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云霞 《成才之路》2009,(32):64-64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文言文教学中,较盛行的教法是“文白对译”法:或老师译,或学生译;或口译,或笔译;或练时译,或考时译。这种教法似乎已成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否只能使用“译文为白”这一中间媒介呢?教学中,教师能否因文而异,根据某些教材的特点,跨过这一媒介,通过读来直  相似文献   

3.
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就是忠实准确;“达”,就是通顺流畅;“雅”,就是文学古雅。近百年来,许多翻译工作者都将其作为翻译的标准。同时,对于“信、达、雅”的研究和探讨也一直延续至今。 从严复提出“译事三难”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段时期,“信、达、雅”都倍受赞赏。然而,自“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以后,它就开始遭到争议。从此,围绕着“信、达、雅”的论战一直没有停息过。据笔者初步统计,1898年至1992年散见于我国各种报刊、杂志、书籍  相似文献   

4.
西北汉简是考察汉代西北民族关系的珍贵文献,其中关于胡奴、胡婢、胡客、胡译的记载值得关注。地湾汉简中的胡奴,可与史书记载张骞出使西域的“堂邑氏胡奴”相印证,参考南阳“胡奴门”的汉画像石,可知汉代有以胡为奴的情况。悬泉汉简记载的胡婢能用米汁治病,受到边塞士卒欢迎,是胡汉文明交流的体现。悬泉汉简记载的胡客,为西域诸国到汉地奉献的商人,他们“通货市买”而以献为名,受到边地驿置饮食住宿接待,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贸交流。居延、玉门关、悬泉汉简中的“胡译“”匈奴译“”羌译“”羌胡译“”译者”等记载,可见汉代边地与少数民族交流的真实状貌。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否可译以及怎样翻译诗歌 ,这是译界长期争论而未达共识的问题。文章坚持“诗歌是可译的”主张。在诗歌翻译中 ,我们应奉行“诗人译诗 ,以诗译诗” ;“形可变而神不可失”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1 自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天演论·译例言》,1901年)以来,已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在这段时期中,对于“信、达、雅”这一著名翻译原则,人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许多成就卓著的老翻译家结合自身丰富的翻译经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1931年,鲁迅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主张(《二心集》)。1932年,林语堂提出翻译“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翻译论》)。傅雷先生把翻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日读赵恒烈先生的《历史教育选集》,其中有一段对中学历史教师语言表达技能三境界的论述,很是精辟妥当。笔者觉得这三境界与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诚然,历史教学不同于翻译,但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师课堂语言表达亦可借鉴“译事三难”的要求,做到“信、达、雅”,讲究科学味、文学味和历史味,在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思辨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做到“传神”,“传美”这两个目的,目前出版的书刊中,在古汉诗英译里出现一些不足之处;1、用词不当,2、误解原意;3、不能传神;4、失却美感;5、以散译诗,一些诗经过改译,可以达到“传神”,“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做到“传神”,“传美”这两个目的、目前出版的书刊中,在古汉诗英译里出现一些不足之处;1、用词不当;2、误解愿意;3、不能传神;4、失却美感;5、以散译诗,一些诗经过改译,可以达到“传神”,“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古今中外关于“可译”与“不可译”理论的基础上,客观地指出翻译实践中存在“不可译”的问题,但“可译”在一定限度内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提出了可译性限度是变量,句法、语义和语用是三个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以此来明确后三者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等值效果,即可译性的限度。要做好翻译就必须集中精力研究这三个层面上的最值情况。  相似文献   

