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二湘旨说     
屈原的《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诗歌,它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其中的《湘君》、《湘夫人》(以下合称《二湘》)《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等,更是感情浓郁,气味芬芳。这些诗篇塑造了许多端雅、芳洁的神的艺术形象,赋予了神以人的感情、际遇。使神的形象含情脉脉,珠泪涟涟。这些诗篇虽是祭歌,但不难看出其中有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  相似文献   

2.
《背影》是一篇只有1500多字的短文,但却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究其原因,是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通过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人们所共有的细腻感情,从而拨动了人们的心弦,产生了感人的力量。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作者要表现一个人物,是通过人的语言、行动、肖像、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刻画的。《背影》中,作者不去描写父亲的鼻眼口耳,胡须  相似文献   

3.
《九歌》是一个人神相恋的文学系统。如果按照神灵尊卑的次序加以排列,其人神相爱的关系明显形成三个阶段,这正好符合屈原变态心理中,他与怀王感情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从他敬畏怀王到相恋的过程,二是从相恋到被遗弃的过程,三是关于怀王死亡的变形描述,从中寄托他对怀王的期望。人神相恋的外衣,裹着的完全是屈原有血有肉的灵魂。他的感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委婉动人。整个作品具有永恒迷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论《九歌》人神相恋的文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歌》是一个人神相恋的文学系统。如果按照神灵尊卑的次序加以排列,其人神相爱的关系明显形成三个阶段,这正好符合屈原变态心理中,他与怀王感情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从他敬畏怀王到相恋的过程,二是从相恋到被遗弃的过程,三是关于怀王死亡的变形描述,从中寄托他对怀王的期望。人神相恋的外衣,裹着的完全是屈原有血有肉的灵魂。他的感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委婉动人。整个作品具有永恒迷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鞠恒瑞 《现代语文》2008,(11):50-50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奇葩,是一部光照千古的爱情著作。作品语言华美,铺叙委婉,神与境会。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节选了其中的一折《长亭送别》。在这一折里,作者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语言,细腻深刻、层次分明的表达了莺莺丰富的内心感受,使莺莺复杂深沉、炽热的感情变得可观、可触、可感,把莺莺的形象刻画的丰满动人。  相似文献   

6.
希腊神话是口头或文字上有关古希腊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作为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神话最初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于世,经过几个世纪的艺术加工,得以通过《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希腊的戏剧、诗歌、哲学和历史等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因此它重点从"人化的神"和"神化的英雄"视角表达了强烈的个人意识以及古希腊人认识和了解自然的渴望,而这一切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神话的人本意识。古希腊神话宣扬个性解放,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逐和个人感情的张扬与维护,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微神》是老舍创作的唯一一部爱情题材小说,讲述了一个凄美哀婉的初恋故事。通过对创作背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等多方面的解析,来掌握《微神》特有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琵琶行》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双线交织中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形成了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9.
张弘 《考试周刊》2014,(66):16-17
《圣经》是一本宗教经典,也是一本一流的文学艺术作品。《圣经》文本中不但蕴含了神国发展的轨迹,还充满了高超智慧的文字表现手段,在运用语言的方式和技巧上处处闪耀艺术光辉。众多修辞手段不仅给《圣经》增添了光辉灿烂的艺术品质,还使神国的教导隐含在这些文学表现手段中。对《圣经》文本中的重复艺术加以研究,辨析其类型和特点,对揭示《圣经》文本的隐含意思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搜神记》是我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共搜各类神怪故事464则,本文按其内容作了分类,进行评述,并指出了《搜神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文艺作品中的重复比较常见,本文列举了几个典型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一是《诗经》中的《伐檀》的反复咏叹艺术;一是海涅的《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的重复感情艺术;一是茹志娟的《百合花》中的人物故事重复的艺术效果;一是朱自清《背影》的细节重复。这些都构筑了文艺作品中的重复艺术。重复的艺术在艺术表现上不只是一种"集中",也是一种"推进"。  相似文献   

12.
《百合花》的细节描写对“我”这个人物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表现人物感情、思想性格的有效载体.但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认为《百合花》是矫揉造作之作,一是作者对人物感情处理不当,二是细节不真实.有的教师也持这种看法.这是个老问题.笔者认为,作品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是昭然的,但作家对人物感情进行非适度处理也是显而易见的.读《红楼梦》,谁也没有提出作品中哪处哪处细节不真实,什么什么地方人物感情的表现有失分寸.因为,从总体上看,《红楼梦》作者没有用尽美的生活现象去表现美的本质,也没有用尽丑的生活现象去表现丑的本质.《红楼梦》所展示的生活画面,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纷坛杂陈的.而《百合花》作者用“尽美”的生活现象来表现美的本质,并且有所强化.如果说《红楼梦》的艺术表现是适度的,那么《百合花》的艺术表现则是非适度的.《红楼梦》以其适度的艺术表现,展示生活的原貌,成为永垂史册的艺术珍品,《百合花》则以其非适度的处理方式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干宝的《搜神记》是我国小说史上的名著。但人们很少知道还有一部句道兴撰的同名小说。本文就句道兴《搜神记》版本的内容、思想、艺术等作了比较,论述了它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托物言志的散文,往往借某种影响,寄托作者的感情。这种在作者心中积淀已久的感情,一旦遇到触发之物,便如不尽清泉汨汨流出。《白杨礼赞》是如此,《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是如此,《紫藤萝瀑布》也是如此。作者抓住紫藤萝花生长状态这一重点,调动多种艺术手法,着力描写,寄寓了作者对生命、对历史的无限感  相似文献   

15.
提起文学作品的讽刺艺术,最突出的要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了。《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主要表现在讽刺方面。《范进中举》的故事见于小说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段。下面,本文就以《范进中举》为例,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进行初步的探析。一、通过具体形象的艺术描写表现爱憎感情《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上。小说通过人物描写来实现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指出:“艺术活动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托尔斯泰在这里强调的是:艺术活动的特点在于传达感情,以情感人。罗丹则更直截了当地说:“艺术就是感情。”由此看来,艺术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感情。既然如此,那么写作这一文艺创造活动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肯定地说:感情—写作之本。  相似文献   

17.
比较《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论语》的异文,我们发现《史记》在语言锤炼艺术的高超手段。《史记》的语言锤炼艺术表现在:一是行文简洁,二是协调音节,三是表达感情,四是交待语境或明确语义。  相似文献   

18.
《搜神记》和《聊斋志异》都是以描写鬼怪妖异为内容的文言志怪小说,分别代表了六朝和清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聊斋志异》在继承《搜神记》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它吸纳唐传奇的文体特征,以传奇法志怪,在艺术成就和思想内容上都达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炉中煤》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比较突出地体现了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本文从强烈的感情色彩、新颖的构思、奇特的艺术形象、富于象征性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方面,分析了《炉中煤》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从《世说新语》入手,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魏晋重神的审美风尚,这三个方面是:人物品评中"重神"的审美风尚;自然山水欣赏中"重神"的审美风尚;艺术活动中"重神"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