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反科学内部构成的分析,指出现代反科学思潮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反科学,它的主流是反对滥用科学和反对科学应用的负效应,它是对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社会功能的反思,是符合科学精神的。  相似文献   

2.
回溯一门学科的诞生过程,对于从整体上把握该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年轻的分支之一,促成其诞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培根、孔德等哲学家和思想家对科学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开戗性研究,贡献比较突出。尤为重要的是,知识社会学为科学社会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提供了范例、输送了人才等。科学社会学两大研究传统的奠基作分别是默顿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反讽科学”是霍根在《科学的终结》中反复论述的一个主题,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实证科学而言的,是“思辨的、后经验的”,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它根本不是科学。从实证科学的角度看,霍根不是一名反科学的尖兵,而是一个科学捍卫者。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人文性在西方反科学思潮的洗礼中突现出来,科学飞速发展的事实对西方以人文主义为尺度的反科学思潮进行了有效的反击,迫使西方反科学思潮的转向。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彰显出人的创新本质;现实社会发展中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互动更加显现出科学所具有的人文向度。  相似文献   

5.
正如任何事物在其存在和发展中都存在主流和支流乃至逆流一样,在《周易》热中,也同样如此。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某些组织、人员,这些年来不是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周易》,而是用非科学乃至反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不是尽力发掘和弘扬它的精华,而是专门挖空心思地去宣传它的糟粕,甚至别出心裁地炮制和兜售新的糟粕和迷信,造成相当大的危害。为此,再次呼吁和强调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周易》,是非常必要的。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周易》,就是倡导并坚持客观的、历史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李震 《益阳师专学报》1997,14(3):115-117
重视和加强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师范的科学教育不能以功利主义的指向,仅仅反科学作为现成的、有用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教给学生;而应以人文化为指向,仅仅把科学看作人类的精神文化,重视科学对个人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站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认识科学。‘  相似文献   

7.
科学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科学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其与社会其他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本文仅论及自然科学的科学学问题。1936年,波兰学者M·奥索夫斯基提出了“科学的科学”观点。1939年,英国科学家J·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明确阐述了“科学学”思想,这个新的科学流派开始形成。我国近几年来也重视了对科学学的研究。科学发展史的事实充分证实了J·贝尔纳的预言,科学学“乃是21世纪下半叶的伟大创举”。现今科学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仅仅开展科学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是…  相似文献   

8.
与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进行斗争,除了需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大力普及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精神不仅要把科学精神作为灵魂和主线渗透、贯穿到知识的普及中去,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下基本途径:引导群众参与科学实践;反思科学知识;熟悉科学发展史;推进教育改革;防范科学主义等。此外,普及科学精神还有一个社会环境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现代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骆建江 《科学教育》2005,11(6):25-26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总目标,科学素养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要素的综合反映。而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特别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新课程《科学》在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现结合浙教版7年级《科学》第一册第二章《常见的植物》中的《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以下简称“蝴蝶”)这一节为例来谈指导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问题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伪科学、反科学、唯科学、学术腐败、混乱观念泛滥成灾的现实条件下,更从反面提高了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采纳贝尔纳的科学传播理念,探讨了科学传播的内涵及其与科学普及的关系,认为科学普及应在科学传播事业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若干先进工业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反科学”思潮,这种思潮逐渐波及第三世界国家,几乎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反科学”思潮。本文试图从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唯科学主义之弊端,阐释这一现代“反科学”思潮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大约一年前在北京举行的科技普及与科教兴国研讨会上,科普大师们就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反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科学与迷信,以及新闻的性质与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热烈讨论。大家对所谓“科学文化人”最近提出的若干“科普新见”给以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大体上经历了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等几个阶段,尼采以视角主义为杠杆,以人类生命为目的,以不贬损正当的科学理性为前提,对实证主义科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从而开训了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反科学主义的思潮,尼采的反科学主义思想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自币也存在偏颇之外,构建历史理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育与人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始终在科学和人的两极中摇摆。目前,由于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不少人选择了人教育的取向,甚至出现了反科学的倾向,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现有的物质明和精神明还不能保证普遍的个人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具有人精神的科学教育应为我国教育的首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胡明复是我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与科学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早年留学美国,是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为科学社的发展和《科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重视科学的社会功能,宣扬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并且躬行实践,积极投身于科学教育。他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推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基于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在教学中贯穿科学课程的新理念,方式之一是在科学教学中不再停留于对传统知识的继承与传播,而是更加关注新生知识,关注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精选其中对学生生活意义重大的内容,注重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也就是科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8.
伪气功的反科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功是一种保健运动,对人体健康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有人夸大气功的作用,并使其神化,违反科学原则。本文通过对伪气功的反科学特征分析,认为伪气功是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在《科普法》中是否应删除“伪科学”一词,之所以近来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争论热点,与这一讨论实际上聚焦了我国社会环境良性建设和学术环境良性建设中的诸多重大的冲突因素大有关系。如果“伪科学”问题值得法律关注。那么应当在《刑法》和《教育法》中进行设置。在《科普法》中出现匪夷所思。“伪科学”一词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常见提法。没有准确定义。一些新的科学理论最初也被冠以“伪科学”受到某种势力的打压而难以得到承认和传播。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更是法律所没有能力判断的,因此在法律中删除“伪科学”一词具有合理性。一是并不影响法律对以任何名义恶意欺骗的犯罪进行打击和惩罚;二是保持了法律的纯洁性和理性原则;三是维护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认识自由、思想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由于科学认识理性尚未在中国完全建立,一方面有些人科学认识理性素质低下。对现代科学成果盲目质疑。幼稚地宣称有“最新重大科学成果”发现;另一方面有些人以打击“伪科学”为名,不自觉地对科学创新活动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资源持错误的虚无化的态度。成为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只有培养公民的现代哲学认识理性和现代科学认识理性。才能够逐渐消除我国科学创新领域出现的这些低级现象,形成真正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使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得以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20.
马尔凯是当代有影响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他的《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是其代表作。他在书中批判了传统的知识社会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认为科学内容不能作社会学分析的观点,强调科学知识并不处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其内容也受社会和化因素的影响:他还对科学作了较为详尽的化解读和简略的社会语境分析,并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