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是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因此,教师应在课前预习中积极关注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关于“预习”的精辟论述,虽距今时日久远,但仍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其基本观点和具体做法,对当前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明确预习的根本意义
  叶老关于“预习”的论述,集中体现在《精读指导举隅》《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两篇文章中。叶老认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自然就会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于让他们自己动天君……”这些论述,讲的都是关于预习的意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效率,所以,许多语文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都有课前预习的要求,但学生的完  相似文献   

4.
王贞虎 《辽宁教育》2014,(10):90-91
叶圣陶关于“预习”的精辟论述,虽距今时日久远,但仍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其基本观点和具体做法,对当前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明确预习的根本意义叶老关于“预习”的论述,集中体现在《精读指导举隅》《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两篇文章中。叶老认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自然就会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于让他们自己动天君……”这些论述,讲的都是关于预习的意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而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养成其课前预习的习惯,正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初步地理解新课内容,了解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检阅自己哪里懂了、哪里还有疑问,这样带着疑问去听课,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也会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地预设课堂.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虽然也会在作业环节布置预习任务,却没有将预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就导致学生们在预习过程中感到茫然,他们往往敷衍了事地读一两遍就算了事,导致课前预习起不到任何效果.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6.
我市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基础过关,当堂达标".如今中考化学改为60分,课时的减少,学生更加不重视化学的学习.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记住该记住的知识,理解要理解的知识,并能灵活的运用.则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并适当将学习时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是当务之急.而有效的课前预习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7.
<正>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益、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课堂。1.提高课前预习的高效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查阅工具书等方法,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学生预习质量。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前预习引导,让学生学会利用一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做到合理预习并提高预习效率,可以活跃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分类预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不同的预习方式,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于课文的理解;通过分层预习,让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前预习中使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取得成就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孙莹 《华章》2011,(24)
面对文言文教学给学生造成的学习"苦难",让教师们感到"痛心".根据自己教学经历总结了一套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之前教师乏味的文言文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预习使其了解当堂重难点,预习新知,当堂理解,感受新知,夯实旧知.并且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化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掌握并积累,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令学生学以致用,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如何将预习落到实处.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句读能力以及理解文本能力.通过积累的过程掌握必要的知识,培养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得能力.勤奋的练习使文言文的学习做到勤能补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预习对于学习而言,是极为关键的环节,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认真的预习。学生只有通过预习充分感知课文,课堂上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更深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更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完成预习任务,并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是在新课改下构建"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一、转变思想,重视预习1.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岳文莉 《现代教学》2014,(11):63-6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养成以下几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对教师的提问反应迟钝,原因是课前预习出了问题。他们对课文内容不熟悉,上课时理解不了,跟不上进度,自然也就不敢发表意见。可见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很重要。因此,学完每节新课后,我都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思考预习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初中科学的课前预习存在着预习形式化、填空式预习、增加学生负担等问题,提出基于学生前概念的有效课前预习策略:通过知识课前预习,搭桥"已知"和"未知";通过实验课前预习,体验"动手"与"动脑";通过设置预习学案中的问题,鼓励"思考"与"质疑"。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把已知的前概念和未知的发展区连接起来,真正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一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而当下多数老师的预习作业总是千篇一律,学生又只能是机械、枯燥无味地应付任务。笔者认为,课前预习应该与兴趣相结合,只有让学生乐学,预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以便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为创设活泼、生动、创新的课堂平台提供了可能.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奏响"预习"这个课堂教学精彩的"前奏"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课前预习作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注重课前预习,往往可以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障碍性预习,各个击破障碍性预习是指在课前预习时,先勾画出课文中不认识、不熟悉的字词、难以理解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对文本中的重点字词义和背景知识方面的障碍进行各个击破,以理清词语读音,理顺课文句子。在日常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效率,所以,许多语文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都有课前预习的要求,但学生的完成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敷衍了事,有的却收获不小。那怎样的  相似文献   

18.
张琼 《时代教育》2012,(12):133+15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我学习。有许多老师在小学阶段并不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去预习也不晚。其实不然,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孔子云":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9.
课前预习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的重要阵地。同时,预习也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前预习,有的学生理解了知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却一知半解;还有的可能一无所知,这是正常的现象。教师了解了学生预习情况后,在教学中会做到心中有数,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学会学习的基本途径是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主预习实践研究》课题组在研究的第一阶段总结出"五步预习法"作为有效预习的基本策略;在第二阶段提炼出以使用预习本或预习学案为物质载体的预习操作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