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观察和思考,体验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可是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地观察和分析这些物理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新课标》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我在教学设计时增加了课前体验活动。比如,在教学“静摩擦力”前,我要求学生观察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磨面机转动的现象,认真研究主动轮、从动轮上某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轮子转动方向的关系,认真思考两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并写出报告。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写出各种报告:有的学生认为主动轮与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都…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简析本课教材是在整数基础上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由于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加上分数与整我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讲有很大差异,分数概念又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因此过材是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的含义,给学生建立几分之一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见分之几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三个: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放各部分的名称。2.借助直观议示、保…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一次有幸现场观摩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课上学生多次断句破句的结巴朗读,让贾老师不得不停下来指导,让本该如行云流水般的课堂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课后,贾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朗读问题。贾老师的博文《老于的忧虑》("老于"——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中再次提到了这个令前辈们忧心忡忡的问题:"一次和于老的会面交谈,于老一见到我就激动地说,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  相似文献   

4.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校已经大面积展开,但在课堂上我也遇到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课堂的噪音有增无减,我必须提高嗓门才能使学生安静下来。不过这样也只能维持几分钟,接下来即使我大声喊,我的声音完全被噪音吞没,也无法让他们停下来。一堂课下来,我们都筋疲力尽。一天,我的课又在这样吵吵闹闹中结束了。下课后我一直琢磨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节课一开始,我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让几个学生谈谈对上节课的感受。学生都说“太吵了”!“那噪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追问。学生开始在下面小声议论,很快就变成大声相互指责。这时我大声叫停并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对于“非正式群体”这个词,以前一直很陌生。但一年前几个学生让我开始了解了什么是“非正式群体”。事情是这样的:在新学年开始的一次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当我正专心为大家讲解理论知识时,发现上节课被我不点名批评的几位同学自己不听讲,还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我马上停下来征求这几个同学的意见:“老师讲得你们听得懂吗?”“老师,我想玩游戏!”话音刚落,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子明,那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接着,其他几个同学也不约而同地大嚷到:“对!我们要玩游戏!玩游戏!”教室里顿时一片喧哗。“咱们学完今天…  相似文献   

6.
笔者一次有幸现场观摩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课上学生多次断句破句的结巴朗读,让贾老师不得不停下来指导,让本该如行云流水般的课堂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课后,贾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朗读问题。贾老师的博文《老于的忧虑》("老于"——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中再次提到了这个令前辈们忧心忡忡的问题:"一次和于老的会面交谈,于老一见到我就激动地说,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言语间表达了他对当前学生的朗读现状的忧虑。  相似文献   

7.
一那还是70年代初。一位听过我课的老师大惑不解地问:"于老师,学生每次自由朗读课文时,您是怎样让学生嘎然而止的呢?您可是连一次‘请停下来’也没说呀!"我笑笑说:"不知您注意没有,学生读书的时候我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8.
尽在不言中     
(一) 70年代初,一位听过我的课的老师大惑不解地问:“于老师,学生每次自由朗读课文时,你是怎样让学生戛然而止的呢?你可连一次‘请停下来’也没说呀!” 我笑笑说:“不知您注意没有,学生读书的时候我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一直是一线教师不断追求的.在一次省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吨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让我眼前一亮.从这节课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在揭示某个概念时,我们应创设多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不断地体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正因为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课堂上精彩的片段才会不断呈现.下面就本节课出现的一些精彩片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转陀螺》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教学目标是探究陀螺转动现象及其规律。怎样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自主研究中去,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否可以学习路培琦老师研究“摆”的方法?他在课上把学习研究主题定为“设计一个摆,让摆15秒摆动10次。”我也可尝试把研究主题定为“让陀螺转25秒”。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国现代与经典的讲台上,我选择了"倍数和因数"这一教学内容作为课例,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一开始选这节课,是感觉这节课似乎不难上,而且前几年"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上过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和借鉴。可等到自己备课,细细地研究教材时,才发现这节课其实不好上,不但知识点多,而且概念学生也比较难理解。试上了几次,都屡遭失败。于是我重新研究和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并以此为前提,让学生能够自然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教材是通过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引出三种不同的拼法,并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  相似文献   

12.
也许你不相信,我当了一回小老师,而且学生是我的爸爸!那天,爸爸从电视上了解到到每天坚持转动眼睛,可以起到保护眼球、预防近视的作用,便迫不及待地让我教他转动眼睛,我爽快地答应了。开始上课了,我首先做了几次示范动作,并要求爸爸跟着做。爸  相似文献   

13.
聊天室     
教育无小事 江苏·吴灵燕 作为老师,有时真的很尴尬 这是一堂低年级的看图说话课——《在马路上》。学生对于交通知识知晓的可真不少,所以,“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孩子都—一分得很清楚。但是,现实让学生困惑了“老师,我爸爸带我上街就从来不走人行横道,他说没关系的……”、“老师,红灯应该停下来,可是,上次我坐了一辆出租车,那位司机叔叔看到红灯都没有停下来,他说晚上不要紧的。老师是不是这样的呀?”“老师,书上说小朋友过人行横道时司机叔叔会让的,可是那次我走了人行横道叔叔没有让我,…  相似文献   

14.
去年11月初,我校一位物理教师上了一节研究课——滑动摩擦力。在课上,6个学习小组充分展示了"合作、交流、探究"的课堂理念;在课的设计方面,老师把"情感·探究·思维"这"三大"课堂核心元素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堪称为一节典型的新课改探究课。一、课的开头部分利用三个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实践探索,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进而总结提炼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活动1:请一名学生上到前台来,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习相关学科的基础。在平面几何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在概念教学中重视动手操作活动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在概念教学之前我常常让学生回去自己动手制作相应的教具,并精心设计几个相关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边动手边思考。上课时先让学生回答这几个问题,再进行操作、讨论、论证,最后归纳总结出概念。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用纸剪以下几个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般三角形…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对学生课桌面的例行卫生检查中,我骇然发现依含(化名)的桌面上用小刀刻上了几行小字:“我的心在滴血,这苦闷惆怅的日子让我痛不欲生,活着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让我死去,死了,一了百了,我就可以解脱了!!”字迹潦草模糊,有几个字上还打上XX,显然不想让其他人一目了然。学生内心焦灼痛苦的呐喊,让我不解,更让我震惊不安。  相似文献   

17.
浅谈摩擦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靠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向前行进的;踢出去的足球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洗衣机洗衣时转动使衣服和水产生摩擦;手拿物品时手和物品产生摩擦,吃东西时牙齿和食物发生摩擦;甚至,鱼儿在水中游也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只要物体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都会产生摩擦力.  相似文献   

18.
一、欣赏手的灵巧 手,学生应该是熟悉的,但把它作为探究对象,并进行深入研究,也许是第一次。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和课前用纸剪的“手”。当几十双可爱的小手在宰中挥舞时,我对学生说,历史将会因为你的小手而改变,不过应从现在起训练我们的手。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的概念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到位.为了让学生能够形象、直观的学习摩擦力,我受毛刷演示摩擦力的启示,自制了摩擦力演示仪,用此仪器可以直接演示摩擦力的方向和读出摩擦力的大小,且在一些摩擦力的相关习题教学中,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下面做和一简要介绍,供同仁参考.一、原理力能使物体形变.当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也会发  相似文献   

20.
摩擦力是由两物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的物体间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许多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往往只限于平面运动情景,往往是一个物体运动而另一个静止的简单问题.对于因转动产生的摩擦力感到很陌生,下面分析几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