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虞集著述考     
虞集是元代著名的诗文大家,据《元史》之《虞集传》所言,其平生为文万篇,可惜所存者仅为十之二三.虞集文集之编定,自其在世时已始,如李本等所编之《道园学古录》即应为经虞集审定之本.现知存元代亥刻本者,即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道园遗稿》、《伯生诗续编》、《翰林珠玉》五种,明清两朝也多有翻刻本.此外,明代至民国也多有名家重编或选编虞集文集.以下即就元代至民国所编选的虞集文集作简要的梳理,并钩沉其现存版本及收藏情况. 一、道园学古录 文集共五十卷,分《在朝稿》(20卷)、《应制稿》(5卷)、《归田稿》(18卷)、《方外稿》(6卷)四编,诸篇皆收各体诗文,其中诗稿又别称《芝亭永言》.黄滔序文称为虞集亲定文集,但虞集门人李本跋则言,此书为元至正(1341)十一月李本与虞集幼子虞翁归及同门之友共同编辑,元至正年间杨椿所撰《道园遗稿序》也言为虞翁归及虞集门人所编. 李本与虞集交游甚密,虞集有《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答李本(伯宗)录诗》等相酬,由此可知李本应是虞集编写的重要参与者.但《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中序文"至元庚辰冬,临川李伯宗、黄仲律来访山中,拾残槁于敝箧,得粗可属读者二百余篇而录之,赋此以谢"及诗句"天人理一非无学,内外篇分岂自讹?只恐玄经终寂寞,空烦弥月驻山阿"等,强调李本所编文集收文二百余入篇,并分来内外篇看,似所编并非《学古录》.  相似文献   

2.
《西湖七月半》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著名作品,收在他的《陶庵梦忆》里。张岱的散文,继承了公安派、竟陵派之长,又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格调清越,描写生动,造句新奇。祁豸佳在为张岱的《西湖梦寻》所写的序中说:“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西湖七月半》只有五百零几个字。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接连用了二十五个“看”字,很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詹安泰是从韩师走出去的“岭南词宗”,其执教韩师12年,从一名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教师成长为一方“名士”,并走向中山大学教授席,其中有多种因缘聚合在。唯其执教韩师期间经历,以往所编年谱既失之简单,又不乏谬误之处。今以韩师所存各种校刊为依据,结合詹安泰《鹪鹩巢诗》《无庵词》及同时人笔记、诗文作品等,特制成此年谱。  相似文献   

4.
汤斌 ( 1 62 7- 1 689) ,字孔伯 ,晚号潜庵 ,睢州 (今河南睢县 )人 ,自幼发奋苦读 ,潜心经学 ,康熙十七年 ( 1 679)授韩林院侍讲 ,成为皇太子的教师。康熙二十五年( 1 687)授礼部尚书 ,管詹事府事 ,翌年改授工部尚书。此外还担任《明史》总裁宫。有《洛学篇》、《潜庵遗稿》行世。汤斌的哲学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 ,他继承了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 ,认为“程朱为吾儒之正宗” ,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格物致知”说。他认为 :“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 ,致知之知即所先后之知 ,即知止有定之知。格致诚 ,正所以正身。”物就是正心 ,而正人心在于崇经术…  相似文献   

5.
《唐代丛书》编者辩邹泽钧《唐代丛书》与《唐人说荟》这两部丛书究竟是什么关系?编者又究竟是谁?经查有关工具书,共有以下三种解说:(一)认为同书异名,为清山阴陈莲塘所编的有;1.《古书同名异称举要》,张雪庵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1版。“唐代丛书”...  相似文献   

