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璐 《文教资料》2020,(8):85-87
在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过程中,董仲舒可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在吸收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将儒家思想与社会现实结合,形成了一个崭新而系统化的思想体系。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理政的方略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赫赫有名的主张,如"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等,为儒家思想成为汉代官方思想做了铺垫。除此之外,在《举贤良对策》中,董仲舒提出的"德教"思想贯穿了全篇。  相似文献   

2.
治国之本在于“任德教”──董仲舒德育思想的借鉴俞启定在数千年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众多演出者中,董仲舒(约公元前179一前104年)无疑是一位相当重要的角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他在给汉武帝的《对贤良策》中提出的,从而确立了此后两千多年儒家思想作为...  相似文献   

3.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可概括为“推崇儒学”“重视教化”。董仲舒于《贤良对策》中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可见其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及推重程度。董子强调仁义之道,主张重德轻刑。董仲舒之所以重视教化,与其所持之人性论密切相关。董仲舒在《贤良对策》的三策中,针对教化或作原则性概述,或提出具体的主张。董仲舒崇儒重教极具现代意义。儒家思想切于民用;为富而后教在今日尤宜重视;为改革选吏制度、不与民争利之主张仍富有现代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为封建社会奠定了正统思想的儒宗人物来说,董仲舒的出现并非偶然。汉武帝举贤良文学时,他在三次对策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与施政方针,深得武帝赏识。他的著作《春秋繁露》,又对其政治思想作了某些深化的阐述。这成为我们研究董仲舒政治思想的主要依据。西汉政权至武帝时,已建立六十余年,经战乱、稳定达到了巩固,各种矛盾也随社会变化而有所变化。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武帝提出的怎样才能实现和维持“百姓和乐,政事宣昭”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贤良对》《灾异对》《春秋繁露》所言表面上是儒家的思想,细按之,其本质上皆为法家之思想。董仲舒思想的本质是儒法合一,外儒内法,在“义”和“权变”的借口之下可以不择手段、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与董仲舒的神化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帝登位之初是怀疑天命的,也不知如何实现天下大治,多次征集贤良文学问以治国之道.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吸收诸子百家思想,特别是天命观及阴阳五行学说,从而使儒学神学化.汉武帝肯定天命、大一统观,部分地吸收了董仲舒的"春秋决狱"思想,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汉儒董仲舒在构建儒学体系时,对墨子思想尤其政治思想作了重要吸取。首先表现在"天志"论上二者几乎同出一辙,他们都承认天有意志;都认为"天志"就是泛爱民众,安乐民众;都强调"天志"是人间君王所不可违抗的。其次表现在政体观上,二者都强调建立君权独尊的大一统政治,并以君权神授论作为大一统论的论证依据;都充分认识到政治大一统与思想大一统的内在关系,主张政治大一统必须思想大一统.因此我们有理由说,秦汉以后表面上已经中绝的墨家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寄生在董仲舒所创立的新儒学机体中去了。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大一统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便是政治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政治大一统是董仲舒大一统论的目的所在,而思想大一统则是实现政治大一统的重要手段。大一统政治观虽然实质上是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服务的,但在西汉前期特定历史条件下,是有利于封建国家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定的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是汉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士不遇赋》深切抒发了董仲舒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心绪,也典型地体现了一代士人在大一统的专制政治下普遍的不遇境况。从这篇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董仲舒"君子固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格与志趣。这篇赋反映了时代变化,思想内容丰富,创造了新的体裁,在艺术形式上也取得了高度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16日第八版发表一篇李文军的题为《俺与董子是同乡》的文章,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后来,董仲舒应召与汉武帝对‘天人三策’,伸张春秋大义,为汉朝奠定了‘大一统’的治国思想和文教制度根基,遂成为孔子之后的一代大儒,走出家乡为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联系史料浅谈《史记》对春秋公羊学"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笔者认为与思想家董仲舒关于"大一统"之义所作的义理阐发不同,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主要是通过一种史实的叙述来表述自己的大一统思想。司马迁的《史记》把当时中国各民族,无论华夏之帮,还是蛮夷之地,都作为炎黄子孙,他都从族源上力证夷狄民族都是同根同源,与华夏同为黄帝的子孙。在其《史记》中所体现出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这种思想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华夏文化多元一体之形成,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即位之初,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太史公则说,武帝"悉延(引)百端之学”.本文认为,汉武帝"尊儒术”确系事实,至于董仲舒提出的"皆绝其道”,以使"邪辟之说灭息”的"罢黜百家”建议,汉武帝并未采纳.汉武帝推行的是尊儒术,重法治,而又"悉延(引)百端之学”的学术思想政策.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对策,提出了"《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的思想,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损抑诸侯、宾服四夷。这一主张适应了当时的形势,为汉武帝解决即位以来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诸侯坐大与对匈奴的和战问题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指导,从而为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104年),广川(今河北省(?)强县)人,少年时钻研公羊春秋,学习刻苦努力,据说曾“三年不窥园”。汉景帝时为博士,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举行贤良文学士的策问,董仲舒的对策很受汉武帝重视,被任命为武帝兄江都易王的“相”。晚年在家著书。董仲舒的著作有《春秋繁露》及《董仲舒文》(见严可均辑:《全汉文》)。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  相似文献   

16.
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董伸舒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董仲舒继承了孔孟学说,并对本学派思想进一步发展,形成对教育的诸多认识。 作为众多儒生的老师,董仲舒切身体会到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性,故提出“置明师”,并论述“为师之道”。 《对贤良策》应汉武帝招贤良问答而产生,是董仲舒的代表作之一。董仲舒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兴太学和选贤才三大文教改革政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东)董故庄人。汉景帝时博士,属于“春秋、公羊派”。他治学极为专精,下帷讲经,三年不窥园庭,是一位苦思冥索的思想家。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朝廷为了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对天神和社会政治关系的理论,进行整理和创新,于是在全国范围内,“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应对者达百人。董仲舒上对策三篇,被皇帝所赞赏,对其建议,有所采纳。他还著作一部《春秋繁露》,书名的意思是发舒比附孔子《春秋》的义理。他的对策和著述,鼓吹了“天人感应”的宗教神学思想,因为宣扬孔孟之道,发展了大一统帝国的礼教,其哲学后来便成了汉代“正统”儒家学说。汉代学者如扬雄、王通、班固,唐代学者韩愈,都是他的主要继述者。宋代朱熹称他是“汉代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至西汉六百多年间,中国继政治之大一统后,思想上一直难以统一。顺应时代的要求,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以解决此难题,儒家“大一统”思想成为了帝国的统一意志。与此同时,对策中所表现出的卓越思想魅力和文学特色,推动了汉代散文“新儒学”创作立场的确立与汉代文论实用化标准的形成,自此经术文风在两汉散文创作中风靡。  相似文献   

19.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的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在对策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其建议,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请看《汉书》关于他为博士时的一段记述——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举贤良"作为对九品中正制的补充,通过皇帝降诏开科、举主选拔推荐、策试评定等第并分等授官的模式,面向各阶层选拔有政略文才的士人.贤良对策文风质朴、立场鲜明,以经义为本阐发军国要政;选拔标准强调唯才是举,并特别说明贤良的私德和风评不在选拔标准之列.魏晋二百年间共降诏"举贤良"至少18次(包括孙吴、十六国政权),体现出统治者对贤良科选拔"有文武器能,有益于时务"者参与政权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