11.
试对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两篇译文进行品评和比较后,我们就如何将“信、达、雅”的标准运用于诗歌翻译进行讨论,从而为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我们的初步结论是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运用于诗歌翻译时,译者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要真正做到“信”,必须从诗的写作背景,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等角度多方面考虑,做到“译气不译字”;诗歌翻译的“达”不仅需要译诗语言通顺,还需要有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诗歌翻译的“雅”在于译诗能够贴近原诗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胡庆蓉 《考试周刊》2007,(10):20-21
本文以“意义相似,功能相符”这一翻译标准为主要依据客观地评论了“The Color of The Sky”的中译。通过对其词汇、句法和篇章的分析,总体确认,这是一篇成功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直译”、“意译”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豪杰译、硬译、直译、意译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采用的基本方法。“豪杰译”流行于清末民初,是指对原作的各个层次作任意改动,如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及译者的随意发挥。五四前后,鲁迅等人根据现实需要,强调准确地引进异质文化,因而在翻译方法上主张“硬译”和“直译”。有人则坚持“意译”。学界因而掀起了旷日持久的直译意译之争。实际上,“直译”、“意译”是译事中一种基本手段的两个方面。本文重点描述了20世纪不同阶段“直译、“意译”论争的情况,并致力于理论构建。梳理直译意译之争是研究中国传统翻译的起点。现代翻译史还表明,每一次有关“直译”、“意译”的论争都推动了中国文学翻译水平和翻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翻译界多数学认为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可行的翻译方法,但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严复“信、达、雅”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并从译和原的关系、译和读的关系、译艺术性三方面对直译和意译进行比较,不难得出结论:直译迷反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意译则符合“信、达、雅”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5.
李萍 《课外阅读》2010,(7):106-106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译事难,译诗更难,译格律诗更是难上难。在中外翻译史上,译诗一直是一个较为艰辛而颇有争议的工作,而把格律诗译成格律诗就更不用说了。难怪鲁迅说:“译诗,真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大概正是出于这个缘故,才使得有人提出诗之不可译之说(见王以铸《论诗之不可译》)。这是因为“赋诗言己之志”,而“译诗则言人之志”。而  相似文献   

17.
译入还是译出?这曾经是一个问题。按照国际惯例,译者应当只译入,不译出。之前,中国译者秉持一个约定俗称的观念:译者应当译入,而不是译出。这样的观念便于接收外部文化,却制约自我文化的推介,束缚了中国文化的传播。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鼓励“对外”翻译,向世界介绍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译者开始投入到“对外”翻译活动中。是“译入”还是“译出”?这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只要译者具备基本的道德及语言素质,就可以从事“译入”以及“译出”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翻译界的老前辈严复说:“译事之难:信、达、雅。”他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标准问题。笔者认为,在各种文体的的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最适用于文学翻译。作为清末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除译过几部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著外,他没有翻译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但是他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对当时以至现代文学作品翻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要求译文做到忠实于原作,文字准确,语言流畅,行文通顺;体现原著风格,文字优美清新,对于严复的这一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界曾经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信、达、雅”这三个标准有什么不妥之处,而在于在三者之中,谁居于首位,也就是谁服从于谁的问题。三十年代有人曾就此提出在翻译中“宁错务顺”,就是宁可译文和原著有出入或者不准确,也要使文章通顺畅达。鲁迅先生则钟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译文不必强求通顺,只求把原著意思表达清楚。 时过境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剧增和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一批批外国名著被译成中文,一批批中国名著被介绍到国外。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翻译的标准重新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下面笔者想就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信、达、雅”标准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信、达、雅”  相似文献   

19.
杨德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歌作家,也是英国诗歌翻译家中的佼佼者。汉语诗歌讲究的是“情思合一”“节奏倚顿”和“声韵有力”。基于诗歌的“情、顿、韵”三要素对杨德豫的译诗进行探讨,进而得出杨德豫的译诗风格为:情感饱满却不显造作,“以顿代步”却不为生硬,忠于原作却不实本体。他独特创新的翻译风格,不仅将英文诗和汉语诗之间不可磨合的尴尬化解至恰到好处,而且也给译文赋予了生命和诗意。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电教》2003,(9):38-39
英译汉,不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不少人只求译的“忠实、通顺”,而忽视译的“雅”。那么,忠实通顺的译是否就是地道的、自然的、合乎汉语习惯的译呢?这祥的译是否就是完美的译呢?有许多忠实通顺的译,却不地道,不自然。现将常出现的问题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