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时空》2010,(10):48-48
巧粘玻璃杯 实验材料: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几张湿纸、干纸片,火柴。 实验方法:找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和几张浸湿的纸。在一个玻璃杯中投入一张燃烧着的纸片,趁火势旺时,用湿纸盖在杯口上,再迅速把另一只杯子的杯口与这只杯口对准,稍稍用力压紧。  相似文献   

2.
1 杯子相连大气压力的作用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空玻璃杯,在一个玻璃杯中点燃一小截蜡烛,杯口上盖一张潮湿的纸,然后把另一个杯子覆盖在上面.几秒钟后,火熄灭了,这时奇迹出现了:两个玻璃杯紧紧合在一起了,只要拿起上面的一个杯子,下面的一个也会被提起来.  相似文献   

3.
做好实验,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感知大气压力是上好这一课的关键,教学中,我们有两点做法是成功的: 1.课文里的第一个实验是这样说的:“拿一只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纸板会掉下来吗?”  相似文献   

4.
《大气压力》一课中用一只玻璃杯装满水,将一块纸板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的实验,纸板太厚,实验会失败;纸板太薄,杯口有水,杯中无水,纸板也会被“粘”着不会掉下来。总之,让学生把这个实验的事实同“大气压力”联系起  相似文献   

5.
1 杯子相连大气压力的作用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空玻璃杯 ,在一个玻璃杯中点燃一小截蜡烛 ,杯口上盖一张潮湿的纸 ,然后把另一个杯子覆盖在上面。几秒钟后 ,火熄灭了 ,这时奇迹出现了 :两个玻璃杯紧紧合在一起了 ,只要拿起上面的一个杯子 ,下面的一个也会被提起来。这是为什么 ?原来吸水纸是透气的 ,烛火把两个杯子中的氧气消耗完后才熄灭。在覆盖吸水纸之前就有一部分膨胀了的气体跑掉了。在烛焰熄灭和气体冷却之后 ,两个杯中气压比杯外低得多 ,于是杯外大气压就使两个杯子紧紧地连在一起了。2 硬币跳舞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空汽水瓶…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五册中《空气占据空间》一课,实验2中的部分实验设计我认为应当改一改。实验2中有三个小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把一团纸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猜一猜,纸团会不会湿?把杯子提出水面看一看。这个小实验的编者意图是:杯底的纸不会湿,从而让学生初步领悟杯子内有空气占据着空间,水进不去,所以纸团才不会湿。但实际结果往往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杯底的纸团是湿的。原因是学生在把杯子提出水面时,让空气跑了出来。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空气在杯子口尚未拿出水面时跑出来,这种情况学生能看到水泡是从杯子中…  相似文献   

7.
对于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自 然》第五册中《空气占据空间》一 课,我在经过多次教学后发现, 实验2中的部分实验设计应当 改一改。 实验2中有三个小实验。第 一个实验是:“把一团纸紧紧塞 在玻璃杯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 入水底,猜一猜,纸团会不会湿? 把杯子提出水面看一看。”我认 为编者的意图是:演示杯底的纸 团不会湿,从而让学生初步领悟 杯子内有空气占据着空间,水进 不去,所以纸团才不会湿。但在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实验结果并 不像编者想象的那样。班里有近 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实验时,杯底  相似文献   

8.
黄樱桃番“懒惰”的硬币准备:一个玻璃杯,一张卡片,一枚硬币。操作:把卡片放在玻璃杯上,再把硬币放在卡片中间,你能不碰硬币,就使硬币直接掉进玻璃杯里吗?沿水平方向稍用力弹一下卡片就能做到。结论:这是因为硬币有惯性的缘故,在它没受到外力时,仍要保持原来状态,所以卡片被弹走,以至它失去“支持”,就掉进了玻璃杯里。杯子戏法准备:一杯水,一张纸。操作:在一张桌子上,铺上一张纸,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纸上,如图所示。你猛地沿水平将纸抽走,杯子会怎样?结论:杯子仍会原地不动。这是因为杯子有惯性的缘故,它在未收到外…  相似文献   

9.
在用“玻玻杯盛水倒置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时,若用一略大于玻璃杯口的薄玻璃片代替厚纸片,则演示效果更好。其优点是:①用玻璃片盖盛满水的杯子时,易于发现玻璃片与水之问是否留有气泡,使实验易做成功。②用厚纸片演示,某些学生误认为纸片是被水沾住的。改用玻璃片演示时,玻璃杯稍稍倾斜,玻璃片则在杯口下滑功而  相似文献   

10.
下面是我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教学片断。师:把一张纸塞入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口向下,直立着插入水中,杯子内的纸会浸湿吗?请大家不妨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再动手做一做,看看你的猜想和实验的结果是不是相同。  相似文献   

