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东坡易传>蒙卦的注解里.<东坡易传>蒙卦注解也是苏轼贬琼期间启蒙海南文教的主要著作.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张启蒙以育德为先,应养其正心,应果行育德,还主张利用刑人以规范德行.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启示:应防止幼儿陷于物欲主义;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启发幼儿的思维;应树...  相似文献   

2.
一、"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易经》"蒙"卦的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金锦芳先生认为:发蒙者与蒙者的关系亦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童蒙求我,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实质上等于说,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就是对"蒙"卦的继承和发扬。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改倡导的这种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  相似文献   

3.
滕云霞 《中国德育》2013,(23):78-79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易经·序卦传》曰:"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可见古人把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易经·蒙卦》中"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童蒙养正"语出《周易》,《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指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衡水市某小学秉承"童蒙养正"的教育理念,打造"和"文化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5.
唐代童蒙教育也被称为"蒙养教育",是从先秦时期继承与发展而来的教育模式,《周易·蒙卦》中"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为最早记载有关童蒙教育的内容。随着唐朝科举制度等的兴盛,以家训、家学为主的童蒙教育,逐渐成为家学或私学对子女、奴仆教育的主要方式。忠信、孝慈、友悌、笃行等儒家教育观念,不仅深刻影响着有唐一代的人才培养、进士及第,也为后世及当代儿童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一、"翻转课堂"和"翻转思维""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虽有所重叠,但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难追溯其端倪。《周易》"蒙卦"有载:"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源于师生交往的教育,不  相似文献   

7.
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蒙卦》厦门蓝星双语幼儿园致力于推广"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站在"以幼儿的个性为本"的基点上,以中华文明最具公信力的国粹文化为依托,启塑幼儿的个性。蓝星双语幼儿园具有独特的教学特色:多元文化的快乐体验、英语浸入式教学,传承中国文化的国学、亚太体智能课程、蒙氏教育课程等。英语教学是蓝星双语幼儿园的一大  相似文献   

8.
《周易·蒙卦》卦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哲学作,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周易》中的《蒙》卦是教育教学思想集中的一卦,其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以及教学所采用的方法等提出了设想。孔子在《蒙》卦的启发下,在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思想,其中教学原则和为师之道等思想,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周易》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滥觞。  相似文献   

9.
《蒙》卦出自《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该卦象在中国教育文化中有很深的底蕴,集中反应了我国古代思想教育的精髓.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颇为迅速,不论是生源质量还是数量都均有大幅度提升,但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尝试引用《蒙》卦中的理念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浅析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易传》,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中后期。春秋战国,正当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动乱时期。《易传》的社会政治观,恰好反映了儒家学派这一时期治国安邦的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一、"立人之道日仁与义"《易传.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在这里,《易传》揭示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规律。仅就"立人之道"而言,应如何理解仁与义的含义呢?《易传.系辞》:"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之大…  相似文献   

11.
《蒙》卦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揭示出求学与施教之间的交互关系与发生原理,近阳、亲师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本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求知欲是成功施教的关键。《彖》辞“志应”意指教师与童蒙之间志趣相合、性情呼应、灵魂互通的精神共鸣,彰显出最圆融的师生关系。“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强调占筮与求学同道,施教者告与不告取决于童蒙是否有诚心,不诚则无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时中”,适时而教,中正不偏,与儿童的成长需求及生命节奏保持一致,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2.
选取《系辞》中四个关于《周易》本体论表述的语篇和四个关于《周易》认识论表述的语篇进行分析,明显可以感受《易传》包含思想流派的糅杂和多样;进而从五个方面:《说卦传》、《系辞下·第二章》和《易传》中有关阴阳说的内容,乾坤卦经文、彖传、象传与《文言传》,《彖传》与《象传》,《系辞传》,和《序卦传》与《杂卦传》,对整个《易传》进行思想流派语篇分析式的扫描,从而显示其历史文化的演变和传承,一定程度上真实地折射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流派纷呈的状态;再以西周初期的思想文化、春秋后期的思想文化以及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为背景,总体看待《易传》的思想流派,可以明显看出孔子的思想、道家各派的思想和西周初期的《周易》思想依次形成了孔携道、易及其他的《易传》思想流派基本格局。具体而言,以西周初期统治思想文化为基础的《周易》,经孔子引道入易研究方法的开拓和划时代的理性思维研究,揭开了蒙在《周易》上的已经淡薄的占筮思维面纱,经战国时期多派道家和其他不同思想流派的共同研究,至战国末年或西汉早年今本《易传》定型,使得《周易》的经、传结合真正成为具有我国古代深厚文化传统的理性哲学著作。认识这一点,对于如何评价孔子的思想和历史地位以及重新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易学史和儒学史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易》是我国一部古老、博大精深的儒家经典著作,它包括《易经》、《易传》两部分。《易传》共有《彖传上》、《彖传下》、《象传上》、《象传下》、《系辞传上》、《系辞传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和《文言》十篇。大量史料证明,《易传》为孔子所作...  相似文献   