6.
《十咏图》为张先 82岁即宋熙宁五年 (10 72 )集其父张维生前所咏自爱诗十首衍生创作而成的一幅绢画 ,取景湖州名胜之一的南园。这幅宋代古画珍品是国宝 ,也是地道的湖州文物。周密《齐东野语》有张先《十咏图》及藏于其家的记载 ,以后流出 ,后又为清宫珍藏 ,复又从宫中流出。 1995年才为故宫博物馆从拍卖会上买回而予收藏。此画可确证张维系张先之父 ,而张维一生未宦。知湖州的太守孙觉为之序 ,由此画而论述人生及文人在世的各种问题 ,提出个人观点。湖州人、学者陈振孙为此画所作之跋 ,进行多项考证 ,推崇张维、张先父子“皆耄期 ,流风雅韵” ,“可谓吾乡衣冠之盛事” ,称赞张维之诗“清丽闲雅” ,此《十咏图》价值如同珙璧。张维的《十咏诗》、张先的《十咏图》、孙觉序和陈振孙跋于后人尤其于湖州人 ,皆有史学、文学和地方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史记》列传之编次问题,自司马贞始论之,其所疑者,在西南夷之安置,其他编章之顺序则未尝提及。然其所疑,千百载下,莫得其解。《太史公自序》自本纪以迄列传之缘由,详叙其始末,可以为一说。然所言乃概述著作内容,于承先启后之要素,未能提及,故论之者众,亦难释其疑。审司马迁于《太史公自序》中所言,与《序卦》体例相同,在世家中亦可见司马迁曾读《序卦》,故其序言或受《序卦》之影响。《序卦》将《周易》六十四卦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并在其间通过意义的引申排比,作为今本《周易》卦序之导言,于六十四卦之了解,有莫大帮助。司马迁作自序,其体例与《序卦》同,皆是以陈一篇之旨,故其编次顺序,亦可由列传诸篇中得之。遍览七十篇列传,顺序似无固定法则,然自时间编排看,而得其要旨;复审其文,则可以知太史公当有编排之内在理路,而非"随得随编"。故于七十列传中,寻其连续之因,以申相继之理,得知在时序之外,或有以学风近似而相续之;或有事迹同类则串连之;或有处事相涉便贯通之;或有地域相近似故序列之。是皆可以见史公编排之妙趣,文中析七十篇,以察编次之理,试考史公之旨,以成一说。  相似文献   

8.
《十咏图》为张先82岁即宋熙宁五年(1072)集其父张维生前所咏自爱诗十首衍生创作而成的一幅娟画,取景湖州名胜之一的南园。这幅宋代古画珍品是国宝,也是地道的湖州评议物。周密《齐东野语》有张先《十咏图》及藏于其它的记载,以后流出,后又为清宫珍藏,复又从宫中流出。1995年才为故宫博物馆从拍卖会上买回而予收藏。此画右桷证张维系张先之父、而张维一生未宦。知湖州的太守孙觉为之序,由此画而论述人生及文人在世的各种问题,提出个人观点。湖州人、学者陈振孙为此画所作之跋,进行多项考证,推崇张维、张先父子“耄期,流风雅韵”,可谓呈乡衣冠之盛事”,称赞张维之诗“清丽闲雅”,此《十咏图》价值如同珙璧。张维的《十咏诗》、张先的《十咏图》、孙觉序和陈振孙跋于后人尤其于湖州人,皆有史学、文学和地方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笔者研读宋籍有年,于《宋史》所究尤多.对于此书中的一些讹误,除前贤世哲所指出者之外,又陆续发现不少颇堪校证之处.此前刊梓过几篇拙文,令不揣孤陋,再择若干条目,略作考究校证,兼与宋代文史研究者共识.以下依《宋史》卷次分列而缕述之.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冬 ,收到韩明祥同志函 ,嘱为所编校之戴名世《忧庵集》作序。《忧庵集》为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之戴氏遗作手稿 ,90年代初 ,有黄山书社点校本行世 ,点校者学识浅陋 ,讹误、遗漏、妄改、破句 ,触处可见。明祥同志系当年为安博收购此稿者 ,深感不安 ,于是重加编校 ,用意深远 ,因而于今年初写一序文复之。后明祥同志以所作之编校稿与戴氏手稿复印本见寄 ,又韩自强同志作《黄山书社本〈忧庵集〉勘误表》亦同时寄来。手稿为行草体 ,又多残损 ,辨识费力 ,于是依据手稿复印本分别加以是正、补充 ,而后展然可观。曩者余编定《戴名世集》 ,其后于石…  相似文献   

11.
柳永的《雨霖铃》词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为历来人们所喜爱与欣赏的写离情别绪的典范之作。而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是千古为人广为传诵的名句,甚至有人以此作为代表柳词的特色,宋泽元《忏花庵丛书》本《类编草堂诗余》卷五杨升庵批云:“此词只是‘酒醒何处’二句千古脍炙人口……。”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和哥三复、三接号称为“柳氏三绝”。他在仁宗时(1034年)应试中进士。因其写的《鹤冲天》词里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相似文献   

