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数学味"的课堂实质就是要体现数学的学科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实现"数学味"的课堂,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研究教材和课标,寻找"数学味"的配方;关注思维和过程,感悟"数学味"的魅力;渗透思想和方法,领悟"数学味"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数学味,浸润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满"数学味"的课是让教学语言指向数学思辩的课,是让学生表面寂静而内心热烈的课,多留下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思想的课。  相似文献   

3.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0):18-19
恩格斯曾经精辟地指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和数量关系。"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正视一个事实——数学对象描述形式的高度抽象性。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的形象思维为主。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非就没有注意到小学生的思维实际,但价值取向是指向学科特点,所以,尽管有生活形象向数学抽象演绎的过程,但知识的传输性十分明显;新课程强调生命课堂,强调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与资源的整合,价值取向明显指向"以学生为本"。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然要负载学生的数学学习任务,学习数学就意味着学生能够从给定的具体情景中识别并抽象出数学概念、数学法则和计算方式,能够做数学,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许多著名教师在实践新课程中,发出了在注重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的同时,要突出"数学味"的呼吁。那么,怎样求得"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契合呢?卢秀娟老师获得省竟课一等奖的"升与毫升"一课,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4.
数学本质是数学的核心价值,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与核心来教好基础知识,防止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呢?下面,结合几个课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一、透过生活现象,关注数学本质在新课改理念下,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从理念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了教师追逐的目标。但我们发现,有些数学课堂教学加入了"生活味",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本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5.
教学改革不变的主题是关注课堂,关注数学课堂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而关注学生的学习必须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如果课堂上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那么,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就不会是一句空话。数学思考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只有突出数学思考,我们的课堂才有异于无根的浮萍,才会飘散出浓浓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常听说某节数学课很精彩,某节数 学课很有“味”。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一节数 学课上得精彩,上得有“味”呢?我细细地琢 磨了一下,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从事 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探究数学问 题,在数学活动中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 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独特 的文化魅力。也就是说,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体现出三“味”——探究味、应用味和文化味。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承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听数学"到"做数学",继而"研究性学习数学",这已是目前数学教学的重要取向.笔者在高三复习课中利用几何画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而,数学教学必须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某种角度讲,数学是乏"味"的,教师如何将数学教出"味",使学生喜欢数学、乐学数学,愿意参与数学活动,这一点应该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用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一节课中教师设计的数学活动,必须紧紧抓住所提数学问题的主要特征,并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类比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探索"之火和"研究"之火,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展开,才能上出浓厚的数学味.以人教版《数学(选修2-2)》第2章阅读与思考"平面与空间中的余弦定理"的教学为例,考虑到"阅读与思考"的课型特征,笔者设计了课前、课内和课后阅读3个环节,并根据学生已掌握初步的类比思想方法的现状,从平面内的一个简单命题出  相似文献   

10.
程丽华 《辅导员》2012,(6):46-47
本学期的听课调研中,当我有幸听了全国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观摩课"搭配"后,心中一震,豁然开朗。课堂上,吴老师引导学生从乱到全,从随意搭配到连线,最后到列式计算,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数学味浓厚。特别是吴老师的一句"这节课难道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六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不是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激起了我的共鸣,引发了我的思考。是的,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正是应该把简单的知识上得"不简单"!  相似文献   

11.
李卫红 《四川教育》2007,(10):20-20
如何在朴实的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一直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卢老师执教的"升与毫升"一课,在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方面体现得非常充分。一、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把学习探究的时间还给学生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建立1升、1毫升的表象,沟通升、毫升与立方分米、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现生活化的同时提升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具有"生活味"的同时更具有浓浓的"数学味",实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在关注数学情境的"生活化"和"数学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数学知识的内在生命联系,尊重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和拓展性,寓知识发展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数学萌芽、生长和变化的演绎过程.有效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云  邓玉辉 《中国教师》2008,(23):23-24
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不可避免地,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走入了"生活味"过浓,"数学味"缺失的误区中。"生活味"过浓直接导致了学生陷身生活中无力自拔,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弱化;过于"生活味"成了当前数学课堂中极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句话明确阐明了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同时又说明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回归到"数学味",并重视数学的应用与发展.如何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鲜活的"生活味",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  相似文献   

16.
<正>我校数学团队研发了一节五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玩玩三角板》,试图让学生了解一副三角板中边和角的一些奥秘,演绎"图形与几何"世界中角、边、面、体的相关知识,同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文化魅力。这节课在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回顾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我们重点在数学味和文化味的有机结合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将我们的思考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的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将数学教育的作用修订表述为:"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数学教学活动修订表述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011年版课标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前校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数学处在"被"学习状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受到北航李尚志教授"数学大观"的启发,教给学生idea,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让数学课堂多点文化味,学生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卢秀娟 《四川教育》2007,(10):20-2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负载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必须有用数、式、图形等形式表达数学思维结果的外在表现。一句话,数学教学要有"数学味"。那么,如何调动各种数学因素,使数学课凸显"数学味"呢?一、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洪华 《成才之路》2012,(31):40-40
放眼我们现在的低年级数学课堂,很多老师在设计教案时都比较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课的设计如果过多地考虑了"趣味",而忽视了数学课本身该具有的"数学味",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思考。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