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人们常常把教师隐喻为“蜡烛”,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有的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它的光太微弱了。蜡烛一味燃烧,会越烧越短,不能加能,终有熄灭的一天。还有人把教师隐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教育质量观看,工程师论似乎暗示了一种固定的、统一的质量标准。教育被作为一个大工厂,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是蜡烛的光太微弱了,蜡烛的结局太悲壮了。教师固然要有蜡烛的奉献精神,但在奉献的同时更要成就自己、发展自己。育人是从育己开始的,没有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的“光”只能是短暂的。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人的灵魂。但是,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学校被视为工厂,教师是工程师,学生则是等待被加工的产品。工业模式强调产品标准的整齐划一,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主导下,学生鲜活的生命被遗忘了,学生多样的个…  相似文献   

3.
大文豪托尔斯泰曾感叹道:“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人们对智慧的渴望,就如同对光明的渴求一样。我们要驱散眼前的黑暗,就要点燃蜡烛;而要透析人生,就要去寻求智慧。通常所说的智慧,就是一个人的智力,其核心是思维力。作为教师,要责无旁贷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作为学生自己,理所当然地要掌握生物学学习中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转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学校是教师成长的园地过去,我们习惯于将教师比做蜡烛,照亮别人,牺牲自己。于是我们往往发现“蜡烛”发出的光随着教龄的增长而暗淡,蜡烛跳动的火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平淡。现在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教会学生去寻找光源,同时,自己也不是蜡烛,而是太阳能电池。过去我们常说教师必须是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后来发展为教师应该是自来水、泉水。而现在我们的理念应该是教学生怎么样去找水。  相似文献   

5.
蜡烛发着光,远远地躲在一个角落里,小机器人一路搜寻过来,探头探脑地看看这,看看那,只见它准确地绕过一个又一个障碍物.待发现目标后.靠近,停下,“嗤”一声.蜡烛应声而灭。足球场上,两个圆滚滚的机器人激战正酣,你一推,我一撞,亮亮的足球滚来滚去,究竟鹿死谁手,花落谁家,旁边的观众都崩紧了心弦……这是记者到石市第41中学采访时.看到的由学生们表演的机器人灭火比赛、  相似文献   

6.
舒情 《贵州教育》2010,(8):47-47
老师是什么?有人说;老师是蜡烛;是人梯;是春蚕;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有人说:老师是决定天气的云层;是决定焰火的引线;老师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决定学生的未来与憧憬。而教师从事的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敞开心去感受,幸福就会像暖暖的午后阳光洒遍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自豪地说:老师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7.
引言长期以来教师一直被冠以“蜡烛”、“灵魂工程师”等不同称号,近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又提出了向“教育家”转变的口号。笔者在”蜡烛”与“灵魂工程师”的教育下长成,继而也成了“蜡烛”中的一根,“灵魂工程师”中的一员。曾几何时,我为“蜡烛”和“灵魂工程师”这两个称誉倍感自豪,对要做“教育家”神往已久。但回顾做教师的历程,反思其中感悟,渐感这些隐喻、口号令人困惑不安。在本文,笔者无意详究这些隐喻、口号的来龙去脉,只想从作为教师的我的体认出发,叙述教师的故事,解析在这些隐喻、口号冠名下我国教师(…  相似文献   

8.
笔者长期置身于教育 ,痛感教育系统的传统观念、习惯势力、思维定势太多、太多 ,严重阻碍了教育与时俱进的步伐。就说对老师的种种赞誉吧 ,什么教师是蜡烛啦 ,春蚕啦 ,泥土啦 ,人梯啦 ,还有教师要倒给学生一杯水 ,必须自己具有一桶水啦 ,等等 ,听来总有一种老掉了牙的感觉 ,就像现代人穿长袍、马褂一样 ,太不合时宜了。新时代的教师 ,干嘛要当蜡烛 ?蜡烛太软弱了 ,一发光就流泪 ,一流泪 ,很快就毁灭 ,而且发出的光和热是那么微弱 ,它只配做洞房花烛夜的陪衬 ,它只配生日快乐被人吹着玩的笑料。教师干嘛要当蜡烛 ?要当 ,就要当光芒四射的火炬…  相似文献   

