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在这个动态的结构中,虽然主体起着能动的主导作用,但是,没有客体就不会有任何反映,更谈不上真理的产生。客体是进人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关联的客观对象,它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属性,主要形式有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深入探究客体问题,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必需。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观点认为,客体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笔认为,客体并非一定是客观存在,主观存在也可以成为客体,如果把客体界定为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精神客体是什么?也是客观存在吗?如果说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在于它具有不依赖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属性的话,那就是用客体的对象性去说明了精神客体的客观性,但是,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并不来自其对象性,而是来自其对物质客体的依赖性上,如果没有物质客体作载体和承担,对不会有精神客体的存在,精神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主观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观点认为,客体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笔者认为,客体并非一定是客观存在,主观存在也可以成为客体。如果把客体界定为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精种客体是什么?也是客观存在吗?如果说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在于它具有不依赖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的话,那就是用客体的对象性去说明了精神客体的客观性。但是,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并不来自其对象性,而是来自其对物质客体的依赖性上,如果没有物质客体作载体和承担者,就不会有精神客体的存在。精神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主观性。  相似文献   

4.
价值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结构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现实的关系。价值又具有主体性,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有需要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主体的现实需要是价值的内在尺度,价值具有属人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学领域中.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教学价值即教学客体属性满足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我们研究教学价值的客体。这种实践活动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就构成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客体是实践活动结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具有对象性、多样性、拓展性和受动基础上的制约性的特点。执政实践活动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和实践主体的自主选择性的特点。现有的执政客体理论把人民群众、或是国家政权、或是社会事务作为执政实践的客体,存在着理论上的误解与偏颇。社会主义执政实践的指向对象应当是社会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7.
浅议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王云才在电大哲学教学中,在讲述实践活动时,常常提到主体和客体这对概念。但对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教材中涉及较少。学生对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过程,了解就更肤浅。现就实践活动中主...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价值价值问题是现代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我们赞同李德顺同志在《价值论——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一书中所表达的关于价值问题的意见和见解。主客体关系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基本关系。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它们的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项基本的活动形式:实践和认识。主客体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都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实践、认识的途径和方式来进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包括统一的两个方面: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即主体对客体规律的接受和服从;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即主体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客体,使客体为自己服务。前者为客体性内容;后者为主体性内容,即价值。故价值是客体及其属性在主体的实践—认识活动中所形成的为主体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主体和主观及其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令学生困惑的问题。主体是人,主观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主观具有主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价值性、被动性。主体和主观的关系重要表现为主观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通过主体和客体的协调达到主观展现自身、创造自身。  相似文献   

10.
教学 ,简单说就是通过师生双边的活动和相互作用 ,使学生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 ,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体力、品德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 ,教学具有两个基本功能 :一是使科学文化知识得以传递 ,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 ,以促进个体自身的完善。这两种功能都是通过个体与客观世界 ,也即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教学中的主体主要指学生 ,也包括教师。教学中的客体即教学内容 ,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必然联系 ,这种教学中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间构成了特定的价值关系。以往的教学比较强调去认识、改造…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育活动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活动是不同于教育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学概念,是解开教育领域中主体性发展之谜的一把钥匙、一个入口。教育活动具有对象性、目的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征。教育活动是由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构成的整体性藕合系统,在不同性质的活动中,有着不同的活动要素、结构、目的,建构着不同的主客体关系。教育活动有主——客体、主——主体和主体——自我三个互为条件的层面,在不同的层面上分别发展着主体的能动性、社会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指南,是推动实践不断深化和扩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提高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理性支持系统和化支持系统,科学实践精神所追求的不仅是自然客观性,而且更追求自然“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性”,这种内在的要求使科学增强了人性,从而沟通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反映出科学深化为化反映的体现。在人类实践、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科学越来越具有化的品格,科学是一种化过程,不仅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深层关系,而且揭示了思想与存在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主体性问题就是人在自己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主体性被包裹在客体性之中而发挥不足.作为农民的存在方式和实践形式,休闲可以满足农民的主体需要,实现农民的自由个性,发展农民的主体属性,实现农民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发展农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是一个具有主体一客体关系、主体一主体关系和主体一自身关系的三重结构,包含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活动、行为与操作之间的相互转化,外部活动的内化与内部活动的外化,以及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与师生之间的社会建构四种内部转换过程,由此形成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质以及教学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功能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5.
美的客观性问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如果仅仅局限在“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等对象性研究上,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美的客观性问题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客观性原则”的指导下;在诸如“老庄哲学”、“佛掸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各流派所隐含的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追问方式的辅助下,方能得到逐步“澄明”。所谓“美的规律”或者美的客观性,若从对象客体方面来讲,那就是指对象客体所“固有”的审美属性在恰当的审美关系、审美实践中“呈现”出来。若从主体方面来看,那就是指主体所“固有”的审美的“本质力量”在恰当的审美关系、审美实践中被“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个人意志的相互作用和民众意志的决定作用只是历史发展的表层动力;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构成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力;主体客体的相互作用和自然社会的决定作用才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从抽象角度出发总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将其具体化则容易得多,价值属性亦如此,从大量具体的价值现象出发,可以看出,价值既不是主体的孤立属性,也不是客体的孤立属性,而主客体以一定方式相互作用的表现的整体特性,具体的主体、客体、确定的主体目的与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四要素构成的价值关系整体,是价值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同质性、同构性与同一性,从根本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价值属性与客体工具属性、实然经验世界与应然超验世界、个体生命体验与社会理性认知的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以上三种特质不仅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的三重意蕴,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回归生活开辟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试论否定性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否定性幽默的特征及功能,认为否定性幽默的特征有三个方面,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采取否定态度;审美客体属于假、丑、恶的范畴;用对审美客体的否定来肯定审美主体的审美实践。本文重点阐述了否定性幽默的社会功能,即:诛伐丑恶,矫正谬误,教育作用,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客观性只是属于客观事物的,客观事物之外没有客观性,如真理、矛盾等。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客观性的不正确理解。因此,本文拟就客观性的含义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关于客观性的含义,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客观性范畴应有如下基本规定:第一,物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客观性的最终依据;第二,主体性不是主观的,它自身体现一种历史积淀的客观性;第三,客观性只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关系中;第四,客观性获得的基础是主体的实践;第五,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