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武术和广播体操是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种体育现象。随着东西方文化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传统武术不断借鉴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点,形成自己的技术规范和比赛规则。这一过程即是传统武术的操化过程,面对中国武术的操化现象,众多武术教师和专家褒贬不一。本文将从武术的操化历史、武术健身操的技术构成和特点及健身操的价值等方面辩证地阐述武术操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竞技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项目.竞技武术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拓宽了中国古老武术的发展空间,丰富了武术的体育文化内涵,也推动和促进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武术文化的传播,激发了其它武术形式的开展,带动了武术在学校的发展.竞技武术对整个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种视角,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和现存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传统武术发展的现实矛盾;武术文化与武术技术的融合发展是武术难以与西方体育谐和共处;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对立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和论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历史地位、教育作用,阐述了武术中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把传统武术与人文精神二者进行了文化整合以及创新,挖掘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高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侯胜川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51-15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内涵做了比较.认为竞技武术直接产生于传统武术.同时受西方体育文化思想的影响,采用了“体育”的训练理念和评判方法,引起了传统武术的一系列误读:还分析了传统武术对竞技武术误读的原因,认为正是通过竞技武术的发展,展示了传统武术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依据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和武术发展改革需要,阐述了传统武术纳入普通高校教学内容的主题思路和迫切原因,提出传统武术在高校的发展思路.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走传统武术之路,是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同时保证了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针对目前武术教学形式单一、文化特色不明确、武术技击方法不够突出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建立技术与文化相互统一的传统武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传统武术在拳种特点、文化特征、武德应用等方面的文化优势,达到传承传统武术、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挖掘传统武术的优秀技击方法,科学创编传统武术套路,注重传统武术的实际应用,以传承民族文化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教学实践法,阐释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及武术文化育人的意义,分析了目前中国高校武术课程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及育人途径.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资源共享课建设、重置武术教学内容、扩大社团规模延展武术文化育人课堂、举办各种中国武术文化讲座及技艺交流活动等实践与研究,实现课程建设与文化育人理念相融合,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武术文化育人体系.旨在高校传统武术文化育人中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同类院校武术文化育人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遗产,在竞技武术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对传统武术进行定位是传统武术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的冲击和影响,探析影响传统武术定位与发展的因素,提出传统武术的定位,应选择在全民健身与竞技武术并行发展上,并提出应对策略,对发扬传统武术又提出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将地理、历史与文化有机渗透,多视角关照中华传统武术的陶冶嬗变、文化价值和多元功能,深层次挖掘沧州武术之乡的形成原因,多侧面揭示沧州武术的突出特点和文化品格,综合性描述沧州加强武术之乡建设的经验做法,并就如何增强和提升沧州武术的文化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出主攻方向和落实举措.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分析了我国传统武术的思想观念、文化教育潜力以及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以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发展传统武术.武术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现代体育的功能——身体锻炼,同时,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性的文化载体,兼在德、智、美及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与完善方面具有特色.我们应充分发觉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为实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模式做出表率,同时,亦可促进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间武术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发展民间武术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我国民间武术发展却陷入了困境。其主要原因有: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民间武术核心的技击性价值减弱;乡土社会解构对民间武术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城镇化建设改变了民间武术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民间武术固有特性限制了其传承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宣传民间武术的价值;重视民间武术的生产性保护;强调民间武术的技击性价值;利用好学校体育课堂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现代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3.
当代高校武术教育过程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国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将文化与武技相融合,并将传统武术教学升华为一种“授技育人”的武术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传授真正的“人文体育”精神。才是对它真正意义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融摄了儒家、道家、哲学、医学、艺术学等文化内涵,而艺术与中国武术的融合造就了其独特的外在表现形象以及内在的精神内涵。中国武术从"技击术"到"技击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中国武术中独特的艺术审美内涵。研究表明:中国武术是艺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情感精神的共同体验;中国武术具有艺术的肢体形象表现性;中国武术是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技击艺术。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便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各个时期。中华传统武德正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文化。中华传统武德彰显了儒家"仁"的精神内核,蕴涵了儒家"义"的伦理精髓,富含了儒家"礼"的精神要旨,凸显了儒家重"信"的伦理观念,映示了儒家尚"勇"的仁德践履。当前,加强武德教育,对提高习武者的道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正确认识传统武术的功能是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从教育、健身、表演、竞赛、娱乐、经济、政治等七方面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揭示中国武术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7.
从品牌战略的视角对中国武术发展进行全面剖析。中国武术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竞技武术难度过高,不易普及推广;传统武术缺乏统一教材,推广时杂乱无序;段位制武术不易科学量化。中国武术进一步发展,必须塑造武术品牌、建立武术标准化、以连锁式经营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在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沧州是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是多个拳种的发源地,沧州传统武术具有独特的魅力;沧州在弘扬武术文化、向国内外推广中华武术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教育是武术传承的重要途径,然而近些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沧州传统武术在校园中开展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为深入了解沧州传统武术在中小学校开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展开调查研究,广泛地征求武术教学工作开展的意见、努力拓宽利用武术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师徒传承体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师徒传承体制在农耕时代有利于武术拳种的发展,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难以适应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师徒传承体制进行新的审视和反思,从而建立起一套更合理、更科学、更符合全球化的现代武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