9.
蜡踪烛语     
眨眼间断电了,四周都陷入了一片黑暗。我慌了神,忽然想起前几天买的一个杯子形的小香烛,于是,我拿了出来,点着了它。看着它那微弱的光,我突然想到,在这样一个灯光明亮的年代,它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我似乎从来没有注意过蜡烛,只是在生日时将它拿来当作蛋糕的点缀,心愿的寄托。而现在,这被我忽略已久的东西却又重新显得重要起来,蜡烛这微不足道的光,也在此时此刻,将我不安的心情摸抚平静。桌上鲜花的影子被蜡光投在墙上,是如此的清晰。我看见蜡烛流泪了,不晶莹,却很有光泽。烛泪一点点滴下来,整个蜡烛在一点点减少。而在这春寒料峭的夜晚中…  相似文献   

10.
蜡烛与电脑     
曾几何时,蜡烛成了教师的代名词,而"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成了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我的身边,就有许多受人尊敬的教师在默默地献身于杏坛。白天,他们驰骋于讲台前,夜晚,他们耕耘于灯光下。心是他们的课堂;爱是他们的课本;平凡和辛劳是他们的生活;而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不断进取更是他们的信念。如今,年轻的我走进了教育这片国地,走进了神圣的课堂,面对着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的心深深地颤动了,我顿时感到肩上担子之重、责任之大,同时也真正理解了"蜡烛精神"的深刻内涵。人们常说"教师是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1.
园丁语粹     
园丁语粹△我们不能把教学作为枯燥乏味的义务去应付,而要作为崇高的事业去追求。△教师应为自己是燃烧的蜡烛而自豪,因为蜡烛在给人以光明的司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一堂课如果上得有艺术性,它的效果就会增加百倍。△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应该把真正的、广...  相似文献   

12.
周昕 《湖北教育》2005,(9):20-21
有人用“蜡烛”来比喻教师,而用“慈母”来赞美女教师,女教师不但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而且用母亲般的爱心培育着每一个学生,她们不但无私奉献着,而且比男教师要付出得更多,牺牲得更多。在鄂东门户广水市,就有那么一群杰出的女教师撑起了广水教坛的半边天。金秋九月,第21个教师节悄然而至,让我们伴着桂花的清香,走进她们中间。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花园里精心培育幼苗的园丁;是细心雕塑人的心灵的雕塑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手执钥匙打开儿童心灵大门的人。教师好比蜡烛,不断发出光和热,照亮了别人,消耗了自己。教师好比一支粉笔,散播着知识和智慧的种子而不断的磨损自己,化为洁白无暇的尘泥。这些美好的赞誉、形象的赞美都说明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和教学的前提。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要的工作是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有人把教师比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也有人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等,同时还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那么与此相对应的学生是什么呢?在这种比喻之下的师生观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吗?其实这些比喻并不恰当,也不完全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把教师比喻为蜡烛,虽然是为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但是在照明工具丰富多彩、越来越先进的今天,蜡烛本身亮光少,一般是在无电的情况下起辅助作用,如果长期使用,学生易近视。况且,老师也不是只要完全牺牲自己就能把学生照亮的圣人,更不是无任何需…  相似文献   

15.
点亮心烛     
蜡烛的光很微弱,简直微不足道,但它对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道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支蜡烛。  相似文献   

16.
教师何为     
对于教师,人们有许多美好的比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还有一句非常朴素的语言,也道出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在这里成了“水桶”,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桶,而是盛装知识之水的“水桶”。“工程师”“蜡烛”  相似文献   

17.
实验教学是自然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巧妙设疑,及时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识活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1 趣味性设疑   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对老师的疑问会产生强烈的求解心理,因此,教师应多采用故事、游戏、魔术等材料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可选用魔术“水下烛光”来激发学生兴趣:在一小块泡沫上固定一小节蜡烛,点燃蜡烛,使之在水面上燃烧,用去底塑料瓶罩住慢慢往下压,泡沫也随瓶内水面下降,看起来蜡烛在水下燃烧,把瓶盖拧松,蜡烛也随着升上来了。又如教学《空气的成份》可选用“烛火自灭”的魔术。两个魔术都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及时设疑直指教学目标,学生会带着解疑心理和浓厚兴趣去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性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加强教师的科学指导。既要重视发现学习,又要适时选择接受学习;既要注重放手让学生学,又要加强学指导;在体现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顺势研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武丽 《甘肃教育》2011,(20):27-27
班主任像一支点燃生命的蜡烛,以他自身的光点燃学生心灵中的明灯。班主任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不仅要通过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以身立教,自觉成为学生的楷模。笔者现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每当听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时,我的心中便会产生疑问:教师的生活真的像蜡烛那样进行着一次性消费吗?“为教书而生,为教书而死”是过去在灰暗的底色上描画教师生活的情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应当有另一种认识,那就是教师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的时候,也需要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一片天地。教师已不再是蜡烛,更应做催发学生激情燃烧的火炬。教育是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