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今天来的茶客,想探讨“下水作文”,这本不是一个新话题,而且在本掌柜看来,也不应该有什么争议:老师写“下水作文”难道有什么不好吗?本掌柜小时候就最喜欢读老师写的文章——当然,那年月,我读的老师的文章多半是以大字报形式贴出来的“认罪”、“检查”之类。但即便是那种文字,也让我感到亲切。在孩子的心里,老师写的文字总是最有“可读性”的。但今天的茶客居然就此争论了起来。这是好事。因为争论,我们对这个问题便有了重新的思考,且思考得会更深入更全面。所以本茶馆“惟恐天下不乱”,最喜欢思想者们“吵架”了。现在,让我们听听这一群茶客围绕“下水作文”又“吵”出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课下与学生闲谈,当问及他们对什么课感兴趣、对什么课不感兴趣时,一个心直口快的男同学说:“我们最讨厌班会课。”另一个同学接过话茬补充:“我们的班主任总是把学生一周来的缺点悄悄地记在她的‘帐本’上,等到班会课上一个一个地清算,不是批评这个,就是指责那个……”班会,是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上好班会课,对于培养良好班风、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有很大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活动,大致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订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这样四个阶段。各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一、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探究性语文学习活动的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先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因此,探究的主题设计要注重来自学生的问题。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第一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第二学段),“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三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第四学段)。这为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张试卷,总是传递一种情景、一种模式,后面的教学者,总是尽可能让学生“熟悉”“浸润”这种情景模式,以便促进探讨并指导学生发现考试与教学的内部联系,因为考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什么。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幺,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案例背景:随着二胎妈妈的增多,班内的孩子对于大肚子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每当聊到大肚子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有很多话可以聊。孩子们总是有很多憧憬和幻想,幻想着有一天自己大肚子的样子,有的孩子会摸摸自己的肚子:咦.我怎么不是大肚子?怎么样才会变成大肚子?大肚子里的宝宝是怎么样的?趁着这个特殊时期,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开展了活动“大肚子怀孕记”。在活动的前期,我们开展了集体教学“宝宝的由来”,孩子们颇为激动。我们也给孩子们看了相关视频和宣传画,为孩子们后期“怀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于学习的理解,我总是问自己: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教了之后对学生又有什么用呢?一次次的思索引领着我对教学有了更高的追求,即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珍视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知情权”;又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帮助学生思考知识背后是否有道理存在。因此,我们不仅要读通教材,更要读懂教材,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相似文献   

7.
减负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使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从事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减负省下来的时间不是不让学生承受任何“负担” ,而是代之以培养学生在“做人”、“做事”、“创新”等方面的素质 ,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中主动求得真实的成长和发展。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形成状态下 ,充满着多方面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 ,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潜能。对青少年来说 ,这是个十分珍贵而自己却又未能全然知晓的时期。这就需要教师能珍视这些生命 ,让学生懂得童年、少年时期对于个体一生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积极主动地获得全面的发展 ,不…  相似文献   

8.
“兴趣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创设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及感兴趣的写作环境,改革机械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放胆作文。我初步尝试了“兴趣作文”教学。特别是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写,在写中玩,得到了他们的欢迎,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发挥特长 画画作文 所谓画画作文,就是先画画,再用语言把所画的景物描述出来。孩子们作画过程中也在整理着思路和线索,因此,画画对于开拓写作思路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准备和辅助活动,先画,再说,后写,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写什么”的困难。我带学生外出浏览时,总是先带他们把整个景点参观一遍,再让学生选择一处他们感兴趣的地方,仔细观察,想好自己要画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数学的“再创造”学游泳的最好方法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那么这种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上行不行得通呢?国际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他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提出 :“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为此 ,弗赖登塔尔提出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思想。什么是“再创造”呢?就是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 ,而不是生吞活剥的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里的“创造”指的是主观意义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创造。“再创造”数学学习有两个最突出…  相似文献   

11.
方海莲 《江苏教育》2007,(12):21-23
思考的含义是什么?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想”。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内化理论提出:思考是一种活动。这个活动依循个人的内在语言来进行,并通过学生的经验活动而发展。我国对思考的定义是从思维学角度作出解释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表达:“思考是指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思考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现在大部分数学教师的结尾语言过于程式化,总是老一套:“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大家都学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质疑的过程.为了设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行将结束时,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慎终如始”,精心设计出一个“言犹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结束语,给学生以启发、引导,让他们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主动去求索知识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正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听到以下抱怨:“几乎每堂课都有一部分学生走神。”“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愿动脑思考。”“课堂上举手的总是那几个人。”……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从学入手,为高效课堂奠基,势在必行。“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如何解读教材”等,很多专家或理论书籍都对此进行了详  相似文献   

14.
师 :(语气平和 ,如同对话 )这几天为这节教学探索课我着实苦恼了一番 ,想来想去不知讲什么好 ,这就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齐声应和 ,情绪饱满 )”。可现在我站在这里 ,感觉很幸福 ,因为我已经是“成竹———在胸 (学生再次齐答 ,精神振作 )”。就在昨天乘车回家的路上 ,我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有了 ,不是让进行教学探索吗 ?今儿就结合同学们的作文 ,我们来个———作文探索 (转身板书并与学生齐读 )。探索什么 ?近日 ,有两位同学的作文先使我深受感动 ,继而发现了两个问题 ,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今天 ,我们就一起讨论探索这两个问…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改变教师的角色,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课,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不要让实验成了我们化学课堂的“漂亮外衣”。  相似文献   

16.
许多“精品”课,向我们展示了设计者精心的设计和执教者精彩的“表演”艺术,一切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展开,这样的课是好课吗?这样的课能迸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吗?我们平时的家常课,大家也都非常强调备课,课上大多把预案当作一成不变的方案,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场情形。其实,我也并不是说我们非得盼望课上发生点什么意外。至少,教师的眼中应有“人”,应有学生。教师应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而不是自己独霸的场地。应还课堂一点生气,给课堂一点灵气。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一、从教材内容中生成…  相似文献   

17.
“选择式”讲读法是指教每篇课文时,不是从头到尾地讲读,而是有选择地讲读。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地方是关键,就从哪里开始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一课一讲”,“一课一得”,把大量时间省出来让学生自读、自练、自学。“选择式”讲读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解题入手。譬如教《黄山奇石》一课抓住中心词“奇”。启发学生:“奇”是什么意思?“奇石”又怎么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想想黄山的石头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学起于思,此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说过:“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暴露思维过程,使学生会思考数学学习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探索过程,这种探索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有旋涡,有暗礁。因此,教学中应暴露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他燃烧。“学生应该是发光的灯,而不是存储燃料的瓶。”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要让知识成为学生独立思考的果实。于是在课堂中,我常常把思考的时间充分留给他们,让他们去思考、探究、交流,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下面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片段:师:(出示57+28)这道题,用口算方法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同桌同学说一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交谈、激烈的讨论声,不一会儿,许多学生…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其认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所谓“兴趣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创设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及感兴趣的写作环境。一改机械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放胆文。我初步尝试了“兴趣作文”教学,特别是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写、写中玩,得到他们的欢迎,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