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圣严法师大力提倡的"观音法门"是理解其行愿和法鼓事业的核心。法师曾多次谈到,"法鼓山是个观音道场",并确立了"大悲心起"的法鼓山理念。法师个人的求学修行及弘法事业过程中,受益于"观音法门"颇多,他提倡切实可行的"观音法门"修行方法和次第。进而,他更强调学习观音菩萨"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平等救济的慈悲情怀。其"观音法门"思想是打开自我奥秘的钥匙,也是沟通自我与他人的桥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诗心与佛心     
诗心之所以通于佛心者,一是始于喜悦,即超越功利;二是止于智慧,即看破放下;三是慈悲,即人文关怀;四是金刚怒目,即诗可以怨。此外,传统诗歌的方法也是通于禅的。依奥登之说,"欢愉之辞"可以帮助我们更能欣赏人生,"穷苦之言"则帮助我们承担人生的痛苦,这是一块金币的两面,缺一而不可。所以陶渊明说"欣慨交心",弘一法师说"悲欣交集",王蒙说"泪尽则喜"。  相似文献   

3.
许地山的《缀网劳蛛》是一篇概念化色彩很浓的小说,它要说明的是关于人生态度问题,其基本观念是"蜘蛛哲学"。"蜘蛛哲学"是一种由多种宗教观念综合而成的人生观念,包括苦难观念、坦然与沉静的态度、命运问题、慈悲与博爱、超脱、感化、宽恕、信仰、坚忍等宗教概念。这是一种综合了佛教、基督教、道教、道家、儒家、墨家等思想的新型宗教精神,是许地山谋求诸教沟通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佛教是一种至善慈悲的宗教,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特色。慈悲理念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理念,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当中。探讨佛学的慈悲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罗杰·奇灵沃思心灵的发展阐述了霍桑所表达的宗教意识,认为霍桑对"善"与"恶"的评价视角是含混的,充满了矛盾的他既将"恶"的起因归咎于清教对人性的扼杀又戴着清教主义的有色眼镜,对旧的道德观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认同.霍桑宗教意识的矛盾性与其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艺术的心"是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阐述"艺术的心"含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它的三个基本特征——绝缘、同情、慈悲,指出"艺术的心"是审美之心、道德之心、宗教之心三者的融合,然后梳理了"艺术的心"的理论渊源,并将其放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总体背景中探讨它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朱山坡的小说创作强调精神高度,在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精神归宿是其小说的一大核心主题。他用近乎宗教的慈悲情怀,予以底层乡民们温暖和关爱,并书写他们心中的理想和憧憬、彼此关爱的温暖。本文用李泽厚"情本体"理论,从"以情作为人生归宿""以情成就天地境界"来分析朱山坡小说的独特情怀。  相似文献   

8.
星云大师的《释迦牟尼佛传》、《十大弟子传》、《玉琳国师传》等3部人物传记文学,创作素材丰富而广博,它们既源于佛经典籍又加入民间的逸闻趣事.据此3部文学中相关的佛典依据,可以看到星云大师既有史家的严谨、佛家的慈悲,又有文学家的创造力;佛教人物传记的抒写既尊重历史的真实,淡化神异色彩,又达到以文弘法,事理圆融的效果.进而领略星云大师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的创作宗旨.  相似文献   

9.
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伦理的内涵和化定位具有特定性。在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伦理价值系统中占主流地位的是以儒教伦理为主导的中华传统宗教伦理价值观。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伦理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构成是:孝亲、慈悲、善恶、宽容、诚信、勤俭等。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红字》出发,分析了霍桑在《红字》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指出实际上是包含了某些隐秘的意义,展示的是霍桑对所处时代认识的困惑;他对宗教的虚伪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但却走不出他思想上的困惑.他认为人生都有"恶",人的一切罪行皆来源于内心的"恶","恶"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唯有死,才是真正摆脱"恶"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11.
引入宗教意义上的"原罪"概念并且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指出乔叶《认罪书》"平庸之恶"概念外的人性之恶,揭示在文革中犯下错误却不认罪的一行人对自己行为解释的诡辩性。对"文革中的人性之恶和暴行、罪恶是否具有复制性"这一问题提出见解,指出小说中忏悔的浅层表达问题,最后通过对小说主人公金金人物形象不断变化的分析指出人物在人性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朝鲜族作家阿纳托利·金小说中的魔怪形象主要可划分为妖怪和魔鬼两种类型。作家从希腊神话、《圣经》、俄罗斯多神教及民间神话、童话故事等汲取素材,与现实背景相结合,赋予这些神奇的形象浓郁的哲理意味。其早期创作中的妖怪意象与民族历史和社会现实紧密融合,表现邪恶、人性的堕落及人的异化等问题。中期创作中的魔鬼反叛上帝,使人性堕落而背离神性,虽是"恶"的化身,却并不完全拒绝善。阿纳托利·金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一个从描摹恶的存在转向思索恶的根源的过程,意在以宗教救赎祛恶扬善。  相似文献   

