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政治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这些理论思考为有效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
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定、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以及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着许多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暴力恐怖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建立和健全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监测和预警社会稳定,对准确认识和掌握西部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态势,采取必要应对策略是极其必要的。保持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还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加强社会建设,培育积极的社会政治心理,改进政府管理,及时并正确地处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3.
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维护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是我国中亚、南亚以及东南亚地缘政治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在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之下,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面临诸多挑战和威胁。应对这些挑战与威胁,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思路在于通过西部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来巩固并提升政府的合法性。当务之急还是要更新思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以及采取恰当的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中,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作用,分析了西部高等学校及人才资源状况,并据此提出了有关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设想,以期在西部大开发中,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由此带来了社会力量的分化和社会变迁,也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在西部民族地区社会整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的各个历史阶段都能够制定出适宜的措施和发展党的组织网络体系,使得社会各种不均衡力量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保障了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五十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西部地区,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殊的经济生活、历史渊源、地理环境、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造就了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政治心理.西部民族地区的传统政治心理与现代政治心理杂糅在一起,对西部地区的政治发展产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传统政治心理中的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部民主政治的发展,影响了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实现传统政治心理的现代化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政治系统论视角下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政治体系是研究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着力点,民族政治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乎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在民族政治体系内部相关构成要素之间,民族政治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在支持性输入、要求性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等环节上的积极作用,能够保证民族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民族政治体系运行过程的有序性,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这一研究框架对现阶段如何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是冷战结束后多民族国家凸显的重要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面临许多悖论,它对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地区的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宁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有许多政策措施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9.
当前西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西部义务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维护边疆政治和社会稳定及民族团.结等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但财政投入不足一直是阻碍西部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本文从西部财政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现实出发,论证了当前西部财政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政治疏远心理是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心理动因。保持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必须将政治参与制度化,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并坚决打击极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同时,培育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1.
民族是人类的一种群体分类。民族认同心理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它包括民族认知、民族心态、民族意识以及民族信仰,民族认同心理因其具有的强大聚合力仍是一种人们普遍重视的"政治资源",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然而,民族认同心理也是一柄双刃剑,进步的力量利用它,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反动势力利用它则可以制造分裂、破坏团结、危及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维护社会稳定一直是教育的价值诉求,维护稳定是现代高校功能的内在规定性。高校维稳功能的实现,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稳定提供思想保障;须加强学术、职业素养的培育,为社会稳定提供智力支持;须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和谐的个体,为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认同是国家合法性的基石,加强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使国家认同强于或优于民族认同,是维护边疆安定、国家统一的必由之路.国家认同根源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客观的社会关系,因此国家持续不断地推动经济发展,并使国民分享经济发展的福利应是国家认同建设的基础.社会保障制度因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可以加强国民的经济福利认同,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西方理论中,中产阶级对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是"稳定器""平衡轮"。当代中国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中产阶层的主要群体,肩负着"用思想来守护民族"的使命,同时其政治思想稳定必然关系到社会秩序稳定。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是分析社会科学问题之钥,以此为理论依据,从中西方社会稳定多元理论、知识分子的涵义和缺点入手,分析知识分子对社会稳定如何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处在现代转型阶段的中国,不对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就会面临巨大风险。目前,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尤为重要。河北省地处京畿要地,社会问题更容易引发国家层面的不稳定,同时在社会管理机制的运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态,才能破解社会问题、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同是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它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有利于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认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民族和谐、地区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临潭万人拔河这一民俗活动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很好的折射了文化认同和民族和谐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社会稳定是国家建设发展的保障,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保障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任务,也是公安工作的最终目的。警民关系是政群关系在社会上最直接的反映,体现着国家的执政状况、民主程度和文明进程,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阐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思想现状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提出为了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应始终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作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武器;加强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了解中国国情,关注社会,关爱民生,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发展,西北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不可避免地出现阶层分化现象。这种分化带给社会稳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挑战。将构建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阶层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是应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阶层分化对社会稳定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