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浅层症状表现为融资管道梗塞,即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策融资三条渠道不畅所致。其深层病理源于企业内外的“三不”,但对“三不”的调整和改革不力,是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不能走出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故笔者开出“三管齐下”的药方,以期从根本上祛除中小企业融资难之病根。  相似文献   

2.
企业债券融资能冲减企业所得税税基,但不冲击企业股权结构,不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架构。“税盾”作用、“财务杠杆效应”、“合约安排”并称为债券融资的三大优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债券市场活跃,有力地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市场。但是,目前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冷落、低迷、萎缩,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着重从融资成本分析入手,解读企业债券,指出了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问题倍受关注。本文从企业、银行、信息等角度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进行了分析,引入了自偿性贸易融资的内涵,剖析了该融资途径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比较优势,从技术层面提出自偿性贸易融资是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良方。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融资理论及发达国家企业的融资实践,企业优序融资的模式是先内源融资,再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企业的融资模式与此截然相反,表现为: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非常低,外源融资比例远高于内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所占比重平均超过了50%。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依次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典型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也是近年来一度形成所谓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热”或“增发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认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即“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金融市场“信息非对称”理论是对“麦克米伦缺口”有关问题的系统论证。在金融体制中,“麦克米伦缺口”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市场失灵,具体为“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资本融资缺口”双缺口。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资金缺口,可以采取政策性融资、直接融资和以间接融资为主等措施来弥合“麦克米伦缺口”。  相似文献   

6.
与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无论是在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还是信贷支持方面,都存在劣势,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尤为凸显。区块链技术改变了小微企业融资双方的信息结构,为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中的数据存储、信息共享以及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等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基于此,探讨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引进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通过综合运用金融科技各种手段、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核心企业的经营系统与银行系统进行对接等措施,促进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扶持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特点及“融资难”的深层原因,进一步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模式进行探讨,最后指出,面对融资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小企业必须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方能谋求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深化西部投融资体制改革,应积极探索建设多元化的投融资新机制,重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提高企业间接融资效率。国家和东部应加大对西部的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偿力度,尽快建立金融信用制度,积极放开民间投资实业的领域限制,重视建设一流的、具有“忠诚守信”品德的高级金融人才队伍,把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推动西部投融资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融资面临诸多困难。解决的关键是要在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三者之间构建立体的市场经济关系。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培育自我积累能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寻找新的融资途径;银行应该区别信贷政策,改进贷款管理制度;政府则应逐步完善政策体系,重新审视“抓大放小”政策,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实行税收优惠,允许中小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融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江苏远东集团为例,通过三次改制,实现资本市场化运作,运用多种融资策略,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瓶颈”,以此提出民营企业融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国际化,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境外上市的方式实现国际化,是融入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重要路径。在直接上市、造壳上市和借壳上市三种境外上市方式中,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和股票市场低速使借壳上市正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的低成本方式。境外上市一方面可以开拓企业国际融资通道、搭建国际化生产经营平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强化公司治理、提升企业形象。然而,企业要妥善处理好“买点”与“卖点”、“挂牌”与“保牌”的关系.才能在境外上市之路上顺利行进。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结构有着特殊的治理功能。有什么样的融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公司治理结构。分析融资结构的“激励效应”、“信息传递效应”及“控制效应”,有利于我们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公司治理的“金融观”,即通过融资结构的优化实现公司治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政府干扰和内部人控制并存”,融资体制,国资管理体制,国有股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股权结构不规范,导致法人治理效率不高,要加快“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从企业融资入手,充分解决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进入企业方式的选择,证券市场和银行的监督机制形成,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机构和制衡体系的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经营”作为一个热门话题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所接受,而城市经营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可以说,离开资金,“城市经营”寸步难行。由此可见,融资对于城市经营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更多和更灵活的融资方式成为可能。企业或私人投资、共同基金融资、资产支持证券化等方式都突破了传统的政府凡事大包大揽的方式。这些投融资方式无疑会极大地促进城市的发展。文章介绍这几种融资方式,并试着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予以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条件应该是:资金供给主体拥有的资金量大,能够主动承担较大风险,并且注重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不是“过去和现在”,其动力当然是中小企业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巨大增值。国外已广泛存在的天使投资(Angle Invest)就是这样一种为中小企业融资量体裁制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专利申请量存在显著的赋能效应,细分来看,数字金融对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结构性”赋能效应,其主要对低端专利申请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校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信贷错配”问题,其对非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显现出更强的赋能效果。机制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在“量”上拓宽融资渠道,纾解信贷融资困境,进而赋能企业科技创新。因此,当前应进一步加大数字金融供给侧改革,增强其普惠性,破解信贷融资约束困境,赋能企业核心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背景下,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其影响机制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相比于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小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数字经济和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如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本结构对企业中股权和负债的治理具有深刻的影响。从融资方式入手是实现治理结构优化的根本。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的现状从债权和股权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发挥债权人的“相机性控制”、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明确公司的产权关系、采用更为灵活的表决权机制等措施来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以加强其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除采用银行贷款这一单一的融资渠道外,愈来愈多地采用复杂而巧妙方式来融通资金.特别是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以表外业务为主的金融工具创新浪潮,这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上大多不需反映,故而称之为“表外融资”.表外融资作为一种积极、灵活的融资渠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本课题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表外融资方式为研究内容,为今后企业开展表外融资这一融资方式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起步时,天生就面临着“缺钱”的困境.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资金问题就极为明显,企业越发展,缺钱的压力就越大,这几乎是普遍现象.为改变企业目前窘境,往往想到的是企业融资.本文就从企业常出现资金流问题、企业融资等方面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