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如何引导全国高校分类发展,解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单一化的发展目标的矛盾,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类型划分,是高校定位及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治本之法,一是转变观念,二是推向市场;治标之法,一是分类评估,二是政府协调。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类型划分是我国高校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其分类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定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政府管理政策和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也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样,高校类型划分关系着民办高校的定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民办高校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和优势,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分类标准是指用来区分高校性质、任务、能级的准则和参照系,是用于判断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定性化尺度;高校分类指标是指在分类标准基础上用于测量或反映高校性质、任务、能级及发展现状的数量指征。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应当从输入、多元的视角来设计。本文尝试从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成份、教师队伍、经济(地理)区域、宏观管理等八个维度,来设计中国高校的多元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分类评估是当前我国高校评估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分类评估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制定分类标准,对高校进行类型和层次的定位。但当前我国高校分类定位存在诸多问题,如借鉴国际分类标准的科学化和本土化问题,国内分类方法还不够科学系统以及高校分类定位的动态发展的本质等,都表明当前我国实施分类评估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5.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多样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高校的类型多样与评估指标体系单一的矛盾将无助于高校的分类发展。要实现我国高校的分类发展,应根据高校的类型特征,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类评估。  相似文献   

6.
高校分类标准,作为分类尺度,是高校类质与类量的直接统一;作为分类根据,是高校类同一与类差别的统一。高校资产所有权一级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收费调控权二级分类标准、高校管辖权一级分类标准、学位授予权一级、二级分类标准、重点学科三级分类标准、科研成果一级分类标准,是具有这两种统一的高校分类标准,并组成中国高校分类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中国高校分类体系,有利于政府促进高校在多方面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工科大学分类方法,即以社会服务产出类型为分类依据,综合考虑高校三大职能的产出要素,以要素聚合法产生不同的工科大学类型,为解决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以及切实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类型的分析,认为把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两种相对应的类型是不科学的,给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应建立新的分类标准,形成多轨式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分类,从而实现分类指导、分类发展是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教育部直属和地方共建的94所高校的分类研究来探讨高等学校的分类标准,进而引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分类标准,作为分类尺度,是高校类质与类量的直接统一;作为分类根据,是高校类同一与类差别的统一.具有这两种统一的高校分类标准,是高校资产所有权一级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收费调控权二级分类标准、高校管辖权一级分类标准、学位授予权一级、二级分类标准、重点学科三级分类标准、科研成果一级分类标准.依据由这些标准组成的高校分类标准体系而建立的中国高校分类体系,有利于政府促进高校在多方面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增加了适龄青年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在入学机会均等问题上也发生了一些转变:人们从关注一般高等教育机构教育机会的分配转向关注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教育机会的分配。研究新视角、新重点的改变体现了对现实的把握,但实质上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正确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找到一条合理的路径是稳定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逐步向普及化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经费总量持续增长。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启动,学生数量大量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来说又显不足。本通过对我国1991~2002年教育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的相关分析。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三的线性预测模型,通过检验,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量作了预测,发现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教育经费筹措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两种课程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困扰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文章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两种主流课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两种课程模式的概念、对职业能力的理解、理论框架和课程开发技术几个维度,比较研究了两种课程模式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为高职院校在课程模式的选择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美高等教育机构都经历了一个分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两国的分类实践与理论中,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一致的地方表现在两国的分类都体现了“重学术”的价值取向,分类的标准都呈现出一元化的特点,各种分类理论中,按能级划分的层级分类最受人们的关注。不同的地方表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带有明显的行政性,分类的理论滞后于实践等方面。今天,随着高等教育机构的日益多样化,要求建立一个多维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变迁70年,大致经历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建立(1949~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1978~2011年)以及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为旨归(2012至今)三个阶段。从70年的治理变迁中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征,主要体现为: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政府政策始终发挥主导作用、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制度框架始终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这些相关治理制度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形成、确立、完善和定型,并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根本制度。同时,在这70年中,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在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学术权力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等三个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未来,在国家治理视域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应着重考虑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面对这些成就,不少学者主张高等教育目前应当采取适度发展的方针。但是本文拟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差距、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办高校的发展存在空间等方面来论证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要超常规发展,并针对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体的可行之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蔡青 《高教论坛》2002,(2):25-27
本文阐述了在教育改革中 ,进行产学合作教育 ,深入开展学校与社会(企业)的紧密联系 ,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促进西部经济及实施西部创新教育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学费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费采用两种不同的定价方式,公办高校执行成本补偿,根据学生培养成本来合理分担比例,民办高校实行全成本定价。不同类型的高校提供了不同形态的教育服务,相同类型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不同,它们的学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的教育服务质量与学费水平倒挂。在公办高校系统内部,专业教育学费水平差异不显著,价格信号作用不明显,不利于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高校专业和教育结构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选择下,政府应该放松管制,让公办学校学费进行自主定价,使公办高校学费定价方式逐步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相似文献   

19.
杜威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影响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已有许多研究,但其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其实,从近代中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教学制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其管理者等方面考察分析发现,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全面认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对把握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覃壮才 《教育学报》2005,1(2):57-64
为更好地发挥公立高等学校的作用,需要进一步配置法人权利结构,引进法人治理概念,完善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各权利主体在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的权利配置和权利运行机制。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基本模型包括:确立高校法人的公共利益目标;配置好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举办权利和经营权利之间的权利机制;完善法人外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政府管理权、公众监督权、投资权利和利益相关权利;强化对高校法人内部权利主体的权利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