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在0.0,3.0,5.0g/L NaCl胁迫下的抽穗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成穗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均达到极显著;在0.0,3.0g/L NaCl胁迫下,只有千粒重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3.0,5.0g/L NaCl胁迫下,只有实粒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实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而千粒重的直接效应则较小。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籽粒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程度为行粒数>轴粗>出籽率>穗行数>穗位>千粒重:直接通径系数为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轴粗>出籽宰>穗位.认为单株籽粒产量改良,应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行粒数;适当增加轴租,以利提高千粒重:协调好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三者关系.实现单株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赤峰地区栽植的燕麦为试材,随机选取6个不同基因型的燕麦材料,研究不同燕麦基因型的旗叶叶相、旗叶叶面积、株高、根分蘖数、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等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为燕麦高产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个燕麦材料中,芝瑞南店燕麦从旗叶叶相、旗叶叶面积、根分蘖数、株高、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亩产量等生物学性状指标与对照和其它材料相比,综合形状表现优良,产量最高,适宜在赤峰燕麦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了不同NPK养分,不同磁化处理的磁性化肥对杂交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磁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以N_3P_1K_1×磁化粉煤灰(2000GS磁化处理)的磁肥的效果最好。养分与磁处理间存在显著互作反应,不同磁肥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的影响均极显著,但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数的偏相关程度较大,水稻产量约70%可由每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的变异决定,NPK养分是磁肥主成分,其效应大于磁效应,且磁效应与养分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前期选育的13个不育系与7个恢复系设计42个杂交组合,种植在昆明市富民县散旦乡的农户试验田里,进行完全随机组合重复试验.考察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结果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性状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和结实率.每穗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最高,所配组合的产量及实粒数也较高.有些组合的千粒重较高,达到了25 g以上.结实率的变幅为0.96%~87.25%之间,平均值为50.0%左右;其中以B7-16和S4杂交组合V-117型的结实率最大,为87.25%,表现出较高的恢复度.42个组合的平均产量为10 499.85 kg/hm2,产量总体偏低.但组合V-94和V-116最为突出,产量分别为31 243.50 kg/hm2和21 520.50 kg/hm2,达到超级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双列杂交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及其遗传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生玉米的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互生玉米,对生玉米的穗粗,穗行数和千粒重与互生玉米无显著差异,影响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穗长,穗行数和单株产量的随机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其遗传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主要产量性状中,穗粗,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率高于互生玉米。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在小麦分蘖期、拔节期的喷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能增加小麦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于小麦拔节期喷施50mg/kg烯效唑增产效果最佳,每公顷增产达516.7千克,增产13.0%。  相似文献   

8.
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双列杂交和品种比较试验 ,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及其遗传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对生玉米的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互生玉米 ;对生玉米的穗粗、穗行数和千粒重与互生玉米无显著差异。影响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穗长、穗行数和单株产量的随机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 ;其遗传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主要产量性状中 ,穗粗、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率高于互生玉米  相似文献   

9.
百农64小麦不同播量各处理群体消长规律生育前期基本一致,到生育后期,播量从3kg/mu~9kg/mu成穗数随播量增加而增加,播量从9kg/mu~13kg/mu成穗数增加甚微,但千粒重、穗粒数有明显下降。从不同播量对群体结构、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结果诸方面综合分析表明:正常情况下百农64小麦最适合的播量为7.5kg/mu左右,此时亩穗数42万/mu,穗粒数33粒,千粒重40克,产量为544kg/mu。  相似文献   