11.
郭倩 《下一代》2014,(11):45-46
实验材料:水盆一个,玻璃杯两个。实验步骤:1,把一只玻璃杯A放在水盆里,灌满水。然后把玻璃杯口朝下向上提。注意杯口不要露出水面。这时杯子里仍然满装着水。这是因为水面上有每平方厘米1公斤压力的缘故。这一压力把杯子里的水压上去,实际上它可以支撑1个10米高的水柱。2.再把第二只玻璃杯B,杯口朝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因为B杯中空气的压力比外面空气的压力还大。  相似文献   

12.
别样的声音     
在三年级自然《空气占据空间》的课堂上,学生分小组在做教材上的实验:把一团纸紧紧地塞在玻璃杯的底部,将玻璃杯倒立着压入水底,然后把杯子提出来(杯子不能倾斜),可以发现纸团未湿,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让乒乓球自己在两个躺倒的杯子之间来回跳,不用手碰,只须吹气就可以了,你相信么?来和我一起做做看吧! 让我们准备同样大小的玻璃杯2个(当然要比乒乓球大了),乒乓球1个(如图1)。然后将两个玻璃杯口对口地平放在桌上,两个杯口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一)原实验现行小学中高年级《自然》第一册第三课“怎样认识物体——空气”中有一个实验:小林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别人清楚地看到,他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空气“倒”进第二个杯子里,又从第二个杯子倒回第一个杯子里。你试着想办法做一做。现具体介绍如下:实验目的:将甲杯中的空气“倒”入乙杯中,再倒回甲杯中。实验器材:玻璃杯两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天,我从书上看到一则有趣的实验:在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不会掉下来。我看完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垫板怎么不会掉下来呢?难道水有魔力,这不可能吧?疑惑是找不出真正的答案的,倒不如自己来做一次实验,也可让自己显显身手。我来到厨房,照书上说的先找材料——一个玻璃杯和一个塑料垫板。材料备齐,可以开工了。我先把玻璃杯盛满清水,将塑料垫板覆盖在杯口上,用手  相似文献   

16.
“一位参赛教师拿着一个盛了半杯水的透明圆柱形玻璃杯走进教室,上课了,该教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下面的评委老师和学生都很惊诧,怎么公开课上老师还喝水?正当人们惊诧时,老师把杯子放平,说:“同学们,看看我杯子里的水平面什么形状?”学生说:“圆形.”老师把杯子倾斜,“现在水面是什么形状?”学生说:“椭圆.”至此,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讲椭圆,而且椭圆是用倾斜的平面  相似文献   

17.
弱智儿童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须强调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实物教学以它丰富多彩、灵活生动的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对直观演示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 ,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有个正确的理解。教《空气》这课时 ,我是这样利用实物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学生找空气 ,我先肯定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但它看不见、摸不着 ,不容易被发现。组织学生先来做等几个实验 ,找一找它在哪里。实验一 拿一只“空”玻璃杯 ,让学生观察杯里装了什么东西 ,有些学生说 :“杯子里面什么也没有 ,是空的。”我把“空”玻璃杯倒扣在水槽里。让学生观察到玻璃杯一…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最近观摩了两节“替换策略”的研讨课,两位教师对其中“相差关系”的替换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教学处理,引发了笔者的进一步思考. 案例一: 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两种杯子,1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分别是多少毫升?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的含义后,让学生在练习纸上把替换的过程画出来,并根据示意图列式计算.而后,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纸,并说明做法,教师引导学生对替换过程展开回顾反思.  相似文献   

19.
小实验两则     
一盆水、一个玻璃杯、一块手帕麟盆翔黝杯子里的手帕设有被打湿主要与空气有关。其实,阵了手帕外,杯子里还充满了我们看不兄的空气。当杯子垂直插入水中时,空气压力会阻止水面往杯中上升,所以手帕就不会被水打湿了。一盐水、两个玻唱杯、一张硬纸片(大丁一杯口薛盆翔黝纸片  相似文献   

20.
周保红 《甘肃教育》2001,(11):28-28
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科学实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要注意科学性,操作要规范,不能弄虚作假,要重视对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教育。如一位教师上《大气压力实验》时,他用一只玻璃杯集满水,将一块硬纸板浸湿后盖住杯口,再用手按住硬纸板把杯子倒过来,不料松开手时,纸板掉了下来,实验没有成功。这是由于杯中还有空气,这时教师就不能过早地给出“大气具有压力”这样的结论,而应及时检查仪器及操作过程等,重新实验,直到实验成功。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当手松开后纸板不再掉下来,表明大气对纸板有向上的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