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现实因素是莎士比亚传奇剧的一个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异常突出的神力描写;过多的偶然、巧合情节;一厢情愿的宽恕、和解思想。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传奇剧的情节结构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从传统情节观的角度来看,通过对剧中场景组合模式、情节的起承转合及冲突的层层分析可窥以概貌。另外,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情节观也有助于对其作出新颖的解说,由此进一步揭示莎士比亚传奇剧的“话语”层面与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3.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重要的一部传奇剧。莎士比亚一生的戏剧创作深受基督教圣经的影响。圣经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了他的戏剧。而爱、恨、罪及宽恕构成了莎士比亚这部传奇剧的主要的圣经文化母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文主义信仰者的莎士比亚,几乎在他的每一部剧作中都高举人文主义的伟大旗帜。但在他后期的传奇剧中,因为对社会现实的厌倦和失望,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则不可避免的幻灭了。《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晚年传奇剧的代表作,体现的正是莎士比亚幻灭的人文主义理想。在这个作品中莎士比亚寄希望于超自然因素和宽恕思想来解决社会矛盾,正是其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一部传奇剧,在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心灵和谐等观点方面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不谋而合。这种巧合有其深层必然原因,也体现了全人类对和谐这一美好愿望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6.
<冬天的故事>是莎士比亚的一部传奇剧,它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都与圣经存在着密切联系.文章首先分析<冬天的故事>中的主人翁原型,进而探讨对圣经母题--罪和救赎的化用,从而揭示莎士比亚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7.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传奇剧,也是其晚期著作之一。莎士比亚深受圣经的影响,其剧作中同样存在着圣经思想和意识。根据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佛莱的圣经原型批评理论,在此来着重分析下《暴风雨》中出现的三类人物原型,即神性人物、人性人物、魔性人物等。  相似文献   

8.
传奇剧是莎士比亚后期创作的主要成果,其作品充满了神秘色彩,往往借助幻象来匡正现实,有一种悲剧的色彩。其代表作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多体现了卡塔西斯的平衡和谐理论,在他的悲剧中体现了恐惧与怜悯的平衡;在喜剧中体现了笑与严肃的平衡;在历史剧中体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平衡;在传奇剧中体现了幻想与现实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海外文坛     
正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出版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日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20卷本的"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该套文集是以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合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出20种出版单行本,并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创作的全套经典插图。由方平主编、主译的诗体"莎士  相似文献   

11.
从《暴风雨》看莎士比亚晚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风雨》是一部传奇剧,或叫悲喜剧,堪称莎士比亚晚年作品中的代表作。该剧于1611年末首演,于1623年第一次正式出版。在经历了历史剧、悲剧和喜剧的创作高峰之后,晚年的莎士比亚似乎厌倦了大喜大悲的表现方式,转向新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中所传达出的审美意蕴有如下的特点:主题思想中的人性美;语言表达上的形象美;田园背景里的恬适美;象征结构内的和谐美.作品中隐含着对莎剧总体艺术风格的深入思考和揭露.  相似文献   

13.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绝大部分戏剧都是利用现成材料加工改编而写成的,即所谓“旧瓶子里装新酒”,赋予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代表作如历史剧《亨利四世》、悲剧《哈姆莱特》、喜剧《威尼斯商人》、传奇剧《暴风雨》等都早已脍炙人口,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艺术风格瑰丽多彩,因此有“说不完的莎士比亚”、“谜一样的莎士比亚”之说。我们高中语文教材把《威尼斯商…  相似文献   

14.
《暴风雨》情节的深层隐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研究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的原型 ,认为该剧与《创世记》的主要内容及整体结构存在着多种对应关系 ,隐含了圣经特有的“U”型叙事结构 ,贯穿着圣经着力表现的惩罚与拯救运动。这一深层结构制约着剧中人的行动及情节发展 ,具有深刻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导读】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是英国文化的象征与骄傲,是“时代的灵魂”,“属于所有的世纪”马克思曾把莎士比亚和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看做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的两个最伟大的天才戏剧家”终其一生,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9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5首长诗。其戏剧作品可分为4类,即:历史剧、喜剧、悲剧和浪漫传奇剧。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数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提出了社会、国家、道德、财产、家庭、哲学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下面所选的就是莎士比亚的不朽巨著《哈姆雷特》(Hamlet)[其与《奥塞罗》(Othello)、《李尔王》(King Lear)、《麦克白》(Macbeth)合称为四大悲剧]中哈姆雷特王子的著名独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传奇剧《暴风雨》的主题意义,分析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即面对社会罪恶时所表现的和解妥协思想。论证了莎士比亚在后期剧创作中,充分表达了那种以善化恶,以爱化仇的社会改良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批评视野下,悲剧性模仿的实质是对某种中心论特别是人类中心论思想的偏执。《哈姆雷特》剧中的悲剧性模仿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这一传统,但又呈现出异样的复杂性。本文试从自然与文明、自然与人类、自然与女性三个角度对剧中的生态观进行分析,从中析出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生态创作观的转变,指出这一转变直接影响了他后期转向传奇剧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悲剧《雅典的泰门》中,泰门以其"他人即是天堂"、"他人即是地狱"的极端性格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鲜明的非善即恶,非此即彼的理想主义者的模式;但剧作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此,泰门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诗人(艺术家)的模式,他们处在人类的边缘,清醒地注视着人性的善与恶,通过自己某种方式的决绝的献祭与牺牲来敦促人性的忏悔,以期人性向着善与美有些许的前进;泰门的模式也即莎士比亚的模式,莎士比亚的创作由歌颂性喜剧到悲剧,一定程度上即反映出他对人性认识的深化,但莎士比亚高于泰门的地方在于一种"即使身处地狱仍然仰望天堂"的诗性精神,这种诗性精神隐含在他的传奇剧创作中。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21,(1):89-93
里昂提斯是莎士比亚传奇剧《冬天的故事》中的主角,全剧围绕其性格的变化而展开,充满了《李尔王》式的宫廷阴谋和《奥瑟罗》式的情爱嫉妒,情节悲苦离奇,但以浪漫传奇剧终,既兼有悲喜剧特征与田园风格,又颇具王室特色。剧中,里昂提斯的性格经历了一些变化发展,既有冷漠、粗暴、独断、无情、嫉妒和猜疑等一面,亦有细腻、温柔、真诚一面,形成巨大张力,形象丰满。因此,本文将借助"中道"原则,展现莎士比亚为里昂提斯设计的性格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在传奇剧里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继承了以往莎剧中女性的诸多优点,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但莎剧中的女性始终没能摆脱"既定"的人生结局,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历史环境对人物生存状况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