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东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制深受西方法律化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法律体系解体了,但传统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仍然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法制现代化绝不意味着西方化,而应当是“西方化”与“本土化”张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文化“示范效应”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示范效应”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乐传永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和运动,在时间上前后绵延几个世纪,在空间上从西欧开始逐步扩及到全世界。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现代化早于中国,至目前总体水平也高于中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在这一特定意义上其实也可以称为“西方化”(区别...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术界在研究中国近代史中使用了三种基本模式,即“冲击—回应”、“传统—近代”和“帝国主义”模式。其前提建立在西方是先进楷模,其内部存在着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的假设之上。他们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道路就是全世界所走的道路,中国只有全盘西化才能走向现代化。三种模式的核心就是西方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西方化”是伴随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长期发酵逐渐升级演化为一种“迷思”的,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然而,通过对时间属性、空间属性、价值属性和总体属性的四重理论把握,都充分表明“现代化≠西方化”。立足中国实际,中国式现代化更是用实践彻底地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深刻透析“现代化=西方化”这一迷思的生成演化、内在悖论对于看清这一“迷思”的实质,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合理性、主体性和超越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伊朗是在沦为半殖民地以后,被迫启动现代化的车轮,伊朗现代化的第一阶段是西方化,即模仿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局部制度。巴列维王朝建立后,礼萨汗争取了国家独立和统一,伊朗进入了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即民族化、世俗化、西方化全方位的现代化建设。伊朗的社会生活世俗化、教育文化普及化、经济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取得了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文学“彼得堡-莫斯科”题材是俄罗斯思想有关“现代性”思索的重要载体,是审美把握这两座城市文化编码的重要途径。它以鲜明的“俄罗斯化”特征,艺术地折射了300年来俄罗斯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关民族性与现代性、信仰与理性、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徘徊与选择。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进程的主旋律。二战以来特别是“冷战”之后,学界关于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认为现代化或现代性是“一元”的霸权主义偏见,逐渐被日益多元化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现实格局所否定。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道路有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同时也涉及现代性的理念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既吸收西方现代化的优势,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风格,与艾森斯塔特提出的“多元现代性”之间存在紧密性和相似性,前者是对后者的确证和超越。以艾森斯塔特“多元现代性”视角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现代性的方案,一方面有助于解答现代化或现代性究竟是一元还是多元的困惑,走出“现代化=西方化”“现代性即西方性”的迷思;另一方面有利于创新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道路,以新的视角探寻中国式现代性方案的独特优势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文明的宏大图景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内涵演进—特征深化—未来启示”的发展脉络,立体化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进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表征出“西方化—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递阶式内涵演进,呈现出渐进接续、独立自主、全面协调、人民至上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具有重要启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真理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批判性与构建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全面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演进,科学凝练其历史演进的鲜明特征,深度总结其历史演进的经验启示,有助于持续焕发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从事的现代化比较研究中,传播论与非传播论两种学术见解的分野十分引人注目。传播论以罗斯托和帕森斯为突出代表,主要认为现代化过程就是西方特别是美国文明的传播过程:现代化=西方化=美国化。非传播论者则认为现代化主要是各个国家自身在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各有特点,不可能是西方化或美国化。本文上篇主要对持非传播论的布莱克学派和巴林顿·摩尔的见解加以评述,并以此为参照系,在下篇中,就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选择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唐克胜 《职教论坛》2003,(16):61-61
现在中文文献和报刊杂志中经常见到“化”字结构,如“现代化”、“民族化”、“多样化”、“西方化”、“社会化”、“私有化”等等。“化”字结构是一个受西方语言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词缀(张维为著:《英汉同声传》,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加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构成一个名词或动词。按照英语的构词法,翻译这些“化”字结构时可直接在后面加上-ize或-ization,如“经济全球化”可译为economicglobalization。其它例子还有:“商品化”、“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专业化”(specialization)、“现代化”(modemization)、“自由…  相似文献   

11.
论陈序经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序经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陈序经把西方文化当作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世界标本,把全盘西化看作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以简单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去裁量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复杂的文化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偏颇、片面的.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争论中,胡适提出了“全盘西化”口号,其真正目的是想通过对古老的中国文化进行改造,使之能够真正融入到世界进步潮流中去。不论是“全盘西化”还是“充分现代化”、“充分世界化”,其内涵都是科学化、技术化、民主化。“全盘西化”在用词上存在缺陷和弊端,它被“现代化”所替代是历史的必然,“现代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主题与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蒋梦麟对于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有一定的贡献。从大清王朝的末代秀才到留美博士,成为他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他鼓吹西化,曾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但又并非全盘西化派,也曾主张中西学两者融合,寻求互补等;在教育上,他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现代教育基本体制的确立,用心良苦;他崇拜杜威,倡导实用教育等新思想;他还倡导节育等,这些也都体现了他的新潮理念。  相似文献   

14.
胡适的“全盘西化”是建立在“文化惰性”理论之上的改造中国旧文化的一个手段,是面对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文化建设道路的选择。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即以“极端”全盘西化的手段实现“中国本位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传统哲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复古主义,二是全盘西化,三是折衷主义。此三种观点均有偏颇。现代化首先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解决传统哲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应从传统哲学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出发,把传统哲学与现代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清王朝摆脱困境、谋求"自强",奕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以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又通过添设天文算学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他还积极支持派遣留学生以猎取西学的真经。奕讠斤在洋务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启蒙和示范作用,他率先吹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清王朝摆脱困境、谋求“自强”.奕訢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以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又通过添设天文算学馆以学习话方科学技术,他还积极支持派遣留学生以猎取西学的真经。奕訢在洋务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启蒙和示范作用,他率先吹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号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中学”与“西学”的论争是贯穿始终的课题。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以后,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据各自的出发点,在“中学”与“西学”方面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论争。这场论争增强了人们向西方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加速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破产和崩溃,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成为中国人民追求、奋斗的目标,并深刻影响到中国的历史叙事.中国如何要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去掉现代性中的不利因素,抵御西方的"现代性的入侵",构建民族的主体性,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现代化的路子.从洋务派到清末的新政,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近代中国进行了各种现代化的尝试,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遭遇.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对现代化进行文化反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创造性阐释;一方面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探索政治现代化的途径,建设以法治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进程,构建现代化的现代理性精神,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文化上的新保守主义的风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价值受到一部分学者的质疑。分别出于新启蒙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文化立场的学者,围绕对"五四"的历史价值评判,各执一端,针锋相对地对20世纪中国的激进与保守两股文化思潮的历史功过进行了阐发。对"五四"的重评,包含了学术界诊断中国历史文化症结和引导当下文化走向的强烈诉求;体现了在全球化时代,学术界对如何化解启蒙与保守、西化与民族化之间的间隔,寻求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