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豫东农村,对父母的传统称谓多是“爹”、“大爷”、“叔”、“大儿”、“大大儿”、“伯”、“娘”、“大娘”、“婶儿”等。20世纪50年代“爸”“妈”称呼开始在豫东农村出现,80年代以后,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豫东对父母称谓及其变化可以看出,称谓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且富有地域色彩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奶娘     
萧笛 《大中专文苑》2011,(12):39-41
我有妈,还有娘。妈十月怀胎生了我,我叼着娘的奶头长大。妈在县剧团里唱二人转,生我的时候正红,怕奶我坏了身形,就到乡下找了娘来。  相似文献   

3.
妈妈娘     
钱国丹 《家庭教育》2007,(3S):42-42
“妈妈娘”是个称谓.这个称谓是我妹妹的创举。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过谁这么喊母亲的。我觉得这个叫法很好,新鲜、贴切、亲情浓浓、韵味十足,可是我一直就没能喊出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虹 《家教指南》2007,(10):56-58
乡下婆婆与城里媳妇不合2006年春节前,王学山跟妻子张洁说要把他妈接到城里来过年。他说:"我娘风湿病严重,乡下屋子冷,咱们搬新房了,让娘过来住吧。"  相似文献   

5.
《滨州学院学报》2021,(3):78-85
"三言"是明代重要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涉及内容广泛,人物众多,称谓词极具特点,具有重要的语言研究价值。对"三言"中的"老"类称谓词作穷尽式统计,从亲属类、拟亲属类、社会类、姓名类、詈称类等五方面对"老"类称谓词进行归纳分析。这类称谓词都是表示人物身份或关系的名词,"老"字在表达被称谓者年纪较长的同时,主要传达了尊敬、经验丰富等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海洋贸易者、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妈祖信俗文化是我国先民在千余年开拓海洋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瑰宝。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遗"项目的信俗类文化遗产。妈祖信仰从宋代产生至今,经历了一千多年长盛不衰,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快乐加油站     
<正>老爸老妈们的网名◎我爸:小畜生的爹。我妈:小畜生的娘。◎我妈:女饲养员。我爸:男饲养员。给我备注是猪。◎我爸:少年包工头。我妈:少女包租婆。◎我妈:臣妾做不到。我爸:朕知道了。◎我爸叫"海",他还让我改叫"海的女儿"。◎我爸姓吴我妈姓黄,我爸网名叫"吴黄万岁"。◎我妈是"清风",我大姨"狂风",我三姨"凉风",我表大姨"微风",我表二姨"徐风",我大舅"龙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姑妈 在汉语中,“娘”与“妈”一样,都是指母亲。有一初到中国学汉语的英国留学生,在校园里看上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女生。于是他给她写求爱信,但一时忘记“娘”怎么写了,便自作聪明,以“妈”代“娘”——“亲爱的姑妈……”  相似文献   

9.
由"姑娘"亦可指称"姑妈"这一问题,探究"姑""娘""妈""姑娘"以及"姑妈"等词的本义及演变发展义,并分别从共时和历时角度探究词汇在使用过程中词义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0.
众多方言词中的“娘”“妈”字,与词义无关,但辞书避释它们的来由。元曲含“娘”字的这类系列词,被误释为骂语。它们都是谐音隐实示虚,设难成趣的趣难词。趣难词是汉语独有而又是研究最薄弱的。本文从此机制探求70个趣难词中的“娘”“妈”字被隐蔽的理据。  相似文献   