12.
《渔夫的故事》是一九七七年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课文,编者在注释中说明此课文“节选自《天方夜谈》”,“有删节”。《天方夜谈》通译为《天方夜谭》,本名《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七、一九五八年出版了一个三卷集的选译本(纳训译),书名为《一千零一夜》。一九七七年这个三卷本又重版发行。看了中译本,就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不是一般地“有删节”,在文字上差不多是重写了。特别是在故事的结尾方面,也用“节选”和“删节”之名,把故事  相似文献   

13.
压卷     
"压卷"一词,即"最佳之作"。权威的工具书,均作如是解,如《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这自是无疑义的。但是,此词尚别有一义,即"第一篇",则还不见有拈出的。所以有时候,即令是文史专家,也有因不明其义而误用的。如陶敏、李一飞合著的《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提及元好问编的《唐诗鼓吹》说:"首列柳宗元、刘禹锡、许浑,而以南唐入宋之徐铉压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127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这部书的原名,有几种说法:一、原名《世说新书》。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曰:“《世说》之名,肇于刘向,其书已亡,故义庆所集名《世说新书》。”二、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已编有《世说》,后人则增字以别之。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七。三、原名即叫《世说新语》,《世说》是其省称,《世说新书》是其别称。见周本淳《〈世说新语〉原名考略》,载《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三辑。据几部史书所载,《南史·刘义庆传》、《隋书·经籍志》及新旧《唐书·经籍志》都称此书为《世  相似文献   

15.
魏连科先生编的《汉书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79年版)给《汉书》和西汉史的研究带来很多方便,但也有些疏失,张如元先生有《〈汉书人名索引〉疏误考辨》(载《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辑)、《〈汉书人名索引〉错误举例》(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二文有重叠之处),马斗全先生有《〈汉书人名索引〉订误十四则)(载《文献》1992年第1期),订正了《索引》的许多疏失。我在使用《索引》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读马先生的文章时,又发现有两则恐怕是马先生之误,在此分别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766—779)出现了一大批诗人,其诗歌内容和风格相近,形成了一个有影响的流派,人称“大历十才子”。但“十才子”实指哪十个人,是否包括李益等,早有争论,因试为“别解”。 “大历十才子”的称号及人名,最早见于《极玄集》。这是稍后于“十才子”的姚合所编的一个唐诗选本。姚合在李端名下注云:“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氵韦)、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集中选了李端、耿(氵韦)、卢纶、  相似文献   

17.
刘天和是湖北麻城人,明代名臣,饱学鸿儒。其学识渊博,善治水利,精于诗文,通于史志,亦达于医药,故其著述甚富。有文献载刘天和"著《陶节庵伤寒六法》《幼科类萃》《经念良方》",网上有关资料亦如是。以李经纬、庄树藩所编辞书及有关史料为准进行查考,证得《陶节庵伤寒六法》为明代医家陶节庵所编,刘天和校注并刻印,《幼科类萃》为明代儿科医家王銮所撰,刘天和刻印,唯《经念(验)良方》乃刘天和为解民疾苦,宦游时留心医药、搜集医方、精选医书撰成,且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18.
张岱(公元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仕。他继“公安”、“竞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然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者。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是其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这篇山水小品,仅一百多字,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笔墨精炼高超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9.
成伯玙的《毛诗指说》,是唐代有影响的《诗经》研究专著之一,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之前,为唐代后期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该书说: 凡书四篇。一曰《兴述》:明先王陈诗观风之旨,孔子删诗正雅之由。二曰《解说》:先释诗义,而风、雅、颂次之,《周南》又次之,诂传、序又次之,篇章又次之,后妃又次之,终以《鹊巢》、《驺虞》。大略举《周南》一篇,隐括论列,引申以及其余。三曰《传受》:备详齐、鲁、毛、韩四家授受世次,及后儒训释源流。四曰《文体》:凡三百篇中句法之长短、篇章之多寡、措辞之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细致的史实考察与文本分析,重新发现了周桂笙译文集《新庵谐译初编》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大价值。首先,该书上卷收录的《一千零一夜》与《渔者》两篇译文均译自阿拉伯文学经典《一千零一夜》,且均为首次译成中文。其次,该书下卷收录的15篇译文中至少有11篇译自《格林童话》,且均是首次译为中文。因此,该译者及其作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