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江楠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563-564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都会爆发多起食品安全事故。能否吃到放心的食品是广大消费者都非常关切的社会问题。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损害。事件的频繁发生主要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法行为有关,但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的薄弱,主要表现为食品安全行政责任法律规定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追究不到位。目前我国国内食品安全中的责任研究大多是从生产经营者的民事赔偿及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这些方面进行,较少有从食品安全的行政责任这一方面进行研究的。基于以上原因,加强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是落实行政法治一个刻不容缓问题。  相似文献   

2.
宪法责任是指因违反宪法的规则、原则与精神而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宪法制裁则是指因违宪所应承担的宪法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宪法责任是宪法制裁的基础与前提.通过对外国宪法文本中责任主体、依据、形式、程序等条款设置的考察,发现我国宪法文本中相关责任条款在责任主体、依据、形式、追究主体与程序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现行法律体系框架内,认真对待并充分实施宪法功能是通过宪法制裁维护宪法权威的基础,完善宪法责任条款的相关操作程序规则与操作技术是通过宪法制裁维护宪法权威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责任政府是法治政府的前提,行政侵权责任主体制度是行政责任制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现行行政侵权责任主体制度存在着较大缺陷,应在借鉴西方法治发达国家行政责任主体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行政责任主体制度进行改良,其关键是:当行政公务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且主观上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应由该公务人员个人承担侵权法律责任,国家仅承担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明确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是有效规制行政垄断的关键。囿于体制的不健全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学者们更多地是探讨需不需要由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而对如何具体地规制行政垄断,特别是对于行政垄断的救济途径和责任主体的责任追究涉及较少。随着反垄断委员会的设置,我国反垄断规制渐入正轨,但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仍不明确。行政垄断责任主体的追究机制依然形同虚设,无论是行政责任、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等都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对行政权力设置的两项基本原则是;法无胆文规定者不得为;行政权利与行政义务具有统一性且不得放弃性。任何主观上的因素或非法定情形都不得成为免责事由。行政权力的法定性是确定行政责任的实体性要求,在追究程序上,不宜用党纪政纪对待,应当将现有的一些责任制度在立法上独立并完善,明确行政责任的管辖、处理原则、责任范围、责任形式等。  相似文献   

6.
根据经济法责任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经济法责任制度中存在的缺陷。针对经济法责任形式尚未独立、经营主体的责任无法追究、诉讼主体目前有所缺失、缺少独立的司法与执法部门等问题,分别从立法、司法以及执法三个维度,提出了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完善策略。旨在能够为有效解决经济法责任方面的问题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三鹿奶粉事件”评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保障机制在政府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主体权责和监管主体责任等方面的缺失和不完善。《食品安全法》的通过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食品安全监管仍需从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责任追究体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程序启动标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正当有效的程序是行政决策责任追究走向法治轨道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假如责任追究是一条河流,正义是河水,那么程序就是堤岸。具体的程序性规定就是堤岸上一道道闸口,控制河水的流速与方向。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程序启动标准和行政决策失误的评判标准,可谓是一体两面。也就是说,凡是行政决策不当导致决策失误的,就应当启动责任追究程序,追究相应主体的责任。但是,现实既有程序启动标准的模糊性,使得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充满了随意性、情绪化,甚至戏剧性。必须从过程和结果导向出发,进一步细化程序启动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9.
引咎辞职作为一种行政辞职制度具有显著的特点,即责任性和道德约束性。它的推行和制度化构建体现了党和国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官员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有利于完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三位一体的行政管理责任体系。同时也需要在行政权责设置、行政责任主体素质及外部保障等方面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首先要吏治文明,官员承担责任的程度决定着吏治文明的水平。我国的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起步较晚,目前逐渐开始实施案件防范责任查究、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等制度,这说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正在逐渐完善,但规制环境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法规尚未出台.传统食品安全问题解决机制大多局限于个别消费者的民事赔偿与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无力从整体上解决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公益诉讼的引入有助于维护公民基本生存权、食品安全权.积极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是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行使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权的专门性活动。诉讼监督权包括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和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权。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不力、对法院量刑、判决结果无针对性监督、执行监督存在死角等诸多问题。因此,立法上需要完善,检察官的现行考评制度等工作机制也需要调整。文章针对当前诉讼监督的瓶颈,挖掘其制度设计上的原因,研究诉讼监督的有效方式,从立法、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层行政权力运行是我国整个政治权力运行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管理与服务功能。合理的基层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包括:权力获得机制、载体配置机制、主体选拔机制、边界机制、程序机制、监督机制、参与机制、责任机制、环境机制和目标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行政监督主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监督的主体是行使行政监督权的责任者和执行者,即依法独立参与监督活动、享有监督权力、履行监督职能、负有监督义务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我国行政监督制度中,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公民个人等。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行政监督的主体,才能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机关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行政监督在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监督取得很大进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建立起了初具规模的行政监督制度,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行政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行政监督机构地位不高,监督主体未能形成合力,行政监督立法不健全,监督人员的合法权益缺乏有力保障,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深化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存在大量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产品、煤炭矿难事故等。一系列恶性事件折射了我国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漠视,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出发,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的一项制度创新,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责任政府论和行政职权本位论为行政执法责任制提供了重要的法理基础。纵观我国行政执法的实践,制度的缺失、程序的紊乱、权责的模糊、监督的缺位等是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使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贯彻执行,必须从思想认识、行政立法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也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2004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看,应尽快建立健全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决策监督制度存在监督缺乏、轻视事后监督、监督主体单一、监督内部化、忽视决策责任的追究等问题,建立并完善行政决策的事后监督制度是建立更加合理、完善的行政决策制约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明确行政决策事后监督制度的含义,扩展行政决策事后监督的主体,细化行政决策事后监督的内容,并建立相关制度和法规。  相似文献   

20.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手段逐渐引起我国行政法学界的关注,然而,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指导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尚未能达成共识,司法实践中有关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法律救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合理解决,这既不利于对行政指导行为进行有效规制,更严重影响了行政指导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