暖,想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苏轼有云:“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何出此言?因为这三篇文章皆为真情至性之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情文并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传诵不衰。下面拟将《陈情表》与《祭十二郎文》作一番比较,以使读者从中窥见一些写作抒情文字的写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09,(8):16-16
我是2008年读了《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后,开始关注《父母必读》的。那篇文章的作者提到在自己养育孩子时,从《父母必读》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适用年级】二年级。 一、单元主题总述 师:同学们,这一周我们读了《心灵花开》中第三主题“快乐成长”中的六篇文章:《快乐的球赛》《这样做,是对的》《我是男子汉》《蜗牛的奖杯》《大雁和鸭子》《做一片美的叶子》。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鸡蛋世界”》这篇文章既可以当作记叙文来读,又可以当作说明文来读。  相似文献   

9.
今天读了《山东教育》1008年7、8月舍刊的一篇文章《“老”教师哭了》,真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在发表我自己的看法之前,首先道一声:“老教师,您辛苦了!”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朱自清的《春》和许地山的《春底林野》是中国现代散文中描写春天的精品,几成绝唱。在通常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都是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但《春底林野》更适合于供读者鉴赏,尤其是上了年纪饱经世事的读者;而《春》更容易成为一种写作的楷模和范本,百读不厌。我们每次读《春》都会有一些新收获。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 一、自读。大胆自由讲收获 师:同学们,预习了《去年的树》这篇文章,你了解了什么? 自读了解估计: 1.了解到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很高兴今天学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丑小鸭》,另一篇是《伤仲永》。书中主人公丑小鸭和方仲永。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人生也有着不一样的结局,读之让我震憾,让我警醒。  相似文献   

13.
《读与写》杂志, 知识海洋受益多, 阳光照大地。  相似文献   

14.
雪泥鸿爪     
少年凭兴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走进书门,读大学和研究生也是狂乱地读小说、读细节。等到中年读数育书,读哲学书,才真正懂得咀嚼书的学理。朋友送我《传世藏书》120卷,读过的不多,赶紧读吧。读一本书经历一次生活拷问!  相似文献   

15.
《韩非子》中有《解老》、《喻老》各一篇。笔者认为:这两篇文章不出于一人之手;两篇文章不是韩非的作品;两篇文章的作者可能是西汉时期的黄老学者。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笔者刚巧读了2008年第6期《财经》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钟沛璋时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1982年至1987年任中宣部新闻局局长。这篇文章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论说文。学生看惯了记叙文,初次接触这样体裁的文章,一下子还真难以理解。预习课文后,我问学生读这篇文章的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读下去感到也不难,可还是不能理解整篇文章到底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18.
推敲     
这篇文章是马来西亚教材编写者根据夏丐尊、叶圣陶两位先生1934年合编的《文心》改编的。《文心》是一篇用故事的形式写给中学生看的关于语文知识的通俗读物。读这类文章,我们主要应该学习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关于写作的有关技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读完这篇文章,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浮现在我们面前:溶溶月色,田田荷叶,亭亭荷花。诗、情、画高度和谐地统一,读之如品美酒,愈品愈觉浓香醇郁,让人陶醉其中。  相似文献   

20.
曹旭 《新读写》2008,(5):53-53
首先,两篇文章题目都很好。 《秋思》是“在秋天里思念”的意思,这是从古典诗词中概括出来的,虽然前人用过,但仍然很凝练,很耐看;《读山》,则是现代流行组合,很新颖。以前一般说“看山”,不说“读山”;但对“读”字内涵活用的今天,大家喜欢用,社会上“读——”很流行,譬如“读你”、“读眼睛”,等等。此文的“读”,就是从《读你》这首歌名而来。不过,除了“读山”,还可以活用“品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