13.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小说中描写了两类人物形象:"被欺凌与被损害的"和"恶的强者"。第一类人物生活在社会底层,安于守己,却整日受着来自"恶的强者"的压迫;第二类人物在社会中享有特权,可以主宰他人的人生。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塑造这两类人物形象,试图寻找处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出路,批判了当时流行于社会的"拿破仑主义",最终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宗教救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是印度佛教伦理同儒家伦理相结合的一种宗教伦理,主要地倡导了平等观、克己观、慈悲利他观等观念,在现代生活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诗心与佛心     
诗心之所以通于佛心者,一是始于喜悦,即超越功利;二是止于智慧,即看破放下;三是慈悲,即人文关怀;四是金刚怒目,即诗可以怨。此外,传统诗歌的方法也是通于禅的。依奥登之说,"欢愉之辞"可以帮助我们更能欣赏人生,"穷苦之言"则帮助我们承担人生的痛苦,这是一块金币的两面,缺一而不可。所以陶渊明说"欣慨交心",弘一法师说"悲欣交集",王蒙说"泪尽则喜"。  相似文献   

16.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战后有名的哲理小说家,她把严肃的道德思考与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和图解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在她的小说中,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善"、"恶"、"宗教"等类型的人物频繁出现,因此对她小说中的类型化人物作一分析,对于全面把握其创作意图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路内小说中有一种拷问人性的力量,他将脑中漫长而又残酷的故事,写成了一部有关死亡的《慈悲》。死亡具有三个特性,即不可替代性、不可逆转性和不可经验性。人性最珍贵的一面,可以用死亡进行分解。《慈悲》字里行间的态度审慎又虔诚,将父辈的苦难呈现给读者,纵向描绘出苯酚厂的工人水生几十年的血泪史。生存处境由时代背景左右,但也可能与疾病、平庸的恶等因素相关。截取小说中三个死亡事件,兼及与《慈悲》相勾连的其他含有死亡的作品,可分析出路内新作中渴望表达的反抗死亡与心存善意这两种生死观。  相似文献   

18.
对于《豳风·鸱鸮》一诗中"鸱鸮"之所指历来有不同看法。《毛传》以"鸱鸮"为"鸋鴂",视作起兴;《郑笺》将其解释为形似黄雀的"巧妇",喻指周公属臣之先臣。魏晋之后,认为鸱鸮是"恶声之鸟"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或以其喻流言者,或以其喻武庚。然而,根据现代考古学成果,鸱鸮从原始时代起即作为一种宗教图腾受到先民的崇拜,一直延续到夏商时期。因此鸱鸮实为具有一种宗教性质和神秘色彩的"神鸟",而非"巧鸟"或"恶鸟"。从这一点出发,诗中"鸱鸮"极有可能指"天",而非一个具体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易卜生早期诗剧《培尔·金特》主人公培尔.金特走的是一条宗教救赎之路,是宗教道善力量与反宗教的罪恶力量的冲突之路,在他身上善最终战胜了恶,他最终得到了宗教救赎。其宗教救赎之路包括三个阶段:青年培尔——对宗教的向往与逃避、中年培尔——对宗教的放弃和重拾、老年培尔——皈依宗教得到救赎。易卜生的人性探索主题在此得到生动与具体的体现。这部在早期诗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其中期社会问题剧和晚期象征主义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天台宗教派的历史渊源出发,用吏实理出了五台山天台宗的发展与兴盛,多是得力于河南籍的天台宗高僧的弘法论道,二者之问相互吸收,最终大大推动了五台山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