11.
释“蟆”     
"蟆"是汉语中表示"蛙"义的最常用核心语素,由甲骨文中殷商汉语词"黽"的语音发展而来。"马、蚂、妈、麻、黽、巴、蚆、霸"是"蟆"的音同或音近字,它们是同源关系。"蟆"和"婆、母、乸"等虽然语音相近,但并不同源;后者为壮侗语族中的"母"发展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12.
加尤高山汉话名词的语缀分后缀和前缀,后缀有"子,崽、崽崽,头,娘、娘娘,婆,手,巴,佬,鬼,家,匠,师,夫,客"等,前缀有"老、阿"等。形容词语缀多为后缀,基本是双音节,且以重叠式为主,附着在单音节形容词后;前缀很少,一般表示程度深,包含"很"的意思。有些动词词根后加叠音后缀,具有强烈的形象色彩;这些动词多表示人的情态。量词语缀只有"子",且构词能力很弱。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社会领域各项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我国社会正逐步步入改革的“深水区”,各种利益矛盾日益显现,不同文化、不同思想观念相互交融、碰撞,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于尚处在成长阶段的广大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冲击着农村职业学校已有的德育教学体系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永新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16-118
会同方言的流摄一等字读音与效摄相同,在流摄的[u]、[a]、[ia]、[au]、[iau]、[u]、[iu]七个今读韵母中,流摄一等的文读音和流摄三等的主流读音[u]、[iu]有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重庆各区县方言调查,发现重庆方言各地区f、h混用情况不一,主要有五种不同的类型:晓组遇合一等字混入非组;非组字全部混入晓组字;非组字在拼读韵母[o]前混读为[x],晓组字在韵母[u]、介音[u]前混读为[f];晓组字在韵母[u]、介音[u]前混读为[f];晓组、非组字混读无明显规律。f、h混用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f、h听觉相似度比较高,受韵母u、介音u的影响,受地理、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浙江台州府城(临海城)周边方言,东南片杜桥的字音与府城区别较大:府城的阳平和阴上单字调分别是22和42,对应到杜桥单字调中,多念213;府城[c][c‘][ ][ ]声母字,杜桥大都念[t ][t ^4][dz[ ]声母;府城[t ][t ][d ]声母字,杜桥部分念[ts][ts][dz]声母;府城部分[o]韵字,杜桥念[u]韵;府城部分[e][Ф]韵字,杜桥念[e]韵;府城部分[Ф][ε]韵字,杜桥念[e]韵;府城部分[ ]韵字,杜桥念[u ]韵;府城[y ]韵字,杜桥读[i ]韵。  相似文献   

17.
中古的山摄韵包含了普通话的[an],[ian],[uan]和[yan]四个韵母,山摄在浙北吴语太湖片十市县的音变很有规律。它们的分化有四个类型。甲型:桐乡,海宁读为[ae]的,其它各县读为[ε];乙型,海宁读为[ε]的,其它各县读为[φ],[e],[γ],[ε];丙型;桐乡,海宁读为[iε]的,其它各县读为[iI],[ie],i],[yγ],[ye];丁型;普通话中的撮口呼韵母,桐乡,海宁读为[iε],其它各县读为[iφ],[yδ],[yγ],[iI],[i],[ie]。  相似文献   

18.
新立话是钦州市的一种重要方言。新立话的助词特点饶有特色,结构助词有:箇[ko42]、堵[tu24/tu33]、咁[kum24]、得[t□k4],主要对应普通话的结构助词"的、地、得";动态助词有"紧[k□n24]、住[t□hui42]、了[liu22]、齐[t□h□i33]、过[ku42]、□[h□24]"等,主要对应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按语气分,句式的特点与普通话一致,但使用的语气形式有差别;典型的复数助词的标志是"队[thui42/th口i42]"。  相似文献   

19.
秉塘话与玉林话的声韵调大部分相似.秉塘话属于粤语,并具有勾漏片粤语的主要特点: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的,不分平仄,绝大部分都读不送气清音;定、精母读【t】,透、清母读【th】;心母读【θ】(玉林读【l】)。但受周边方言的影响,秉塘话具有与玉林话显著的不同之处:端母字次浊化;从、邪母读【θ】;假开三读【ia】:辅音韵尾只有【nt】和【 k】套。秉塘话是在客家话和桂北平话等影响下发生较大变异的勾漏粤语.  相似文献   

20.
今陕北延川话具有与唐五代西北方音共同的一些音韵特征。如鼻音声母读[mb、nd、Ng],全浊声母读作送气清音,梗摄、宕摄阳声韵字读作阴声韵,咯、秦、灰三韵读[ai、uai],麻韵开口三等字韵母为[a、ia],支微入鱼等。这些特点在陕北的吴堡、清涧、延长以及关中渭北的韩城、合阳、大荔等地也均有所反映。因此,这些地方的读音比西安等地的方言更加接近唐五代西北方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