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日益困扰着银行机制的变革和发展。作为银行三大业务之一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据报载,现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日趋提高,尤其是近年的上升势头更为猛烈,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三项贷款”的比例已逾20%,为数可观的银行贷款面临或已经处于本息难收的境地,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不良贷款问题,据权威机构的统计,90年代中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在以每年2%的速度高速递增。虽然近两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下降,但不良贷款仍然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其消极影响,力图从法律角度找到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信贷资产“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有效配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偏低,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严重影响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务院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开展“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活动,要求不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使不良贷款率在今后的几年内每年降低2%。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目前企业改制中的种种不规范方式,全面认识不规范改制行为的种种负面效应,通过政府、银行、企业的通力合作,使银行不良资产得到逐步盘治。  相似文献   

4.
李慧  袁晓李 《文教资料》2006,(18):177-178
数额庞大的不良资产一直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心病,控制信贷风险,减少不良资产增量也成了各银行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国有商业银行提升自身实力,本文在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形成的原因,然后结合现代管理理论,探讨银行信贷管理改革和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合理地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正备受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这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问题所引起的经济动荡,正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着手研究如何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有效措施,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问题也同样严峻。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庞大,"不良"比例高,其形成原因复杂,外部原因主要是存在国家政策、政府行政干预、借款人自身因素等;内部原因主要是:贷款及收款的关系化、人情化、信贷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等。降低银行不良贷款关键是健全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科学的信贷机制。从剖析我国现阶段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不良贷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量不良贷款是困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它是由国家投资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职能是收购、经营从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指既不能核销、又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呆坏账贷款,按规定程序在原银行用呆坏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如何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该文就此问题指出,造成这种现象既有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外部因素,也有银行内部管理方面的因素,对如何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结构、化解信贷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欢 《教育技术导刊》2010,9(2):147-148
对公信贷是我国银行最为重要和最为核心的内容,然而在这方面长期存在着财务报表弄虚作假的现象。从最简单的方面分析如何利用数据仓库对财务报表进行筛选,去伪存真,去劣取优,优化银行对公信贷的质量,减少不良贷款率。  相似文献   

10.
防范信贷资产增量风险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资产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中,90%是贷款,其质量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目标的实现,而且决定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命运。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增量风险,在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为迫切,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普遍较高,其法律成因主要包括: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权益保障不力、不良贷款处置不力、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混乱,削弱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成为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要难题与发展瓶颈。因而,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金融不良资产管理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债务人逃债、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清收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以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推动银行业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但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集中问题也逐渐显露.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中存在的信贷集中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且程度不断加深.本文基于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情况,对当前银行业信贷集中问题进行实际探讨,并针对其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提高金融监管部门对信贷集中问题的重视,引起相关部门对于此现状长期前沿趋势的把握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特定时期内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长期制约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降低不良贷款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文章对实现降低不良贷款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就降低不良贷款提出了下列对策建议:加大对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的投入,以进一步扩大剥离范畴;尝试运用非诉讼手段处置不良贷款;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呆坏账余额及呆坏账率居高不下,成为银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成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一重大举措,在管理体制上显示了国家在加强银行监管、提高信贷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决心和努力,同时也从某种意义上凸现出我国银行信贷风险计量技术研究的紧迫性.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信贷风险计量方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信贷配给的产生及其对经济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信贷配给与银行商业化是相伴而生的,是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它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信贷配给强化了紧缩政策的效应,另一方面信贷配给可能影响了投资的社会效益;信贷配给有利于银行减少不良贷款,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同时又使银行经营陷入两难境地;信贷配给有利于企业转机建制,提高经营效益,促进资产流动,同时又不利于企业摆脱困境,也不利于风险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清收转化不良资产是目前商业银行工作的重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通过对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指出了转化清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新增加的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揭示出造成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因素是政府过度干预、社会及企业信用薄弱、银行信贷资产经营和管理不完善三方面造成的,并重点提出防止和化解不良贷款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转轨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的创建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只能选择货币政策信贷传导作为主渠道,但是在具体运行中信贷传导渠道时时阻滞的问题,又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信贷传导主体在社会经济融资中所形成的信贷集中,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激励是造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阻滞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客观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国际经济实体的竞争压力下,我国市场主体中的各类组织、行业纷纷革新求变.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逼近,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背景和改革动因方面的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处理巨额不良贷款、规范内部运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仍将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的不良资产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原因,然后从不良贷款存量和增量两方面着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存量盘活与增优化双管齐下,才能逐步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