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新权 《阅读与鉴赏》2008,(1):33-33,32
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造成他这种悲剧的原因不只是封建科举制度,更有封建社会那种世态人情。在小说中,生活在孔乙己周围的人物对他非但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无一例外对他有一种悲凉的冷漠,这种冷漠的世情也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孔乙己》主题的理解,多年来都是侧重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参书都是这么提的。如2001年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第五册“预习提示”有这样的说法:“《孔乙己》揭出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而2004年人教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的阅读提示是这么说的:“一个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一个‘苦人’和弱者,在当时的社会有怎样的命运?这篇小说透过一个少年的眼光,给我们展示了晚清世风图的一角,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涵着深沉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3.
朱强  郑园林 《考试周刊》2014,(16):25-26
<正>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从微观的角度写了一个下层知识分子遭受践踏、凌辱,完全失掉人的尊严,最后被社会吃掉的悲剧。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善良、儒雅,却善良得迂腐、儒雅得可怜。许多人认为孔乙己的死是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笔者认为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固然有弊端,但是把孔乙己的死因完全归咎于封建科举制度有些不妥,笔者认为对孔乙己的死负最大责任的应是他自己。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固然对一个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最短的一篇,也是作者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作者用寥寥数页的简洁凝练的笔墨,勾勒出现实生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丰富的主题意蕴。然而,对《孔乙己》的主题解读,几乎形成定论的是:《孔乙己》是与《范进中举》一样,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是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的批判。然而,简单地将小说的主题归结为封建科举制度对...  相似文献   

5.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作品。《孔乙己》的不朽,在于成功地型造了一个偷生于贫穷、冷漠与嬉笑之中备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封建思想毒害而至死不悟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孔乙己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如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师,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在中学语文课本《孔乙己》一文中,鲁迅成功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教学之余,反思社会,今天我们的社会也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孔乙己,其中一种,就是把学生育成了孔乙己。这样的例子很多,举一个最新的版本:王远。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吴敬梓小说《范进中举》的学习,我们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既思考范进中举的艰难、中举后的发疯及其胡屠户等人的不同表现,更思考中国的科举制度,思考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以及中国科举制度给不同的读书人所带来的不同效应。面对封建文人截然不同的结局,重新审视中国的科举制度,带给我们的是无法抹去的深深的震撼。  相似文献   

8.
范进和孔乙己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两个读书人。范进中举后居然欢喜疯了,孔乙己再穷也不肯脱掉又脏又破的长衫,这一切在学生看来只感到滑稽好笑。然而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去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理智地认识和批判那罪恶的封建社会和腐朽的科举制度,并从感情上憎恶那庸俗、丑陋的官场生活和人情世态。我们可以运用对照比较的方法,在分析范进和孔乙己时,详细分析其所处的人环境,以增强学生对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 ,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己”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 ,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 ,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 ,我只想运用换位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 ?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 ,他要在这小小的咸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孔乙己生存的社会 ,“长衫”与“短衣”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孔乙己既然科举失落 ,就不能够与长衫为伍。可…  相似文献   

10.
孔乙己悲剧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奴役下的一个牺牲品。那么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呢?总的来说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具体的说,有如下几点: 第一,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对孔乙己的戕害。科举制度使读书人死读经书,追求功名利禄。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犹如  相似文献   

11.
<正>在鲁迅先生众多的小说作品中,《孔乙己》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漠,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作为多年来一直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一篇传统课文,"大家作风"在文章中随处可见。不必说,小说主题的深刻:小说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也不必说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鲜明;也不必说运用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却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笑”犹如调料,“笑”出了世俗的冷漠,“笑”出了“我”对孔乙己的喜爱,“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笑”出了科举制度的毒害,“笑”出了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我从“笑”字人手,设计了问题链,进行教学预设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我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上的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整堂课的构思是这样的:在初步通读课文的前提下,我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是怎样死的?”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归结于:孔乙己的死原因是多方面的,丁举人的毒打、群众的冷漠无情(其突出表现“笑”)、自己的麻木,再就是科举制度对他的抛弃,造成了孔乙己的最终死亡。进而引申到孔乙己的“死”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社会造成的。整堂课的板书如下:丁举人死自己科举群众打弃木笑一堂课下来,总体来看,还是很成功的。特别是这一板书,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大家普遍认为这个…  相似文献   

14.
《孔乙己》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复杂性格和悲惨的一生。这篇小说自发表至今已有89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不少人依然认定:“孔乙己的悲剧告诉人们,是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小说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性。”因此,这里就有一个对小说主题的再认定问题。孙伏园先生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一文中说,《孔乙己》深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大概少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小学教材必选的一篇课文。解读这篇课文大概不会有什么困难——文字上没有障碍,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好像也没有什么疑难。这是经典的作品,似乎已经有了经典的、标准的诠释。起码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小说愤怒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这是共识,没有异议。然而,孔乙己不是官二代,也非富二代,读书求出路之外似乎也  相似文献   

16.
长期来多数评论都认为<孔乙己>的主题是"控诉科举制度的罪恶".虽然有的文章也提到群众精神状态的问题,但大都视为一种背景描写而一笔带过.对<孔乙己>主题思想的这种评价显然和作品实际不尽相符.孔乙己无疑是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一味追求功名,只会"之乎者也",不懂任何营生.屡试不第,生活无着,形同乞丐,最后终于在生活的逼迫和丁举人之流的摧残下悲惨地死去了.这当然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揭露和遣责,也只是<孔乙己>主题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不是主要的.从小说的实质看,主要是通过人物在封建统治下的不幸遭遇和真实而常见的生活画面,暴露出孔乙己本人及周围群众冷漠麻木、不知觉悟的精神状态;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无情揭露、抨击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三、《孔乙己》的不朽之处   我们过去常常总结《孔乙己》的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或者更进一步地延伸来说,科举制度吃了人.但事实上《孔乙己》所包含的内涵比这个要丰富得多,不仅仅是针对科举制度,而是针对以鲁镇为代表的整个中国生活的环境.我到绍兴去,看到咸亨酒店门前高大的孔乙己的青铜塑像,面色平和,甚至还带一点笑意地"笑迎四方客",我是觉得满滑稽的.因为孔乙己绝对不是绍兴--如果就把鲁镇直接认同为绍兴--的光荣或骄傲,相反,他应该是这个地方的一个耻辱的标记.为什么说是耻辱的标记?因为实际上就是这个环境把孔乙己"吃"掉了.……  相似文献   

18.
《孔乙己》一文中的衬托艺术●廖艳琼《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一颗瑰丽璀璨的明珠。它的魅人之处,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于漪老师说得好: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作...  相似文献   

19.
在欣赏小说作品时,可以将几篇作品联系起来,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进行一些归纳比较,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比如本单元中《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就具有很多可比性。就思想内容而言,两篇小说都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前者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科举制吃人的本质,刻画了一群麻木和冷漠的人们;后者以范进的侥幸成功,写尽世态,中举后的范进为即将到来的功名富贵而迷狂,其实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们是  相似文献   

20.
《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写的一篇力作,小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主人公孔乙己一生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在教学中,我运用对比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