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东铁路是沙俄依据《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的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管理。“九·一八”事变后,苏联为了维护自身的边境安全,单方与日本、伪满洲国就让售中东铁路问题进行多次谈判并签订了《苏满关于中东铁路转让协定》。这不仅违反了中俄协定,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且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步伐。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沙皇俄国是其中最疯狂的一个。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屈服于沙俄的压力,让地筑路,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日俄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从沙俄手中夺得中东路,使中东路问题更加复杂化。辛亥革命后,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都没有解决中东路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谈判,以“共管”的名义,使中国空享主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抵制了苏联外交政策中的大国沙文主义,终于将中东路收归国有,从而维护了中国主权  相似文献   

3.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试图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改善其外交环境,但中苏两国的建交过程因中苏两国国内形势变化及列强干涉等原因而充满曲折。1923-1924年间,中苏两国进行建交谈判,问题涉及中东铁路、治外法权及租界等旧俄在中国侵夺的权益。列强为自己的利益再次对中苏谈判进行了干涉,谈判一度陷于停顿。最后,两国于1924年5月31日签订了协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中苏协定,中国收回了部分主权与利权,但对于中东铁路及外蒙古问题仍留有悬案。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筑的横贯东三省的中东铁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之一,是沙俄政府通过《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攫取的一项特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但真正清理这些特权时却是另外一回事,特别在归还中东铁路上只答应“另行签订使用中东铁路的专门条约”,并于1924年与中国北京政府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和《暂行管理中东路协定》,以“中苏共管”的方式保留了这一特权。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谈话中指出:“十月革命后(苏联)也还有侵害中国的事情,例如黑瞎子岛就是1929年苏联从中国占去的。”①以往人们一般只知道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超过15O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面对十月革命后苏联侵害中国领土主权的事情却不甚了了。本文拟对苏联从中国侵占黑瞎子岛的概况,重评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不妥之处,谨清指正。黑瞎子岛是在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中被苏联占去的。因此,这里得从中东路事件说起。1928年6月1日,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北伐军分三路由津浦、京汉、京绥等线大举向京津全面推进,控…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苏俄政府对两国的中东铁路政策及其转变,可以得出:一、苏联对华政策的总出发点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但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则更多地考虑本国的民族利益;二、在中东铁路问题谈判中,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苏联的国内形势、北京政府对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态度,都影响着中东铁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中东路事件”是伴随中共党内“托派”问题形成的重大历史事件。本文指出:中东路事件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党内“托派”问题产生的“契机”,围绕中东路事件产生的中共党内“托派”问题,与苏联共产党内的“托派”问题,在实质上有很大区别;中共党内“托派”问题的产生,是中共党内及共产国际和中共之间所产生的不同意见,渗入了苏联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后产生的,明确地说,陈独秀对中东路事件的正确认识,影响了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意志在中共党内的体现,特别是影响了苏联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实现,这是中共党内“托派”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1937年《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背景及原因,指出苏联与中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及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除了其对中国正义事业支持的国际主义出发点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通过支持中国国民政府的抗日战争,阻止日本“北进”计划的实施,避免苏联在“二战”中陷入两面作战的局面。由于苏联“灵活外交”具有民族利己主义的一面,才会有苏联后来不顾外交信义,与日本签订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苏日中立条约》的外交举措。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1937年《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背景及原因,指出苏联与中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及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除了其对中国正义事业支持的国际主义出发点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通过支持中国国民政府的抗日战争,阻止日本“北进”计划的实施,避免苏联在“二战”中陷入两面作战的局面。由于苏联“灵活外交、具有民族利已主义的一面,才会有苏联后来不顾外交信义,与日本签订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苏日中立条约》的外交举措。  相似文献   

10.
尽管毛泽东一再试探和要求,斯大林就是不愿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而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更不想归还中东铁路。但由于中国领导人的据理力争,鉴于当时冷战的国际形势和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的战略利益,斯大林经过权衡利弊最终转变了态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国情,借鉴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的成败得失,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这些探索的理论成果,对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为新时期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拓展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是苏联所有领导人中在位时间最长的,而他所领导的时期又处于苏联的早期,他的许多思想和理论对其以后的苏联领导人影响很大,特别是他的民族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他的民族思想和理论的核心是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实践上就表现为对苏联社会众多民族利益的漠视和损害。导致民族积怨越来越深,民族根源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这一行动对于加速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提前结束战争,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苏联出兵中国是其国家利益的需要。对于苏联出兵中国的真实目的,确实有待商榷。而深刻解读苏联的远东政策,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揭开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真实面纱。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4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苏联从民族利己主义出发,步英、法之后尘,推行了一条苏联型的绥靖政策。在列举大量史实的基础上,探析苏联型绥靖政策出台的背景、特征及其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苏联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中、俄双方近年公布的文献档案材料,对中国解放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政策的矛盾性和变化作了新的分析,指出苏联对中国解放战争有过一定支援,但由于苏联领导人过高估计美国力量、过低估计中国人民力量,确首对中国革命有过限制和妨碍,中国革命是在冲破苏联领导人的限制之后取胜的。  相似文献   

16.
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方针,对我国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表现为:翻译苏联教育的理论著作和教材,邀请苏联专家担任教育部顾问、学校的顾问和教师,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建立新型学校,派遣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等等。苏联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强调教育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重视教育、教学、教养在共产主义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苏联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制度、教学模式以至教学方法被全盘接受,完成了本土化,而且有所发展,并未因为来自左的方面的批判而有所改变。中国现在的教育传统,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内核外.还融入了苏联教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俄面对内忧外患的处境,采取了积极的对华外交政策。苏俄对华外交政策经历了一个由联合吴佩孚到联合孙中山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使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成为加强苏俄同孙中山联盟的决定环节。经过多方努力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建立,然而由于苏俄对中国革命的实情不了解,过分重视国民党而轻视共产党,因而注定了国共合作破裂的结局。通过分析苏俄对华政策的转变,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一些错误指示和民族利已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起了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检察制度在国家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始终处在重要的位置上。中国检察制度的演进与发展除了自身的内化之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融合并借鉴了包括前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法系、英美和大陆两大法系的检察制度特点。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法治进程的推进,中国检察制度中法律监督缺乏细化、检察权地方化倾向、检察经费保障和一体化建设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中国司法现状提出建立强制侦查法定原则、检察权省级以下运行一体化、检察公益诉讼、检警合作型侦诉制度的改革措施和意见,力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保障执法为民的宗旨落实在检察事业中。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抗日问题上,中苏两国的民族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因此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的许多苏联志愿者能够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有机结合,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不过,从现代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无论以"无私"或"自私"去评价一国的外交政策,都是不适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