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考试》2007,(Z1)
主要中考改革体现于"一个改革、三个突破":改革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依据的做法。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学业考试的成绩要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不公布考试分数。高中学校招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省将进一步深化初中毕业生升学(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改革。在课程改革实验区,要改变以往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争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在非课程改革实验区,要进一步发挥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2003年开始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解决了"唯高考分数是取"的评价单一性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在分析试点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2011年后教育部提出加强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多渠道探索并完善考核内容与形式,规范程序,合理控制规模,严格管理,推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自主选拔录取15年的探索,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日臻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6,(9)
不再仅以分数论英雄2006年起,广州全市初中毕业考试、高中学校招生不再以过去分数简单相加为标准,而是按国家新课改要求,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加综合素质评价来录取。广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分考试、考查两部  相似文献   

5.
声音     
推行一年多次考,让高考人性化 ——一次考试、一次录取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考试组织的风险极大.出一点纰漏,就将影响所有考生和所有学校的录取,这迫使考生们长期训练.把自己变为考场高手.也导致高考作弊疯狂;其次,单一的分数评价.一次考试成绩.也不利于大学全面评价一名考生.招收适合自己培养目标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宣武教育》2005,(4):45-45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7.
今年深圳市高中招生考试有重大改革,参加中考的3万多名考生,考试成绩只分A 、A、B 、B、C、D6个等级;高中录取除中考分数外,首次引入综合素质评定;高中学校向招生主管部门申请本校对等级录取的具体要求后,可相对扩大招生自主权。为保障中考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一做法去年已在深圳  相似文献   

8.
《教师博览》2008,(5):16-16
今年全国省级或地市级中考命题单位都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要分别命制“大纲卷”和“课标卷”,而是只命制与新课程改革相一致的“课标卷”就可以了,这意味着作为新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与保障措施的中考改革已经由实验阶段正式全面推开。纸笔测试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方式、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等级制表达、中考试题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查为主、高中录取不再以各科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中考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一、改打分数为综合评价学生到学校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绝不仅仅是为了中考、高考的分数。上学追求的是全面发展,而不是高分低能。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不能迷信考试,只信考分。而摆脱这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一、改打分数为综合评价学生到学校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绝不仅仅是为了中考、高考的分数。上学追求的是全面发展,而不是高分低能。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不能迷信考试,只信考分。而摆脱这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2.
高峰 《河北教育》2011,(7):36-37
澳大利亚:改变一考定终生 澳大利亚首都区10年前取消了会考制度(相当中国的高考),改为以学生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标准。这样就避免了偶然性,突出了平时学习的重要性,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2009年4月29日,济南宣布从2010年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用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取代原中考文化课考试成绩,高中阶段学校将根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新生。这一变化将改变原中考“一考定终身”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中考不评分数改论等级,通过高中自主招生、初中学校推荐等途径使学生顺利升学。——题记2011年,山东、云南、江苏、陕西等地陆续推出的中考改革方案,意在通过多元的综合评价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伟 《天津教育》2014,(7):45-4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近些年,教育部和各省市围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多种尝试,普通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春季高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改革形式应运而生,尤其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6.
事件     
《上海教育》2009,(5):5-5
中招:原有的“推优生”和“自主招生”办法被整合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办法,即在初中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荐的基础上,由招生学校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情况和推荐(自荐)意见自主择优预录取,学生参加中考后正式录取。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其中推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30%,自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10%(面向全市招生)。  相似文献   

17.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对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高中学校特色发展、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高中招生录取时困难重重:责任方遭遇评价指标科学性不够、操作困难,评价结果可靠性、公平性备受质疑的困境;使用方遭遇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发挥作用有限的困境;管理方遭遇政策实施者偏离政策原本意图,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系失衡、合法地位未确立的困境。为此,应转变传统考试评价观念,确立综合素质评价育人新理念;转换传统评价思路,基于学生的不同背景进行整体评价;明晰政策规定,让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招生录取“硬挂钩”;加快综合素质评价配套制度建设,加强对政策的解释宣传。  相似文献   

18.
关成刚 《中国考试》2023,(10):38-45
新中国中考在1949至1965年间酝酿、形成并逐步规范,但于1966年被取消。“文革”期间,高中招生考试曾在1973年前后短暂恢复;初中毕业考试实际上可能长期存在,且基本为各地区学校自行组织。改革开放前中考改革主要形成了两方面历史经验。一是中考元属性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在现有中考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并适度淡化考试的重要性,使之成为高中招生录取、初中学业评价的合理依据之一,应是中考改革的正确方向。二是中考技术性改革理应根据国家与社会需要因势而动、积极推进,并依据主要矛盾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9.
高职单独招生(简称高职单招),是高职院校根据专业需要自主设置考试科目、自主命题、自主考试和评卷,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一种招生形式。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经招生学校考核合格并录取后.将不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及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相似文献   

20.
所谓“末位淘汰”,对于学校就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测评,得分处于同类学校末位的,校长即免职;对于教师就是如果其所任教科目在考试中学生成绩低于同年级其它班级而倒数第一的,则扣发工资、罚款,不予聘用。这种制度评价一个学校时,虽然所列项目不少,如师资培训、勤工俭学、教育科研,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考试成绩,包括期中、期末统测、中考、高考升学率以及主管部门临时抽测等,简言之学生“分数”决定了校长命运。而对于教师,学生分数更是唯一指标,如某学校订了这样的“教育质量评估方法”:每学期举行四次考试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