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在做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时,为了验证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通常的做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湿润过的烧杯,使用这种方法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不是很明显,原因是附着在烧杯内壁上的石灰水很少。为此,我们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2.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初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实验在"推测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及"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处存在以下不足: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会在烧杯内壁形成水雾,但在实际实验操作中,火焰上方烧杯壁温度高,烧杯壁易发烫,出现的水雾随即蒸发,现象不易捕捉,若烧杯离火焰稍远,则没有明显的水雾现象;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通过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浑浊,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因烧杯放置时间长短、内壁石灰水多少等因素影响,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极不明显;蜡烛火焰熄灭后白烟的点燃,因吹蜡烛时用力大小、熄灭前蜡烛火焰大小、燃烧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学生实验时白烟重燃实验成功率低(见图1)。  相似文献   

3.
现行教材中,一氧化碳燃烧产物的检验,是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但由于烧杯内壁上液膜很薄,基本上看不到有白色的碳酸钙生成。检验甲烷的燃烧产物,是将罩在火焰上一会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再向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但由于从注入石灰水到振荡操作需要一定时间,加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中探究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操作如下: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见图1),观察烧杯壁上发生的变化,从而推测蜡烛燃烧的产物有哪些。  相似文献   

5.
在讲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为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则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碳的两种氧化物之个性,我将该实验作了如附图所示的改进:在盛有氧化铜的烧管前加一支试管A,把C处试管上的直管改成弯管,并放一酒精灯。把一氧化碳气体通入A→B装置中,观察现象,完成附表中所列举的实验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按教材上介绍的方法进行实验时,我们常在盛有氧化铜的直玻璃管前,增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一氧化碳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这证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运用这种方法做实验,虽然现象比较明显,但步骤太多,浪费时间,现对此装置改进如下(图1)。实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一氧化碳,用玻璃片盖好备用,预先配好一个胶塞,胶塞上有一细铜丝,下面绕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化学课本第119页[实验3—11]中,CO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_2的检验,常用内壁被澄清石灰水润湿过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从杯壁变模糊以确定生成了CO_2。此法现象尚明显。  相似文献   

8.
实验检验碳酸饮料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一瓶雪碧等碳酸饮料摇晃一会,然后打开瓶盖,使瓶内气体冲出,再把一块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瓶口上方,或把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倒扣在瓶口上方,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二氧化碳。另一种方法是,用注射器从瓶中抽取气体,然后把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来检验二氧化碳。第一种方法的不足是,打开瓶口后,气体冲出很快,散逸较多,若实验节奏把握不好,现象会不明显或无现象出现,况且这种方法用的石灰水量太少,不利于观察现象变化;第二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要好些,但也需要多步操作才能完成实验。我们经过分析研究,找到了更加简  相似文献   

9.
为了证明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第41页上的实验,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留在烧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很少,难以看到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现将该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探究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改进1.原实验存在的问题(1)教材中的实验需要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需要的仪器多,且需做两次实验来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耗时多。(2)学生较难把握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的操作。表现在:澄清石灰水量少了  相似文献   

11.
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部分现象正常,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部分常出现异常现象:有时生成沉淀还不多,溶液还未全部变浑浊,沉淀就溶解消失了。对此现象大都解释为:  相似文献   

12.
CO、CH_4燃烧产物检验方法的改进葛洲坝一中周柏洲(443002)一、问题初中化学教材中,CO燃烧产物的检验是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H4的燃烧产物则采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一会,再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来检验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烧杯、漏斗和注射器这三种仪器组合成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实验装置,将对蜡烛燃烧两种产物的探究整合到一个实验中,水雾和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均十分明显,有力地证明了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缩短了实验时间,有利于老师在课堂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产生 当化学反应在空气中进行,要检验或验证扩散在空气中的气体生成物时,我们常苦于因气体的分散而无法将气体通入液体试剂中。在选用某些方法时,实验现象和效果又不太明显。如:初中化学课上,在检验含碳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时,是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自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实验是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自己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含的二氧化碳气体多。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让二位同学按书上图示提示上台演示,一个用打气筒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打气;另一个用嘴衔着小管子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一会儿用嘴吹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用打气筒打的没有变浑浊。教师让部分学生上前轮流观察后问:师:看到了什么现象?生:一个变浑浊了,另一个没有变浑浊。师:想…  相似文献   

16.
CO和COZ在分子组成上虽只相差一个氧原子,但其化学性质差别却很大,现列表比较如下:根据CO和CO;化学性质的差异,可进行CO和COZ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例1如何鉴别CO和CO人解析()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一氧化碳。(2)用点燃的方法鉴别。能燃烧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用氧化铜并加热的方法鉴别。将气体通过氧化钢并加热。若氧化钢由黑色变成红色,则该气体为一氧化碳;若氧化铜不能由黑色变为红色,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4…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化学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溶解度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首先变浑浊,然后变澄清,这一观念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讲解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时,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与重构,结合实验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1原有的思维定势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实验二氧化碳的性质”在一个试管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发生什么现象?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有什么现象发生?如果试管里的液体变得澄清,用试管夹夹住试管进行加热,又有什么现象发生?解释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敢于言败     
高乃定 《师道》2004,(5):26-26
教学人教版自然第十册第七课《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它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认识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时候,学生把澄清的石灰水倒人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振荡过后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做《生理卫生》关于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时。我补充了进一步来证实呼出气比吸入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内容,从而验证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改变。 1.取甲乙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用干净的玻璃管向甲烧杯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发生浑浊现象;用打气筒向乙烧杯石灰水内打气(注意气不可打得过多过猛),观察石灰水是否发生浑浊现象。 此法中可让学生思考:打气相当于人体什么生理过程?乙烧杯中的打气实验对于甲烧杯的吹气实验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化学考试题型的改革,通常在简答题中出现的开放性试题,在物质推断题中也相继出现。和其他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一样,开放性推断题的解答,对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对这类试题的分析方法。例1 气体X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出现。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晃动烧杯,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填几种,如空格不够可添加)(1)_____(2)_____(3)_____(4)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