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小学美术欣赏·评述教学的目的要求欣赏·评述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部分,其教学目的与美术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具有美术教学的共性。通过欣赏·评述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与美术教学其他课型比较,小学美术欣赏·评述教学又具有它的独特性。小学美术欣赏·评述教学是以小学生为主体,美术作品为客体,教师为桥梁,使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  相似文献   

2.
《景趣·情趣·理趣——读中学语文中的四篇宋代游记》运用对比手法浅论四篇游记,四篇游记都是千古名篇,除《醉翁亭记》侧重写景外,其他三篇均以尚理为主,写法各具特色,融景趣、情趣、理趣为一体,具有巨大原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景趣·情取·理趣--读中学语文中的四篇宋代游记>运用对比手法浅论四篇游记,四篇游记都是千古名篇,除<醉翁亭记>侧重写景外,其他三篇均以尚理为主,写法各具特色,融景趣、情趣、理趣为一体,具有巨大原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由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歌剧在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中的一部杰作。在这部歌剧中,音乐语言具有了新的通俗性与个性化的特征,以音乐对人物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本文对该作品中进行综合分析,将该剧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全方位地阐述。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新疆作家协会理事、新疆大学美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邢煦寰撰写的《美学:引论·撷论·评论》一书即将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有对美学基础理论的深入浅出的阐述;也有对美学争论问题的深入独到的思考和探索;还包括运用美学方法对文艺创作与现实审美现象的钻研与评论。是一本兼采众长而又自有开拓的美学专著。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院校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奇教授为该书撰写的序言指出:“本书所收的文章中,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人与人的相逢是凭机缘的造化。想来,人与书的遭遇亦是如此吧。《到绿光咖啡屋·听巴赫·读余秋雨》,一个简单不做作,却极富韵味的书名。起源于一张巴赫的CD,便有了一本关于读书、听音乐,关于看电影、喝咖啡,关于跳舞,逛美术馆的书。在文字中可以读到音乐的故事,透过音乐可以聆听到文字的交响;从咖啡里品出电影的画面,在电影里闻到咖啡的余香;在舞蹈中能领略到美术的意蕴,在美术中能触  相似文献   

7.
情趣·情感·情绪——阅读教学课堂调控初探黄桂林从系统论角度看,阅读教学是诸多因素构成的统一体,为寻求教学双方默契配合、和谐统一的教学意境,以优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加强教学调控。本文试就课堂教学中“情趣”、“情感”、“情绪”的调控做些阐述。...  相似文献   

8.
学习·借鉴·创新──浅谈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白亚琢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活动历来都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最棘手的一个环节,主要表现为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往往处于“无事可做”或“有事想做而不能做”的境地。那么,如何使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由消极接受转为积极参与呢?...  相似文献   

9.
一、艺术与幼儿 艺术领域包括音乐、美术两个部分。艺术与幼儿有着奇妙的“缘分”,这种“缘分”来自艺术与幼儿有着某些共同特征。 (一)艺术活动促进幼儿视听感官发展。 音乐是听觉感知的艺术,美术是视觉感知的艺术,舞蹈是视觉、听觉、动觉共同感知的艺术。而感知觉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五·四”学制系列教材。这套教材包括小学、初中共21个学科。小学8科: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劳动。初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著名画家、巡回画展协会的组织者、美术评论家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科依( )1837年出生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市一个生活不富裕的小市民家庭。自幼喜欢绘画和看书。16岁时在哈尔科夫一个照像师那里学修版。1856年转到彼得堡,给一些优秀照像师修版。第二年考入  相似文献   

12.
学科综合,展开想象。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活跃教学气氛,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音乐与美术的相融合,丰富了原来的美术课,活跃课堂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开发智力。如今提倡的课程整合所提到的艺术课程即音乐教学与美术教学的艺术融合。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结合,让音乐成为理解美术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可让学生从音乐想象中画出美好的画面,想象美好的意境。通过视听的巧妙结合,既能让学生感受美好,又能让学生愉心悦情。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能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突出学科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音乐美术学科同属艺术教育,两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它们都是借助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学使音乐、美术学科巧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促进学生艺术素质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4.
学科综合,展开想象。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活跃教学气氛,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音乐与美术的相融合,丰富了原来的美术课。活跃课堂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开发智力。如今提倡的课程整合所提到的艺术课程即音乐教学与美术教学的艺术融合。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结合,让音乐成为理解美术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可让学生从音乐想象中画出美好的画面,想象美好的意境。通过视听的巧妙结合,既能让学生感受美好,又能让学生愉心悦情。  相似文献   

15.
从"历法体例特征"、"因果关系特征"、"引用艺术特征"三方面,论证<诗经·豳风·七月>一诗中以夏历记月为时间信息符号指事的诗句为上古(周以前)的农事谚语,确立<七月>为"上古农谚范本"的论点,试图在理论上走出<中国文学史>"上古歌谣少实例"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董海 《考试周刊》2013,(69):182-182
培养学生的美术形式语言是美术欣赏课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形式语言,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燕山大学高教课题“外语教学知识·能力·素质三合——培养模式”的前期研究结果,主要是对外语教学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三合——培养模式的前瞻性理论探讨,其核心是有关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包括语言素质和文化素养两大部分。全文由四部分组成:①外语教学现状分析;②关于借鉴国外教育学界主流教育模式问题;③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因素;④外语学习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适应学生发展,分段设计过程的思想。第一阶段(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开设唱游·音乐与造型·美术,体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唱游·音乐以趣味化游戏方式开展音乐活动,融合演唱、演奏、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戏剧表演多种表现形式。与此同时,艺术课程标准要求1-7年级以传统的音乐与美术学科为主,并有机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1891年4月23日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松佐夫卡庄园。他的父亲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和彼得罗夫-拉祖莫夫农业大学,后来应聘在地主松佐夫的南方庄园里任管家。母亲是一位非同寻常的妇女。对儿子的教育和培养完全由她一手包揽。她密切监督儿子的音乐和外语学习,从不让儿子有一天停止练琴和锻炼想象力。童年时有一件事给普罗科菲耶夫留下极其深刻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要点解读中指出:幼儿的艺术感受是指幼儿被周围环境或生活中美的事物或艺术作品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能力[1]。如果说每个幼儿的心中天生隐藏着一颗音乐的种子,那么丰富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真切的情感体验等音乐感受力则是让音乐种子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而绘本凭借文学和美术等综合艺术特点,以其独特、趣味、非凡的魔力深深吸引着幼儿,成为促进幼儿音乐感受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绘本音乐教学应运而生,旨在借助绘本,利用音乐、美术、文学这三种艺术形式之间相关、相同、相联、相通的情感因素与审美要素及表现手法[2],提升幼儿音乐审美情趣,推动其音乐感受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