14.
《周易·蒙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形象化的图解,卦爻辞生动地诠释出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思想。易学家通过蒙卦告诉我们,人类要生存发展,摆脱屯难苦境,抵达无忧乐域,离不开教育,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从启蒙开始。教育是人类拯救自己的最伟大的发现,根本目的在于开启人的智慧,引导人走向正路,而“蒙童求我”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其有效途径是榜样引路,规矩方之,批评责罚为辅助手段。蒙卦包涵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精髓,构建起了人类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框架,是我们祖先教育实践的宝贵结晶。  相似文献   

15.
《易经》中的第四卦《蒙》卦集中阐释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其分别从教育的条件、教育的要求和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行了举例和论述。《易经》涵盖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对受教者提出了守持正固的最终目标,这一思想体系对现代教育中的教师塑造和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中有很多关于“惩罚”教育思想的论述,现简要述之。作为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的起点的《周易》蕴涵着丰富复杂的内容,其中的教育思想有着很高的价值,其中从严施教的师道观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蒙·初元》:“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蒙·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在教育之初,应先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去启发童蒙,若不听则利用刑罚加之于其身。如果脱去了刑罚的工具,不用刑罚施教,是会有悔恨错误的。强调的是利用刑罚施之于人,用以端正法律的规范。当“童蒙求我”,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7.
《周易》虽是一部古代占卜的书 ,它却涉及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众多领域 ,深奥而玄妙。《周易》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蒙》卦上 ,无论卦序、卦形、卦象还是卦辞与爻辞 ,无不蕴含着后人一直沿袭而且还将继续传承的一系列诸如教学为先、启发教育、尊师敬教、德才兼备、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 ,进一步挖掘、整理和运用这些教育思想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民族原创文化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周易》教育思想,尤其是《蒙》卦教育思想的简要分析,发现作为中国思想史源头的《周易》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并对后世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教育思想的滥觞,有待我们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9.
《周易》 通过断占之辞对所占内容进行肯定或否定,从而反映了古代各方面的思想观念。《蒙》封集中地反映了古代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其中强调“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认识到受教育者内在的求知欲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发蒙”、“刑人”、“包蒙”等教育方式,反对“因蒙”,主张宽严结合、在惩罚手段的运用上要掌握适当的度。对现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帛书<易传·要>第四章<损><益>卦论是整个帛书<易传>中最精彩的一段文字,孔子称之为"损益之门"和"易道",可以说是整个春秋战国<易传>思想的一个结晶,是汉代易学思想发展的基石,但是却没有在通行本中流传下来.本文通过对损益卦论内容的分析,将帛书<易传>中<二三子>、<系辞>、<易之义>和<要>四篇文字的内容与今本<易传>中"乾坤之门"论说进行梳理和比较,并将这种梳理与帛书和今本两种<易传>传播历史脉络的梳理相结合,试图找到为什么损益卦论没能流传的原因并认为如果将"损益之门"与"乾坤之门"结合在一起作为理解<周易>的经和纬,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较为方便地入<周易>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