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与政治的不稳定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强大的政党对社会的政治稳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范围考察,各先行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运动急剧推进的时期,政治都呈现稳定状态,而现代化运动命运多舛的国家和地区则往往伴随着暴力冲突与社会政治的动荡。本试图探讨政治稳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在没有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里,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容易导致政治的不稳定,反过来,政治的不稳定又使现代化进程发生中断。政治稳定对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又推动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政治可持续稳定是在政治稳定中进行政治改革,通过政治改革维护政治稳定,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政治可持续稳定必须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政治稳定理论是我国保持和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既有许多有利的因素,又面临着挑战。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持政治稳定局面,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政治稳定,首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其次要保持立国原则的稳定和执政党的稳定;再次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最后要对公民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思想稳定。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稳定、经济稳定与社会稳定是辩证统一的。政治稳定是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核心;经济稳定是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稳定是政治稳定和经济稳定的条件。它们既相互依存,又互相促进,适应并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政治制度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极具实践智慧的制度安排,在现代化的背景中与政治稳定有着极大的相关性,这种土地制度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其所需的政治稳定。尽管一般认为现代化会产生不稳定,而现代性才能导致稳定。  相似文献   

7.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政治参与既可以带来政治稳定,又可以带来政治不稳定。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政治参与中影响政治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多角度地影响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心理,才能创设稳定安宁的政治环境,保证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稳步有序。  相似文献   

8.
作为沉淀大量传统因子并不断处于边缘地位的农村,是影响现代化进程中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而著称的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其著作《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说过一句名言:“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来说,农村是个变数:要么是稳定的根基,要么是动乱的根源。”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农村的稳定对于全国的稳定,对于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在1980年代指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中国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同时,中国社会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如何正确面对当前的形势,认真分析总结,找出一条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方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社会稳定需要政治稳定作保障,因此如何建立及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秩序就成了一切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建立公正的合理的政治秩序,推进我国的社会稳定,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全面建设的宏伟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认为,影响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有现代化所引起的政治参与水平和政治制度化程度之间的比例失调,以及现代化进程的速度等。为对此理论观点加以证明.亨廷顿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和现代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为消除这些不稳定因素.推动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亨廷顿强调必须借助于革命或改革手段,并密切注意政党和农民对政治稳定的作用。亨廷顿虽然看到了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问题.并为谋求政治稳定提出了某些有价值的思路。然而.亨廷顿的阶级立场使得他没有能够弄清楚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的实质所在,当然也无法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其研究重点大都局限于局部与微观方面。笔者认为我国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微观社会资本,而在于宏观社会资本的严重缺陷,而后者最大的问题又在于社会信用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2.
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高风险的社会,要提高社会安全度,就需要分析和防范潜在的风险。社会风险因素来源较多,其中包括初级社会群体。建立更加安全的社会,需要建设更为健全的初级群体。  相似文献   

13.
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社会秩序论主要是关于社会结构和维持的问题,核心是社会和谐;社会进步论主要是说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问题,他认为人的理性决定社会变迁和发展,人类理性发展的“三阶段”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  相似文献   

14.
信息在社会中的合理流动,已成为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稳定不仅包括信息流量的稳定,同时还包含信息结构的稳定和信息内容的稳定。信息稳定界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适时、适量地在社会中以科学的结构和真实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流动,并与整个社会信息的需求相协调,信息的流动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涂尔干:社会的失范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尔干把社会失范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社会解组的危险、反常分工对社会团结的破坏作用和有机团结受到威胁;而重建社会秩序,应该建立一种与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道德体系,即建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的最高层次的道德,建立家庭、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的中层道德以及建立个体自我约束的微观道德。涂尔干的社会失范与重建思想对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受到价值观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价值观念主要取决于政府对于不同发展目标重要性的判断与社会福利内容的解析,也受到一国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则决定了一国实现公共福利目标的层次与范围。在严明的法律体系保障下,才能保证社会保障措施的顺利实施。我国应根据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考虑确立社会保障的基本法。  相似文献   

17.
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养老、失业、医疗等方面相继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起一套统一、规范、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社会问题思潮,从近代的社会救济到现代的社会福利主张,从孤立的社区实验到民间的社会组织实践,以及相应的社会立法进行回顾和评析,既是为了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更是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增强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9.
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法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予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在法律制定、框架设立、司法监督、实施效果等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法律体系,需要从加快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制定相对独立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与社会福利政策处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正处于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本从什么是社会工作,谁是中国社会工作,中国为什么发展和如何发展社会工作的角度,首次全面探讨了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政策议题,以期为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提供现代的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与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