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后期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小说潮流。新写实小说倡导者们高举“还原”大旗,提出新写实小说实现了对人与现实的还原。事实上,新写实小说还原的仅仅是最基本的人性与最基本的生活形态。这种“还原”倾向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与狭隘性,因此新写实作家想要在文坛站稳脚跟就必须调整创作理念。从新写实作家90年代的作品来看,新写实作家已经从对人与现实过于偏激的认知中解脱出来,力图挖掘与表现更加丰富的人性内容与更多层面的现实内涵。在90年代,新写实作家在关注最基本的人性的同时,力图表现与挖掘更丰富更复杂的人性内容;同时新写实作家已经不再单纯从生理本能的角度去解读日常生活,而开始尝试着从人性、历史、文化、政治等多层面去解读日常生活,揭示日常生活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
孙会 《文教资料》2009,(36):14-15
《你是我的宝贝》是一部以智障儿童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家黄蓓佳用充满爱的笔触,以亲切、清新、毫不做作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一个智障孩子的生存空间和内心世界.为读者打开了直面这个特殊群体的一扇窗,打破了人们对智障儿童可能存在的忽视和误读。作家通过刻画贝贝的形象。突破了以往作品中的快乐写作,开始探索关于生命的深刻写作。同时,这一特殊领域的开拓也填补了儿童小说创作题材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孙犁特有的道德关怀、弃恶扬善的审美偏嗜,使他的小说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描绘的时候表现出更多的浪漫与温情,减弱了其小说批判现实的力度,影响其现实主义风格的鲜明。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真诚看取生活的“为人生”的作家,他从道德角度对人性的观照,使他能够不断地向生活的深层开掘,超越自我,将对生活的现实主义表现引向深入。从写“人性善”到写“人性恶”,对复杂人性的揭示,对人生存的道德困境的揭示,使得其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渐趋深化的现实主义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边城》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的小说,它所描写的故事是现实的,更是理想的,是现实与"梦"的结合。沈从文是想通过田园牧歌的情调,表现人们道德的完美和人性的完美。  相似文献   

5.
小说《蝇王》从表面上看是一部描写小孩的小说,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部写给孩子们看的故事,更是一部反映现实成人生活的寓言故事。借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来警示现实中的人们,告诫人们注意人性的缺陷,呼唤人性的净化。本文试图挖掘小说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从人类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对自由的逃避以及战争三个方面来阐释小说中包含的现代警世意义。  相似文献   

6.
毕飞宇是"新生代"作家,他的小说植根现实,关注当下。毕飞宇的小说语言轻盈而凝重,以自己个性化的语风实现了他的小说理想,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文精神。采用儿童视角和"第二"人称叙事手法,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人道关怀与人性关怀,这源自作家对命运、性格、人性等的深刻思考,更源自作家的人文关怀、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7.
五邑地区移民作家的小说,选材广阔,大都带有自己生长地域的痕迹,从特定的文化角度去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与五邑本土作家的反映现实生活矛盾以及从社会伦理道德等诸方面坚持现实批判不同,移民作家的小说着重表现人性的欲望与生存的错位,带有一定的隐喻色彩。在叙事上,对生活保持客观的审视态度,呈现出一种冷峻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火印》是一部重视动物意象的呈现和动物叙事表达的战争题材小说。现实与神秘的动物意象共生并存,双重叙事和双重视角和谐互补,对向善向美人性和民族自由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小说以动物为中心的独特叙事风格和表现战争的独特角度。此外,作者在小说中还表现出了对以往文学理想的继承和开拓,对于动物小说和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藏族作家阿来与新写实小说作家的作品广受读者的喜爱,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号召力来源于其原生态的创作,真实反映了人生、人性,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他们的作品在描写生活及人性的原生态上具有相同性,表现了爱情、亲情、人间真情在残酷现实中的沦丧,引人深思。同时两者在写作手法上存在不同点,阿来用参与者的身份宏大叙事的手法真实反映历史,拷问历史;而新写实小说作者则以旁观者的角度从生活琐事中反映人生、人性。两者的原生态创作虽然存在不同,但同样的剖析人性,反思人生使他们的作品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罗生门》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的审丑艺术表现在对人的生存环境和人性之丑的大胆揭露,作家个人痛苦的成长经历、对所处日本大正时代社会的不满及西方文学的影响则是形成作家审丑艺术的重要原因。芥川在《罗生门》中以审丑的方式深刻地批判了现实社会,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人性由善变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刻画。  相似文献   

