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其中提到:广泛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目的是通过广泛地开展全民性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实施对象是全国人民,重点是青少年和儿童。而学校体育教学的对象正是青少年儿童这个群体,肩负着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其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教学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在体育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全民健身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并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常熟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增加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供给,来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常熟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的现状是:需求欲望比较高,需求能力比较低;需求内容多样化,相应的健身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需求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应的体育健身服务还存在诸多欠缺。满足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对策是增加居民收入,增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能力;加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增加体育健身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体育必将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和善度休闲时间的主要手段,它对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建立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最近调查情况看,我市城市社区(以下简称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场地、设备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社区体育组织机构的缺失等问题,严重地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社区体育的开展,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格格不入。该文认为.只有建立学区体育,整合现有体育资源,实现全社会体育资源共享,才能有效地发展社区体育。  相似文献   

5.
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是全民族的事业,是国家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制定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学校体育是这两个战略的结合部和基础。它既要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从根本上增强国民体质,又要适应我国体育运动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需要,培养未来的优秀体育人才。体育能力是实现体育功能的基础。学生的体育能力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过程来实现的。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的要…  相似文献   

6.
全民健身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国民体质的必要途径。文章阐明了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与关键,城市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学校体育作为与社会的衔接点,相对于社区体育来说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以学校为依托,以社区体育为开展全民健身的主阵地,是全民健身良好开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赵景艳 《云南教育》2010,(13):48-48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其宗旨在于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全民健身计划要求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现代体育教学观要求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体育教学既要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发展,还要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体育基础。  相似文献   

8.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近,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体育强国的实现是通过全民体育的共同发展来完成的.目前我国体育设施有近70%在学校,要实现体育强国梦,离不开学校体育主客观条件的参与和支持.政府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一直受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因素的制约.这种社区群众健身设施"不足"而学校体育资源"闲置"的结构性矛盾急待我们解决.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呼和浩特市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和社区全民健身资源的现状,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和《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的规定,研究和制定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整合的实施方案和对策,解决全民健身资源短缺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的实施提供依据,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社会体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产物,发展社区体育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能有效改善吉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开展状况,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意识,积极提高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素质水平等建议,促进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加强社区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整合功能,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吉林省居民的健康素质,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18,(3):61-65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黄河三角洲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现状,发现存在全民健身服务距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基层体育组织不健全、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不完善、公共财政的投入有待加强、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多规合一",增强其强制执行的力度,以"管办分离"为契机,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轮"并转的运作模式。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加大健身指导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学健身水平;加快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全民健身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青少年体育健康服务体系;"一市一品",打造黄河三角洲全民健身服务特色名片等策略,以期进一步发展黄河三角洲全民健身事业,更好满足人民体育健身需求,助力健康山东建设。  相似文献   

11.
阳光体育运动是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行为,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全民族身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对阜新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2011级、2012级高职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经分析得出2012年阜新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及格水平。其中反映呼吸系统机能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成绩最好;耐力素质项目成绩不容乐观,特别是1000米跑(男)和800米跑(女)优秀率不足5%。总体评价2012级学生体质状况较2010级、2011级学生有差距,其原因与缺乏体育锻炼关系密切。应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自觉参加体育健身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是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目标定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培养模式需要改革、成长环境有待优化、境界能力亟待提升。基本对策是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支持系统,主要包括:(1)凝聚共识,创建青年教师成长的新型模式;(2)完善机制,优化青年教师成长的文化环境;(3)导师引领,构建校本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态旅游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实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的最佳路径。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社区的参与,将当地居民作为合作者,使之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参与,并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在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中受益。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支持社区的发展,才能实现对当地以及整个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体育舞蹈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机抽取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6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20周的体育舞蹈锻炼,对其锻炼前后进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体育舞蹈锻炼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且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焦虑”等项因子的健康水平异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选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384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2.6%的农民对本村健身工程的选址表示满意.农村的器材数量比较匮乏,在经费筹集上,多采取村政府、社会、个人多方投资.45.2%的行政村专门对农民健身工程制定了管理制度;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知晓程度普遍偏低.农民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有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篮球、足球、健身舞蹈等;河南省农村居民有53.2%认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分必要”,有部分农民认为健身工程是“形象工程”.根据以上调查结论,提出全面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群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发展重点,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当前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利于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本文以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目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发展群众体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的“体教结合”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与高水平专业运动队、专业机构(体育俱乐部)联姻,促进体育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其无论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增强体育工作的亮点和提升层次,还是对于促进竞技体育融合文化教育,提高运动员学生的文化修养,都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基于“体教结合”的高素质运动员学生培育实践,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运动优势潜质专业化开发与培育、注重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纲要编制与有效落实、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制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和谐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其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课内外体育活动为基础,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导,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贵州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具体问题,阐述体育运动参与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依据,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研究中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