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直是这样翻译的:(曹刿)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课本《曹刿论战》一文中有这么一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与之配套的参考书以及其它教学参考资料,甚至是不少辞书,都是这样翻译的:“(他)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的战车滚过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遥望齐军撤退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样翻译可能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我们还可以这样翻译:“(他)向下看了看地上齐军的战车滚过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遥望齐军撤退的情况。”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吴老师:上节课分析《曹刿论战》中的人物形象,对于庄公同学们当中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他寡谋少断,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指的就是他;一种认为他有谋有智,长勺之战大败齐军,作为主帅功不可没。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让双方的见解充分接受挑战,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准备一场小型辩论赛,辩题为:庄公有无“远谋”。正方观点是:庄公无“远谋”。主辩为殷秀平同学,助辩何孔明、何大静同学。反方观点是:庄公有“远谋”。主辩是程国香同学,助辩方习贵、何钱源同学。现在让你们智慧的花朵在赛场上绽放,让…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提出问题:“读了课文后,你们怎么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快速看书复习后,一学生回答:“曹刿能远谋,而庄公则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话音刚落,又一学生站起发言:“对于庄公,我认为他有远谋。”这话让我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但这位学生的观点有反传统的意义,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一句,人教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把它翻译为“(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显然,这里把“下”译为“下车”。这样翻译,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一、当时的战车比较笨重,车轮碾过的痕迹应该是显而...  相似文献   

6.
徐社荣《用怀疑的态度对待文本——兼评(曹刿论战)》一文认为:“许多历史文献急需重读,需要解读出新意来。”在这一观点指导下,提出《曹刿论战》的教学“可以定位到‘论’这个字上,定位到曹刿这个人身上来,定位到这个人的胆略、智慧和能耐上来”。  相似文献   

7.
《曹刿论战》一一直是初中课本的传统篇目,是初中言经典作品之一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只用:二百二十二:个字,就完整地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它让主要人物曹刿的形象深深烙在了读的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战场,从容指挥。正是由于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近来再教这篇课,我总觉得对《曹刿论战》一的人物分析不够全面。我认为长勺之站的首功应归于那位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知人善用的鲁庄公。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曹刿论战》中有关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总是被拿来同曹刿进行比较。人们往往把他置于“肉食者”的地位,用他的“鄙”反衬曹刿的“远谋”。那么,鲁庄公真的“鄙”吗?不尽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课文注“靡”为“倒下”。这种说法颇为流行,连《辞海》也是如此。对此,似可商榷。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齐师败绩”溃逃的情景:车轮滚滚、杀声震天,在鲁军凌厉的攻势下,齐军士卒鬼哭狼嚎、亡命奔跑,肩扛大旗的士卒如将旗子倒下、拖着大旗逃跑,后面的士卒定会踩上大旗,扛旗的士卒欲走不能,更增添混乱,加大  相似文献   

10.
周桃红 《学语文》2008,(1):20-20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相似文献   

11.
《曹刿论战》中的主角曹刿,以他的深谋远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长勺之战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作为英雄,曹刿确实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然而我们在赞叹的同时,还总喜欢拉出鲁庄公来作为陪衬,以其之“鄙陋”来衬曹刿之“远谋”。许多教参亦毫不留情地给鲁庄公涂上大黑脸,把长勺  相似文献   

12.
对《曹刿论战》一文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的解释,不少人说是(曹刿)“向下看了看齐军败退后留下的车印,又登上战车前最高处的横木上,远远眺望溃退了的齐军”.我颇怀疑。按照事理推断,(曹刿)向下看看齐军败退后留下的车印,尚合于事理;但站在战车前最高处供乘车人扶手用的横木上,就大不合事理了,因为要站在供  相似文献   

13.
《曹刿论战》旨在通过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对长勺之战的正确指挥。表现其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文中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参考资料也认为,鲁庄公政治上目光短浅,军事上急躁冒进,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然而,通过深层解读,笔者认为此说有失偏颇。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14.
《曹刿论战》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曹刿和鲁庄公。曹刿是一个有着高超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人物,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但是对于鲁庄公,不少人认为他是昏君,是“肉食者(鄙)”的代表人物,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把鲁庄公定位为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更合适。  相似文献   

15.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学作品,出自《战国策》。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例如《曹刿论战》等来说,这一篇在字上有些难度,《战国策》又是以记言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过,我个人认为,教学时也不必把字的难度想像得太大,毕竟初中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高三复习公开课上,笔者讲评一份高考模拟试卷,其中的文言阅读题材料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传主是用匕首劫齐桓公求返鲁地的曹沫。我即兴联系初中课文《曹刿论战》,告诉学生曹沫就是曹刿。在评课活动中,听课的老师们对我的“曹沫即是曹刿”一说颇为怀疑。他们说,“曹刿”和“曹沫”写法不同,两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一个足智多谋,是位军事家,一个是亡命之徒,怎么会是一个人?(听得出来,碍于情面,他们不好意思直接批评我信口雌黄)  相似文献   

17.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该文说的是公元前684年发生的长勺之战中,曹刿以其深谋远虑.帮助鲁庄公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传统意义上的解读是把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对举,鲁庄公俨然成了曹刿的陪衬,鲁庄公“小惠”“小信”之“浅薄”陪衬出曹刿的“民本意识”。  相似文献   

18.
对《曹刿论战》的教学,不但可让学生学到古文知识,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特别是在对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  相似文献   

19.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载苏耘同志的文章《曹刿是否下车》,认为《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一句,表明曹刿没有下车。理由有二:一,战场形势紧张,不便下车。二,前一个动词“下”表示的是后一个动词“视”的情态,而不是连动式。我认为曹刿肯定得下车。“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曹刿当时的动作。如果曹刿只是在车上往下看辙印,“登轼”就必然是曹刿登上战车的车前横木了。而这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曾听过一堂《曹刿论战》的公开课:整节课无论是课堂氛围的营造,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教者都可谓是匠心独运,浑然天成,笔者佩服之至。然而其中对鲁庄公的分析,笔者却有一种“非说不可”的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