11.
从"精神阳萎型男人"、"追求理想性爱的女性"、"理想性爱观的不同呈现"、"艺术审美感知的迥异"四个方面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包法利夫人》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以加深对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这两部作品体现了文学作为"人学"这一特质在不同时空中的一致性,以及作家对人性的关怀的永恒性。一部文学作品只有溶汇人性之光泽才能有其永久的生命力;一个作家也只有深怀对人性的关注,同时以不同的视界去作独特的审视,才能在文学这块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高珊 《海外英语》2015,(1):195-196,214
约瑟夫·海勒是二战后美国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通常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创作,通过极具个性特征的写作方式,不仅真实地表现了美国社会的生活,而且还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抗议和不满。读者也能够在阅读作品的震颤中学会思索,在喜剧中感到悲哀。《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以战争背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尤素林等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主题。从该文来看,研究了这部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并指出它在若干方面的体现。文章批判了官僚资本主义扭曲了人性,对人造成了极大的异化,由此可以看出海勒关注人性、关怀人类所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指出徐皐在小说创作中以异域背景、非现实情景等方式对现实加以疏离,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后期浪漫派作家共同有意识的行为;而徐皐小说的复调性是源于其作品中的对话。认为“疏离和对话”策略使作者实现了对理想和人性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4.
论《秧歌》     
《秧歌》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海内外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截然不同,论文力图把这部小说放到后期张爱玲创作努力寻找个人与现实的契合点这一背景上来分析评价。张爱玲在这部小说中以她的独特眼光描写了生活中的“饥饿”现象和“虚假性”,而这部作品的部分情节构成又令人遗憾地陷入了虚假性。《秧歌》虽然有政治环境对作家的影响这一因素,但又不能完全从政治立场的角度来评价它,这部小说基本上还是从人性的立场,从关注平凡人生的立场来创作的。她用一贯的“参差的对照”手法描写了农民的形象。作家在和现实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自己的基本立场,使这部小说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傅军 《文教资料》2011,(34):17-18
海派作家施蛰存在现代都市小说创作中一直擅长抒写女性心理体验和妇女命运。他的小说文本明显蕴含和突出时代都市女性的主体意识和形象.关注和表现理想女性与现实女性、传统道德与都市文化的碰撞、消解和平衡。本文通过对他前后期代表小说文本和人物的解析,从作家创作态度、视点。手法比较分析其女性主体意识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并从作家创作素养和背景局限分析这种意识成因与特质。  相似文献   

16.
生的悲哀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悲剧小说 ,这部作品采用抽象化的人物塑造和摹拟化的叙事技巧 ,在展示裘德一生理想破灭、灵肉分裂的悲剧的同时 ,也演绎出人性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冲突和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本文着重对作品特殊的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所产生的独特美学效果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7.
韩国作家黄顺元以一个普通小人物的身份来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不仅高歌小人物的人性之美,而且颂扬普通生命的难能可贵,从而使小说表现出鲜明的平民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滕固小说论     
滕固的小说创作深受唯美主义影响 ,但他并不是一位单纯的唯美主义作家。他通过对丑陋人性、颓废人生的描写表现了浪漫情调和冷峻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9.
迟子建和沈从文虽属不同时代的作家,但其小说都以对人性美的充分展示为母题,营造起了自己的"现实童话"与"梦中田园".而这种"童话"与"梦"正是作家表现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承载体.相比之下,两者的"童话世界"和"梦中田园"中都表现出了"童话"难以实现和"梦"境难圆的悲凉.但迟子建重在表现出对美好人性的回忆和挽留,沈从文重在表现出对某种文化价值的怀念与呼唤.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作为矿冶作家的身份常常被人忽视。其实作为矿冶作家,他的小说中蕴含着许多矿冶文化因子。文章以他最后一部凝聚毕生心血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为例,分析劳伦斯对矿工、矿场主的描写,对劳资双方之间紧张对立关系的揭露。一部矿冶文化史也是一部人性斗争史,矿冶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人性较量。从矿冶文化的视角细读劳伦斯的矿冶小说,有助于丰富对矿冶文学文体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