10.
新乡市优质小麦施用磷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每666.7m^2施P2O512kg、K2O6kg的基础上,穗数随磷量增加呈直线上升,穗粒数以施P2O58kg/666.7m^2为最高,千粒重的变化与施磷量无关,高产区每666.7m^2的P2O5施用量不应少于10kg,中低产区以7.84~8.38kg为宜,增施磷肥对籽粒品质的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陈勇 《考试周刊》2012,(15):195-196
作者对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叶片数、穗上叶均长、株高、穗上叶均宽均达到相关显著,单株叶片数、穗上叶均长达到回归显著。因此,单株叶片数、穗上叶均长、株高、穗上叶均宽对产量都有影响.可以通过适当地改善株型性状来间接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粳稻新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规粳稻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为粳稻育种实践中选择相关性状提供信息.采用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对2011年河南省粳稻新品种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最终效应(绝对值)为: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公顷穗数,穗总粒数、穗长均为正效应,千粒重、公顷穗数均为负效应,公顷穗数通过穗长、穗总粒数对产量的间接负效应较强.穗数每增加1万穗/hm2,增产31.03 kg/hm2;穗长每增加1 cm/穗,增产203.17 kg/hm2;穗总粒数每增加1粒/穗,增产20.46 kg/hm2;而千粒重每增(减)1g,产量减(增)71.55 kg/hm2.模拟得出稻谷产量8 265~10 125 kg/hm2的产量结构为:公顷穗数316.48~323.15万穗/hm2,穗长17.63~18.89 cm,穗总粒数119.21~147.07粒/穗,千粒重22.35~24.82 g.在高产育种实践中应以增穗总粒数和穗长、适控总穗数、保千粒重为主攻方向,各产量因素优化协调是实现粳稻高产目标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四种不同质地的土壤施用氮肥,对增加优质小麦的产量和提高品质的效应非常显著,其中以中壤和轻壤氮肥的农业效率优于沙土和沙壤土。每666.7m。的最佳施氮量,中壤土为15.75kg,沙土为15.51kg,轻壤土为16.79kg,沙壤土为14.47kg。施氮增产的原因是在最佳施肥水平下,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产量性状同步增长所致。  相似文献   

14.
21个杂交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21个水稻杂交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千粒重株高一次分枝数穗长有效穗数着粒密度穗粒数抗倒伏系数穗实粒数生物产量。因此,在选育水稻品种时,应注意选择生育期较长、粒重及株高较高、一次分枝数较多、穗长较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表明;多功能种衣剂能有效降低苗高,增加绿叶数、分蘖数、整基宽、根数、干重、秧苗素质、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并能有效降低杂草及病虫害的发生率,但对种子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多功能种衣剂1号、2号和3号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2号剂增产效果最显著,每公顷增产稻谷865公斤,增产9.8%。  相似文献   

16.
水分与硼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分和硼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分对大豆株高和干物重影响显著;硼对大豆株高和干物重影响不显著;水分与硼互作对大豆株高和干物重影响也不显著.在水分胁迫时,施硼显著影响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形成.干旱胁迫施硼无效;偏涝时,施硼能显著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根据试验总结了二棱皮大麦品种的主要性状,其中、穗长、倒三叶宽的广义遗传力较高;株高、倒三叶宽和穗长的相对中是度较高,对这些性状进行改良较易达到预期目的。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和穗数对单株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CC+GA混合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氯化胆碱与赤霉素混合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生长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CC GA混合处理能提高水稻种子呼吸强度与发芽率;提高幼苗的干重,有很好的促根壮苗效应;能增加乳熟期单株叶面积鲜重及干重;提高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及千粒重,有很好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乐时+敌委丹、适乐时处理的小麦种子亩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但是所有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与对照比较都无显著差异;适乐时+敌委丹、适乐时、敌委丹处理的小麦种子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运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粳稻新丰6号在2014、2015两年黄淮流域粳稻区试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产量结构特征及高产栽培措施,为明确成产的关键因素并充分挖掘其高产潜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丰6号的产量与结实率、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呈较强正相关,但与穗总粒数呈微弱负相关;回归分析得出各产量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结实率(0.598 0)千粒质量(0.545 0)有效穗(0.528 2)穗总粒数(0.405 7)穗长(0.1148);最终效应为:千粒质量(0.5244)结实率(0.5181)有效穗(0.3107)穗总粒数(-0.1964)穗长(0.101 0).该品种的理想产量结构为:穗长16.835 cm,有效穗315.714万/hm2,穗总粒数152.524粒,结实率81.571%,千粒质量26.191 g,期望产量可达10 707.310 kg/hm2.在栽培实践中,应确保在有效穗达到320万/hm2的基础上,加强中后期水、肥、化控管理,促成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使它们在高水平上协调优化,实现该品种的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